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分鐘講明白《儒林外史》的故事,原來是一部江南文藝圈繁榮史

兩分鐘講明白《儒林外史》的故事,原來是一部江南文藝圈繁榮史

最近,流傳出一則“從中關村辭職考研:單位本科是最底層”的新聞。一個小夥子從北京理工大學畢業,已經工作了兩個多月,卻瞞著家人從北京中關村的公司辭職,考北京理工大學的研究生。現在年輕人就業壓力大,考研也十分辛苦。以前的讀書人,也像我們今天這樣苦逼麼?我們課本上經常提到的《儒林外史》,就是講述的明清時期讀書人圈子的故事。那時候的讀書人什麼樣呢

兩分鐘講明白《儒林外史》的故事,原來是一部江南文藝圈繁榮史

民國時,新文化運動勃興,百家爭鳴。我國出現了一批文化大家。很多大師對我國的傳統文化,按照西方的科學體系進行梳理總結。梁思成編纂了《中國建築史》、沈從文寫了《中國服飾史》、魯迅編纂了《中國小說史略》等。魯迅在他寫的《中國小說史略》裡,單獨給《儒林外史》開了一篇:“清之諷刺小說”。因為魯迅、季羨林等大佬的強烈推崇和點評打call,成為我國明清文學中重要的一部小說。書裡面“范進中舉”“吝嗇鬼嚴監生”的故事,更是走進了中學的教科書。

兩分鐘講明白《儒林外史》的故事,原來是一部江南文藝圈繁榮史

貢院

這麼重要、經典的一部小說,但除了教科書中寥寥幾個人物形象,大部分網友對本書,沒有一個完整的故事脈絡的印象。魯迅在《中國小說史略》裡也說:“全書無主幹,僅驅使各種人物,行列而來,事與其來俱起,亦與其去俱訖”。書裡描述的人物太多,沒有一箇中心人物和地點,故事太瑣碎。但是,細細梳理,這本書也是有簡單清晰的結構的。作者特意理清書中各色人物故事發生的時間和空間,讓網友在兩分鐘內清晰地瞭解這本書。

兩分鐘講明白《儒林外史》的故事,原來是一部江南文藝圈繁榮史

先說書名:《儒林外史》,即《讀書人圈子裡的野史》。“外史”是相對於“正史”而言的,就是“野史”的意思。讀書人的正途在古代就是透過科舉做官,反推一下,書名就概括了本書的大概主旨:

一群不愛參加科舉為官的讀書人的故事

。這幫讀書的文藝圈子裡,不愛做八股文章,只好談詩詞歌賦。不求做官,只圖不受拘束的自由和自尊。

兩分鐘講明白《儒林外史》的故事,原來是一部江南文藝圈繁榮史

書裡的故事發生在明朝成化-萬曆年間,前後80多年,涉及三四代人。地點遍佈大半個中國。明朝的關內十八省,基本上都涉及了。全書的主要內容可以概括為:

一頂帽子一雙鞋,肚子分為三大節

。一頂帽子,是指梳理的第一回,單獨用一回,講了元朝末年,為逃避做官而歸隱的讀書人王冕的故事。算是為全書的讀書人做的一個榜樣。一雙鞋,是說書的最後,給前面出現的所有人物做了一個排名。不少人懷疑這是後人狗尾續貂,權且不論。書的正式故事,就是中間部分,可以分為三大段。

兩分鐘講明白《儒林外史》的故事,原來是一部江南文藝圈繁榮史

第一段講的,基本上都是堅持走科舉做官正途的讀書人的故事。山東兗州的周進,一個迂腐的讀書人,科舉不中,只能做教書先生,難以維持生計。後來在濟南大學(濟南府貢院)除了洋相,在他妹夫的幫助下,終於中榜了。當官後到廣東做教育廳長(廣東學道)。在廣東,提拔了跟自己以前境遇差不多的范進。然後就發生了網友都熟知的“范進中舉”鬧劇。透過范進中舉後,在家鄉結交縣令鄉紳,引出了廣東高要縣的嚴貢生、嚴監生兄弟。後來范進也當了官,去做山東的教育廳長(山東學道),引出來周進在山東時認識的王惠。王惠又到江西南昌做市長。

兩分鐘講明白《儒林外史》的故事,原來是一部江南文藝圈繁榮史

第二段講的,是江南地區,不愛科舉,不愛學八股文章,只好流行的詩詞歌賦,愛玩鬧的一群讀書人。就像不愛學課本,只愛看課外書的學生。這幫人主要分為三撥。第一波,以是以前任南昌婁市長的三兒子四兒子兩個人為中心的八九個人。他們在蘇州弄了一個“鶯脰湖詩會”。第二波,以杭州胡市長的三兒子為中心的十來個人,他們在杭州弄了一個“西湖詩會”。第三波,中心到了南京,以前任贛州市長的兩個兒子杜慎卿,杜少卿為中心。杜慎卿糾集十幾個人,弄了個“莫愁湖大會”,杜少卿聚攏了20多個人,弄了個“泰伯祭祀大會”。中間穿插了牛布衣、匡超人各種人物。

兩分鐘講明白《儒林外史》的故事,原來是一部江南文藝圈繁榮史

第三段,涉及的人物範圍就從讀書人,擴充套件到了練武的人、武將、妓女等,地點也從江南擴充套件到了陝西、四川、貴州。最後這兩三代一幫組成的文藝圈內,陸陸續續有人死去,有人失意落魄,有人改變了理想去當官,這個圈子也就散了,人氣也淡了。

兩分鐘講明白《儒林外史》的故事,原來是一部江南文藝圈繁榮史

看了以上作者的梳理,網友是不是很方便地對《儒林外史》有了清晰的瞭解呢?歡迎各位網友點贊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