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秦國外戚,到底是什麼身份?

在中國歷史上,外戚參與政治歷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時期,有記載的最早的外戚參政應該是輔佐晉文公的狐偃、狐毛兄弟,他們的父親是狐突,晉文公的母親是狐突的女兒。但是,真正意義上的外戚政治應該是起源於戰國後期的秦國。

秦國外戚及其代表人物

外戚主要指的是君主的母族或者妻族。見於史料的秦國外戚主要是魏冉、羋戎、向壽三人,同屬於昭襄王的母族。魏冉是秦昭襄王母親宣太后同母異父的弟弟,羋戎是宣太后同父異母的弟弟,《史記穰侯列傳》記載:“宣太后二弟,其異父長弟曰穰侯,姓魏氏,名冉;同父弟曰羋戎,為華陽君。”

歷史上的秦國外戚,到底是什麼身份?

《史記樗裡子甘茂列傳》記載:“向壽者,宣太后外族也,而與昭王少相長,故任用。”外族,指父系血統之外的親族,比如妻子的父親稱為外父,母親的父親稱為外祖等。據《史記》記載推斷,向壽是宣太后的外族,又與秦昭襄王年齡相仿,則很有可能是宣太后的外甥、昭襄王的表兄弟。

秦國的外戚是秦國最小的政治群體,但卻是最為特殊的,李禹階教授認為秦國外戚具有官僚和君主外親的二重性身份,但這並不確切,他們並不僅僅是普通的官僚,秦國外戚應該是兼具君主外親血緣身份和客卿政治身份的二重性身份的政治群體。首先,秦國外戚屬於君主的母族,與君主有血緣關係是毋庸置疑的。

歷史上的秦國外戚,到底是什麼身份?

其次,秦國外戚的政治身份應該是客卿,《史記秦本紀》記載:“昭襄母楚人,姓羋氏,號宣太后。”因此,作為宣太后親屬的魏冉、羋戎、向壽三人也應該是楚國人,《史記穰侯列傳》中也明確記載“(魏冉)其先楚人,姓羋氏。”

而當他們跟隨宣太后來到秦國後又獲得了很高的官職,符合本文“凡是離開本國到他國做官並取得較高官職的人”的廣義客卿定義,所以三人的政治身份是客卿。這樣,兼具君主外親和客卿政治身份的二重性身份,成為秦國外戚區別於其他政治群體的最大特點,秦國外戚的代表人物當推穰侯魏冉。

他從秦惠文王和秦武王在位時期就開始任職用事,又在秦武王死後力挺其外甥秦昭襄王嬴則繼位,並以鐵腕手段鎮壓了秦國國內的公族叛亂,《史記穰侯列傳》記載:“昭王即位,以冉為將軍,衛咸陽。誅季君之亂,而逐武王后出之魏,昭王諸兄弟不善者皆滅之,威震秦國”。

歷史上的秦國外戚,到底是什麼身份?

使秦國沒出現“懷靈簡惠”四公之時那種“秦以往者數易君,君臣乖亂”,政權頻繁更迭的動亂,維護了國內局勢穩定。之後,從秦昭襄王七年樗裡疾死後到秦昭襄王四十一年范雎為相的三十五年間,魏冉先後五次為相,共計掌權長達二十五年之久。此外,魏冉還立有赫赫軍功,拔魏河東河內、圍大梁、走暴鳶、破芒卯於華陽。

在舉薦人才方面,史籍記載中魏冉任舉過數人,其中最重要的一人無疑是白起,白起一生中經歷三次重要戰役:屠伊闕、拔鄢郢、坑長平,幾乎以一己之力左右戰國後期局勢,改變了秦國與東方六國力量對比,使得六國再無法獨立抗秦國,甚至影響到秦國日後的統一,魏冉任舉白起功不可沒。

《史記》的其他記載也證明了這一點,經常能看到魏冉攻城掠地往往自行其事自作主張,在重要的軍事行動中不請示國君就擅自行動,史籍記載中在秦國是極為少見的。此外,魏冉還將個人利益凌駕於國家利益之上,秦昭襄王三十六年“(魏冉)且欲越韓、魏而伐齊綱、壽,欲以廣其陶封”便是最突出的表現。

歷史上的秦國外戚,到底是什麼身份?

魏冉為壟斷權力還阻礙東方人才入秦,如前文所述《史記范雎蔡澤列傳》記載王稽載范雎入秦時遇到魏冉的車隊時說:“吾聞穰侯專秦權,惡內諸侯客,此恐辱我,我寧且匿車中。”魏冉對王稽說:“謁君得無與諸侯客子俱來乎?無益,徒亂人國耳。”

《史記范雎蔡澤列傳》還記載“(魏冉)厭天下辯士,無所信。”范雎入秦後年餘未得重用也是佐證。最終,秦昭襄王在客卿范雎的幫助下成功收回權力。魏冉等人被迫出關就封邑,這也標誌著秦國外戚在秦國掌權的終結。

司馬遷在《史記穰侯列傳》的結尾對魏冉有過這樣一番評價還是較為客觀公正的:“穰侯者,昭王親舅也。而秦所以東益地,弱諸侯,嘗稱帝於天下,天下皆西向稽首者,穰侯之功也。”以魏冉為代表的秦國外戚雖然是秦國規模最小的一個政治群體,但他們為秦國發展乃至統一所作的貢獻是不容抹殺的。

歷史上的秦國外戚,到底是什麼身份?

