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華章第16篇:兩朝沉浮、三世中樞

兵部左侍郎,三世中樞坊,在靈壽縣靈壽鎮北關村,有座建於明崇禎十四年(公元1641年)的牌坊。為當時皇帝給予吏部尚書傅永淳祖父母、義祖父母、父母及其自身和妻室的封典。其實除了傅本人,他父親、祖父的職位是死後追封的,這也算是封建社會悠久的追諡傳統。古人看待名節比現在要重,現代的一些人活著都不要名節,誰還管死後呢。但古人不但講,還要大講特講。

土木華章第16篇:兩朝沉浮、三世中樞

與那些動輒就講移民自山西洪洞的百姓不同,靈壽的傅氏宗族祖籍在江南直隸,1421年明朝遷都北京後,傅氏先祖奉命北遷至靈壽北關。因此可以說,傅永淳先祖定居河北的時間跟紫禁城營造完畢的歷史一樣長,在2020年都是600週年紀念。朝廷恩賜“三世如其官”、敕建“三世中樞坊”,足見崇禎皇帝對傅永淳是真心實意的恩賞。由於靈壽石牌坊是個跨年度建築,在此期間傅永淳完成了由侍郎到尚書的升遷,因此牌坊上會有侍郎、尚書兩個官職。明末在兵部任職其實不算什麼好差事,對於極少數能幹的無所謂,對大多數混俸祿的絕對是場災難,感興趣的朋友不妨查查崇禎年間殺死了多少個兵部尚書。崇禎年紀輕輕,卻染上“老眼昏花”的毛病,他總是在選拔任用人才方面看花眼,比如他待見吳三桂,結果在危急時刻,吳三桂變心投敵了。他愛戴洪承疇,松錦會戰洪先生投降,結果明朝不知情,還為洪老準備了隆重的國葬,直到洪老輔助滿清進攻江南時,南明百姓才知這老傢伙還苟活著。他提拔袁崇煥,結果袁都督斬殺皮島總兵毛文龍,促使一大批明朝將領投降後金,袁都督更是私下與後金言和,他便氣急敗壞地將袁寸磔於市。他構思“攘外必先安內”的戰略,命兵部尚書陳新甲策劃與後金的談判,結果事情敗露,那些迂腐計程車大夫炸開了鍋。他把鍋甩給陳尚書,並斬殺了陳新甲。他到最後感覺北京頂不住要失守前,計劃遷都南京利用戰略空間與清軍、闖軍周旋,結果君臣都成了啞巴,沒人敢於表態。他最後氣得在煤山瞭解了此生,並最終留下“諸臣誤朕”的遺言。歷史書上及大眾印象中只有太監王承恩陪伴,其實這只是人們所注意到的區域性。崇禎悲傷到認為滿朝文武皆可殺,但他卻低估了明朝部分官員的氣節。尤其是當人們的思想由“亡國”到“亡天下”轉變時,畫風突變。為保“章服之美”與“禮儀之大”,華夏先民曾付出數以千萬計的生命。

崇禎這個“不是亡國之君”的亡國之君用風騷的神走位幾乎完美地避開了所有正確的決策。很多人說,朱由檢透過勵精圖治為明朝續命17年,而我卻說,崇禎用17年將大明王朝的江山折騰散。

土木華章第16篇:兩朝沉浮、三世中樞

土木華章第16篇:兩朝沉浮、三世中樞

“4000多人,明代文人最有風骨,殉節士人空前絕後”,這句論斷是清史專家、滿學會會長閻崇年先生在揚州論壇《明清計程車人》中所作的歸納總結。傅永淳採取與滿清不合作的精神態度,崇禎自殺、明朝滅亡後,傅永淳去海島避難,局勢安穩後,又重返故里。當然我們不能苛刻要求古人最好死節之類的,傅先生的消極不合作也無可厚非,但某些地方縣誌及文化部門為了發揚文化名人的事蹟,不惜拔高部分歷史名人的愛國之舉,是不恰當也不符合歷史事實的。像這種“國家有難我去避難”,到最後國家完蛋了,而我恪守操守,但我的孩子你們該不該服務侵略者,你們自己定奪。大丈夫大英雄的稱呼,他還真算不上。

儘管地方誌上說,傅永淳勤政愛民、忠君愛國,傅氏父子多麼有才,多麼受百姓愛戴,說得天花亂墜似的,可以說傅永淳作為治世之臣還是頗為優秀的。但很顯然的是,明末處於亂世。就明末那爛攤子,靠傅永淳顯然是不行的。那些表彰之詞只不過是崇禎朝為了政治宣傳,號召全國官員也要如此這般。

