《夜行動物》源於人內心的原動力只有兩種,愛和恐懼

最近主編都在忙於工作,看看上次寫的文章,已經是三週前的事情了。忙得連電影都沒時間看。很心塞。不過還是會間歇看到不少影評人罵這個罵那個,賀歲檔已經拉開序幕,《擺渡人》被罵得風生水起,其他的人在忙著總結年度十佳和年度十爛,不亦樂乎。難得在有些蕭條的大環境中,電影圈還能再熱鬧一番,然而我,只在週五的晚上看了這樣一部片,安靜,又蘊含殺機,雖然形式可能大於內容,卻讓人還是燃起了對電影的熱愛。

《夜行動物》源於人內心的原動力只有兩種,愛和恐懼

這就是《夜行動物》。看電影看到一半的時候,我就給朋友發了微信說,這個電影也是兩條敘事線,中間插入了很多倒敘,但剪接卻很順滑,比《羅曼蒂克消亡史》強多了。艾米·亞當斯飾演的蘇珊,在與前夫分手20年之後,收到了對方的手稿,說是要獻給她的作品,想讓她來先看一下。因為常常失眠,所以那時候的前夫叫她“夜行動物”,而這本小說,就是以這個名字來命名的。傑克·吉倫哈爾飾演的這位前夫,自始至終沒有出現過,而只在小說和倒敘中露了面。

《夜行動物》源於人內心的原動力只有兩種,愛和恐懼

於是兩條並行線開始敘述蘇珊的現實生活,和小說中她和丈夫託尼與女兒的遭遇,讓人精神緊繃,雖然節奏緊張,卻又時不時切回舒緩。敘事流暢,而不拖沓。有隱晦,有諷刺,資訊點全部可以get到,又不會亂。其實回想起來,事情的頭緒大概是這樣的:蘇珊當年因為欣賞託尼的才華,而不顧母親的反對,執意要跟這個沒“錢途”的年輕作家結婚。她一直不願意變成母親的樣子,為了物質上的幸福而犧牲婚姻。母親說,你會後悔的。丈夫說,你跟你的母親很像。想逃避現實的蘇珊卻說,可不可以不要提這個人,我跟她不一樣。

《夜行動物》源於人內心的原動力只有兩種,愛和恐懼

但我們最終還是活成自己母親的模樣。看的時候不覺有些心慌。蘇珊最後還是跟託尼離婚了,但她其實還是愛著託尼的。可惜就好像被長輩預測的那樣,他們在生活中總是會有磕磕絆絆,這和剛開始在一起戀愛時的樣子完全不同。再婚的蘇珊被丈夫劈腿,她雖有所察覺,但也不知道算不算是甘願就這樣被矇在鼓裡。而小說中的蘇珊,在一家三口出遊的途中遇到了不學無術的混混,最後和女兒都慘遭毒手。託尼則多年都在找尋兇手。

《夜行動物》源於人內心的原動力只有兩種,愛和恐懼

曾經在工作的時候遇到了一位師姐,她說,源於人內心的原動力只有兩種,愛和恐懼。在愛和恐懼之間,是不是還有別的選項。那是我第一次聽到這種理論,於是之後我常常試圖找到另外一種心境,卻漸漸發現似乎怎麼都逃脫不出這兩種原動力。如若是在大多數國人的眼裡,這個《夜行動物》的故事大概會讓人聯想出是咒前妻死吧。不過或許搞藝術的人不一樣,或者在“愛”這個原動力面前,人們所思索的是,對方同樣是出於“愛”才能寫出這樣的故事吧。

《夜行動物》源於人內心的原動力只有兩種,愛和恐懼

手法和故事上都說完了。現在我想回過頭來對比一下《羅曼蒂克消亡史》。(因為最近也沒看別的片子。順便說一下這部。)其實慕名很久,那天天寒地凍的,三個人看完電影大概各自都有不同的感受。就好像現在兩極分化的評論一樣。其實我知道這是所謂藝術手法。畢竟我沒有看過之前的《邊境風雲》,不知道導演什麼風格,從編劇到導演到剪輯都是一個人也沒什麼不好,只是這樣的話,風格雖然可以統一,但難免帶上太多主觀色彩。

《夜行動物》源於人內心的原動力只有兩種,愛和恐懼

所以不可避免的,亂序的風格讓人有些看不懂。有人卻很喜歡。沒錯,可以亂序,但風格統一也是應該的,畢竟一會標年份一會不標年份,讓人不免有些跳戲。演員都是好演員,但剪輯的處理太過於碎片化,情緒難以連貫。然而,我們卻別無選擇。有人在說是不是斯德哥爾摩症候群,但程耳的解釋卻不存在這一部分。我想,如果按照我們剛才說的“愛和恐懼”的理論來講,章子怡活下去的原動力不是“愛”,而是“恐懼”。

《夜行動物》源於人內心的原動力只有兩種,愛和恐懼

這種恐懼源於人對生命的渴求,也是對死亡的不可預測。這就能解釋,為什麼在最後,章子怡開槍殺了淺野忠信。(哎呀,我連情節都記不太清了,是這樣吧。)從這個角度上來講,我覺得在主線(我自認為的主線)上,這一段是講得通的,所以我能理解。但有人拿這部戲的剪輯來比《記憶碎片》就未免貽笑大方了。回到我標題上說的那句,到底有沒有區別於“愛和恐懼”的原動力呢?仔細想想,大概所有的情緒都可以歸類到這兩種動力裡。然而分不清愛和恐懼的,大概,是我們不敢面對自己的真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