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遲之問”說明孔子輕視農業勞動嗎?

一、“樊遲之問”的典故。

“樊遲之問”說的是樊遲向孔子請教種田、栽果、種菜,被孔子拒絕。這個典故出自《論語·子路》,原文是——樊遲請學稼,子曰:“吾不如老農。”請學為圃,曰:“吾不如老圃。”樊遲出,子曰:“小人哉樊須也!上好禮,則民莫敢不敬;上好義,則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則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則四方之民襁負其子而至矣,焉用稼?”後來,人們把樊遲向孔子請教種田、栽果、種菜的這件事稱為“樊遲之問”。

孔子反對樊遲學稼、學圃這個典故的大概意思是說:樊遲向樊遲向孔子請教種田、栽果、種菜的事師請教種地的技術,孔子說:“種地我不如老農。”又請教栽果種菜,孔子說:“那我也不如老果農老菜農。”樊遲出去了,孔子說:“樊須真是沒有出息的人!統治者如果愛好禮義,那麼老百姓就沒有誰敢於不恭敬;統治者如果愛好正義,那麼老百姓就沒有誰敢於不信服;統治者如果愛好信用,那麼老百姓就沒有誰敢於不講實話和真話。如果這樣,四面八方的老百姓就會揹著小孩前來投奔你,哪裡還用得著種地呢?”

“樊遲之問”說明孔子輕視農業勞動嗎?

孔子劇照

二、“樊遲之問”真的說明孔子輕視農業勞動嗎?

“樊遲之問”歷來被人看作孔子瞧不起農民、輕視農業勞動的一個罪證,就如同孔子說“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歷來被人看作孔子歧視女性的罪證一樣,實在都是後人無知對孔子的誤讀和曲解,卻偏偏把這個屎盆子扣在了孔子頭上,實在是莫名其妙又荒唐之至!

他們之所以斷定孔子這段話是輕視農業勞動,是因為孔子等樊遲走後,說樊遲“小人哉”!其實,在孔子那個時候,“小人”是和“君子”相對應使用的概念,在這段話裡是指“學識、見解淺薄、促狹的人”的意思,是對樊遲有恨鐵不成鋼的責怪之意,責怪樊遲本可以透過學禮、學義、學信而成為居上位的君子,而現在卻不這樣做。孔子是樊遲有些恨鐵不成鋼。

很明顯,三千弟子、七十二賢人向孔子學習的就是這些能夠成為“居上位”的君子的學問,而不是種田、種樹、種花的學問。“樊遲之問”體現的是孔子認為人應該“在其位謀其政”,應該明確自己的分工,既然你們是來學習將來能夠讓自己成為“居上位”的君子的學問,就不應該向我請教那些“學稼”、“學圃”的學問。孔子認為職業無貴賤之分,只不過是分工不同而已。所以說,把“樊遲之問”作為孔子瞧不起農民、輕視農業勞動的一個罪證,實在是無稽之談,非常荒謬,也很荒唐!

“樊遲之問”說明孔子輕視農業勞動嗎?

裘千丈

三、“樊遲之問”這個典故教給我們的三個道理。

孔子的偉大之處就在於,他能透過一些小事情給他的弟子們以深刻的人生哲理之思,教給他們做人、做事的深刻道理。孔子反對樊遲學稼、學圃這個典故,也教給了我們三個道理。

第一個道理:做人、做事要實事求是。

樊遲向孔子請教種田、栽果、種菜的事,孔子老老實實、大大方方向學生承認,在這些方面他不如老農。孔子的這種“實事求是”的態度,其實正是他一貫提倡的“知之為知之,不知為為知,是知也”精神的具體體現。這也正是孔子的偉大之處。

我們做人、做事就應該像孔子這樣,懂就是懂,不懂就是不懂,不懂又不是很丟人的事,因為“術業有專攻”,沒有人是神仙,世間萬事萬物都懂,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專長,也有自己的侷限和空白點。要勇於、要坦然承認自己有不懂和侷限之處。千萬不可以學《射鵰英雄傳》裡裘千丈那般不懂裝懂、以次充好,裝神弄鬼地作偽,到頭來害死自己!

“樊遲之問”說明孔子輕視農業勞動嗎?

韓侂冑

第二個道理:要懂得平等待人。

樊遲向孔子請教種田、栽果、種菜的事,孔子當面沒有批評樊遲“恨鐵不成鋼”,而是等樊遲走了之後再和其他學生評論此事。孔子雖然是當時聲名顯赫的人物,又是樊遲的老師,但他一點也沒有在學生面前居高臨下、盛氣凌人的樣子。這是非常難得的修養,很了不起!

現實生活當中,我們看到多少領導、富豪或者明星,享受慣了在眾人面前被“眾星捧月”的感覺,把地位不如自己的人看作狗屎一般,頭腦裡哪有半點“平等待人”的思想?更有甚者,有的人正如民間一些老百姓形容的那樣“衣服角都會打死人”,走到哪裡都是一副趾高氣昂、頤指氣使的樣子,要別人在他面前大氣都不敢出,他心裡才感覺爽。比如南宋權臣韓侂冑權傾朝野,吏部尚書許及之為諂媚他,不惜蹲在花園角落裡學狗叫,以博韓侂冑一笑。

“樊遲之問”說明孔子輕視農業勞動嗎?

交警

第三個道理:職業無貴賤之分,只有分工不同而已。

樊遲向孔子請教種田、栽果、種菜的事,孔子當面向學生承認在這些方面,他不如老農。孔子認為自己所擅長的是教給人能夠成為“居上位”的君子的學問,而不擅長種田、栽果、種菜。這裡,孔子並沒有輕視從事農業勞動的農民,反倒是坦率承認在種田、栽果、種菜方面不如農民(倘若孔子輕視農民,估計他就不會這麼坦率承認自己也有不如農民的地方了),他和老農的區別在於二者分工不同而已。

“樊遲之問”說明孔子輕視農業勞動嗎?

快遞小哥

所以,我們在現實生活中,沒有必要因為自己所從事的職業地位高、賺錢多,就瞧不起其他職業的人;同樣,也沒有必要因為自己從事的職業地位不如別人,賺錢不如別人多,而妄自菲薄、自我輕賤。事實上,職業本身沒有貴賤之分,只有分工不同而已,作為一個完整、和諧的社會,需要三百六十行的人,一行都不能少,少了任何一行,這個社會就會陷於混亂,甚至陷於停頓。比如,如果我們現在突然沒有了交警或者快遞小哥,估計我們的生活立刻就會陷於混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