視角從歷史身上挪開,讓我們迴歸建築本身。牌坊是中國古代封建社會弘揚道德思想的一種手段。國家透過對某人的表彰和紀念來宣傳一種道德理想,用以教化民眾,以作為楷模,望百姓效仿。郎永淳屬於“讀書做官”的才俊,理應立牌坊紀念。但這種表彰都必須是皇帝親自所為,其他人不能僭越。傅永淳、傅維鱗“父子雙尚書,兩朝同為官”,可以說在明末清初享盡殊榮。

土木華章第16篇:兩朝沉浮、三世中樞

土木華章第16篇:兩朝沉浮、三世中樞

靈壽石牌坊坐向南北,兩面一體,通體用淡青細石料精雕細琢而成,四柱三間五樓重簷仿木結構,高12。1米,寬8米,主、次方柱各兩根,牌坊四柱柱面均浮雕流雲圖案,兩側各有雙重夾柱。其上浮雕神態各異的獅子,或立、或臥、或蹲、或伏,昂首雄視,躍撲嬉戲,栩栩如生。明間簷下施斗栱六攢,兩端簷下斗栱三朵,佈局勻稱,鬥昂端嚴。每層簷兩邊各有鴟尾一個,三對對稱,上端主間正脊之上,以神獸揹負寶瓶為頂飾。三層簷大小額枋精雕各式流雲,飄然若動。柱間置上、中、下三道額枋,上額枋浮雕“丹鳳朝陽”,上題“皇恩寵錫”,其下為雲中翱翔的雙雉;中層明間簷下正中豎匾“三世中樞”,刀筆剛勁,力透石上。匾下為六鶴並排雲遊圖,再下為隨雲舞動的雙蟒。下層主間通間橫匾,共三行真字:首行“誥贈通議大夫兵部左侍郎傅承訓,淑人胡氏、張氏,傅承問淑人康氏、趙氏”;次行“誥贈通議大夫兵部左侍郎傅鋌,淑人李氏”;再次“吏部尚書前督察院左都御史兵部左侍郎傅永淳,夫人彭氏”。匾下橫樑透雕三巨蟒,正中者屈曲盤繞,凝視前方,左右者僅露蟒首,怒目張口。兩側次間簷下各豎刊記,一刊監造官員的職銜、姓名,一記築造牌坊的年月干支(刊記為陰文,餘皆為陽文)。其下兩層託梁,各有一條行雲遊蟒,玲瓏剔透,形態逼真。整個牌坊以造型完美,雕工精細而享譽天下。

中樞在明代是兵部的別稱,兵部為六部之一,隸屬於尚書省,起源於隋唐時期的三省六部制,明初朱元璋透過胡惟庸案廢除宰相後,其他職位稱呼大致沿用前朝慣例。古代稱謂是極為謹慎的,靈壽石牌坊表述的是“三世如其官”,並非“三代為其官”。傅永淳往上兩代擔任的是通議大夫(正三品),而傅永淳的吏部尚書為正二品,俗話說官高一級壓死人,所以說是祖上沾了他的光。明朝對五品以上官員的曾祖父母、祖父母、父母及妻室之歿者,以皇帝的誥命追贈封號,稱之為誥贈。在三世中樞的匾書上鐫刻著傅永淳的兩個祖父:傅承訓、傅承問兄弟。傅永淳的父親傅鋌是被父親傅承訓過繼給其弟傅承問的,因此作為傅鋌之子的傅本人,便有了祖父母和生祖父母之分。牌坊最上正中的豎匾“皇恩寵錫”中的“錫”與“賜”為通假字,“錫”有“命”和“賜”的雙重含義。“皇恩寵錫”的意思就是皇帝的恩惠、寵幸的賜予,這就是石牌樓由皇帝敕建的標誌。

土木華章第16篇:兩朝沉浮、三世中樞

在下層枋簷下右側明間刊記上(即牌坊兩旁次間底層樓簷下豎匾)陰文鐫刻“練總李仝春(第1列),賜進士第文林郎知靈壽縣事曹良植(第2列),敕階文林郎知靈壽縣事李正儒(第3列),典史袁熙(第4列)”,因古人先右後左的書寫順序,此刊記在“三世中樞”中“三”的右下側。在“樞”的左下方,刻“大明崇禎拾肆年歲次辛巳吉月吉日建”。整座石牌坊浮雕中最引人注目的莫過於“龍”的各種動態圖了,皇帝自詡為真龍天子,龍象徵著天子之物,其他人自然不能越權使用了。其實此處龍浮雕僅借龍之形,而無龍之實。辨別之處在於龍爪的多寡,龍爪代表龍自身的富貴程度。“五爪龍”代表皇帝,去一趾的“四爪龍”即所謂的“蟒”,所以繡有四爪龍的官服便稱為蟒袍。另外在次間刊記豎匾下枋的“龍身馬蹄”浮雕實為“豸”,按照明朝監察御史織繡獬豸的禮制,則昭示著主人傅永淳曾任過督察院左都御史官職。更為有趣的是在牌坊中間三行浮雕文字的中枋下,有一組“四爪龍身犀牛頭”的霸道浮雕圖,靈壽石牌樓因此可以說是“有蟒而無龍”了。