秦國外戚政治產生的原因

正如上文所說,在春秋戰國時代外戚參與政治並不是秦國所獨有的,但卻只有秦國形成了外戚政治並一度壟斷了國家權力,任何事物的產生髮展都不可能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秦國外戚政治的產生也是如此,是有多方面的社會歷史原因的。

首先是因為秦國的本土公族勢力不強。《戰國策魏策三》記載說:“秦與戎狄同俗。有虎狼之心,貪戾好利而無信。不識禮儀德行。苟若有利焉,不顧親戚兄弟,若禽獸耳。”這種說法雖然可能有所誇大,但秦人血緣宗法關係不強卻是事實。

縱觀秦人的歷史秦國確實沒有形成如宋國、魯國、楚國那種頑固的公族勢力,這使得秦國的國家權力體系具有一定的開放性,這為非身份性的外戚、客卿和本土的軍功群體進入國家權力的核心提供了可能。其次是因為秦國外來的客卿群體不受信任。秦國有重用外來人才的傳統,從百里奚、蹇叔、由余到商鞅、張儀、甘茂、范雎、蔡澤、呂不韋、李斯,這些客卿成為秦國崛起乃至統一的關鍵因素。

歷史上的秦國外戚,到底是什麼身份?

但是,我們往往忽略這些客卿在秦國的結局,他們輕則逃亡,重則被逼而死甚至死無全屍:蹇叔晚年是不受重用的;百里奚則有記載說穆公時被處死;由余在輔佐穆公稱霸西戎之後在史籍中也不見蹤影;商鞅被秦惠文王車裂;張儀、魏章、甘茂則是出逃了;范雎有證據表明是受到王稽的牽連而被處死。

呂不韋是被逼飲鴆自殺,被賓客竊葬於洛陽北芒山;李斯則是在下令驅逐的客卿範圍之內的。正如上一章節所述的那樣,秦國的客卿群體並不是為秦國的統治者所完全信任的群體。再次是因為秦國的官僚體制不夠完善。外戚登上政治舞臺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當時還沒有完善的官僚體制特別是人才選拔制度。

歷史上的秦國外戚,到底是什麼身份?

黃留珠先生《秦漢仕進制度》中列舉了很多秦國的人才選拔方式,但這恰恰卻說明了秦國的人才選拔制度不夠完善、不夠制度化,當時秦國有世官制、薦舉制、軍功入仕、以客入仕以及通法入仕。薦舉制,又稱為“任舉”、“保舉”,比如《史記穰侯列傳》:“白起者,穰侯之所任舉也。”

《史記李斯列傳》:“不韋賢之,任以為郎”;《史記秦本紀》:“穰侯舉任鄙為漢中守”等。史籍的諸多記載證明薦舉制確實是秦國常用的官員選拔方式。以客入仕,當時應該是秦國最主要的人才選拔方式,有兩種方式,一種是以客的身份直接拜為主持國政的大臣,比如商鞅,通過幾次遊說孝公。

另一種是由客先拜為客卿然後再遷升為正卿或者直接由客卿拜相,例如魏人張儀、范雎,燕人蔡澤,都是這種情況。通法入仕在史籍中僅見趙高一例,《史記蒙恬列傳》記載“秦王聞高強力,通於獄法,舉以為中車府令。”戰國中後期秦國還是以薦舉和以客入仕為主,並不能稱為完善的人才選拔制度。

歷史上的秦國外戚,到底是什麼身份?

最後,秦國外戚政治的產生,外戚自身的能力也起了重要作用。魏冉、羋戎、向壽三人都有一定的才能,符合秦國的發展需要。如上文所述,魏冉輔佐秦昭襄王繼位有擁立之功,出則為將入則為相,任舉良將白起。羋戎則擔任過將軍,《史記秦本紀》記載“(秦昭襄王)八年,使將軍羋戎攻楚,取新市”。

向壽既曾率軍出征,也曾短暫擔任過秦相,《史記秦本紀》記載“(秦昭襄王)十三年,向壽伐韓,取武始。”因此,秦國外戚並不像後世的大多數外戚那樣僅憑裙帶關係而得以位極人臣,而是有著較強個人能力的外戚能臣。

歷史上的秦國外戚,到底是什麼身份?

這是秦國外戚能成功登上政治舞臺並把持朝政幾十年的重要的主觀原因。秦國公族的先天不足無法壟斷國家權力,客卿的不受信任無法長期位居高官,以及秦國缺乏完善的人才選拔制度使其他社會階層無法進入國家權力核心,為具有二重性身份的秦國外戚登上歷史舞臺創造了極其有利的客觀條件,主觀因素則是秦國外戚的個人能力。當然也有一些偶然性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