土木華章第16篇:兩朝沉浮、三世中樞

土木華章第16篇:兩朝沉浮、三世中樞

土木華章第16篇:兩朝沉浮、三世中樞

讓我們的視野再從建築上閃開,迴歸到歷史人物本身。先來細觀靈壽官方對傅永淳的描述吧,傅永淳(1586-1667)一生亮點主要有二:“上書彈劾陳奇瑜”,據說崇禎七年(1634年),統領陝、晉、豫、湖廣(指湖北、湖南,明朝未分家)、川五省軍務的的總督陳奇瑜調集諸路兵馬將李自成等部農民起義軍迫退出川湖,並困於陝西車箱峽。傅永淳建議陳奇瑜趁賊軍遇雨解甲、刀鏽,甲衣、馬掌鏽穿之機舉兵圍剿,若錯失良機,放虎歸山將後患無窮。陳奇瑜弗許。後起義軍詐降行賄後解脫,得以喘息後反撲中原。傅永淳隨即痛苦上書崇禎皇帝,列舉陳奇瑜九條罪狀“瀆職、玩寇、失機、助盜、嫁禍、黨誣、辱國、欺君、禍天下”。崇禎大為震怒,一邊為傅永淳的忠心取直大加讚賞,一邊立即降職將陳奇瑜革職賜死(陳奇瑜,1595-1645,其實崇禎給他的處罰是除名戍邊,《保德州志》上記載,國朝順治五年,以蓄髮正法)。傅永淳一時間成為明朝江山的忠國英雄,聲名大振。“力挽狂瀾保大明”,傅永淳曾積極為抗清、加強薊遼防務和對抗李自成農民起義軍進言獻策,很得崇禎的賞識。在行將滅亡的明王朝末期(奇了怪了,難道有天象表明,明朝會在甲申年即1644年覆滅嗎),傅永淳一直忠心為國,力挽狂瀾。就任吏部尚書後,直接上奏《銓政十事疏》,提出十大主張,強調皇帝要廣開言路,多方納諫;公開科舉程式,杜絕暗中操作。同時還開闢彈劾舉報渠道,以端正吏治、遏制腐敗。崇禎皇帝看到上疏,如獲至寶。。。

“三辭其官回故里”,隨著明王朝江山的搖搖欲墜,傅永淳自知已無力挽救(又是這理由,即使明朝滅亡的1644年,長江以南的江南地區依然安然無恙。如果明朝君臣能審時度勢,勿互相拆臺推卸責任,渡江南下重整乾坤並非不可能,實際上南明的情況遠比南宋初期為好,可惜南明一無趙構,二無岳飛,政治軍事認知皆差),於是在崇禎十四年便以“報主有心,任重無力,兼以宿疾間發”為由三辭其官,崇禎起初不允,最終恩准。“保忠節頤養天年”,得知崇禎皇帝自縊身亡,大明江山傾覆,傅永淳遂向北磕頭、痛苦捶胸,後果斷帶領全家逃到海島上避難(這是重點)。

清軍入關後,詔令傅氏父子進京為官。傅永淳婉言謝絕,“我已經老了,很難為朝廷效力了,就讓我的兒子去為國效勞吧(這像是前朝堂堂吏部尚書說的話嗎?看來民間流傳下來牽強附會的故事實在是太多!)”

在忠義道德面前傅本人選擇了堅守,在時代大勢面前傅本人又體現出開明(這話說的,逃避說成堅守,變節說成開明。。。令人無語)。於是順治三年,傅氏父子從海島上回歸故里,其子傅維鱗進京考試應中進士,後一直升遷為工部尚書。傅本人在康熙六年病逝故里,享年82歲(其子丁父尤,哀毀,疾益劇,卒於家。父子倆前後腳,同一年去世)。至此當年楊家將父子“忠臣不保二主,父子分保兩朝”的歷史佳話又一次在歷史上做了重演。

這就是結局,也許並不歡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