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特色文化丨傳統文化的傳承,湛江人真是“樂此不彼”

文化”一詞的定義,指相對於經濟、政治而言的人類全部精神活動及其產品,如是,文學藝術、知識成果是文化,衣食住行、民情風俗等,以及社會生活的一切方面文化。

我國幅員遼闊,於民情風俗而言,各地千差萬別,朝讀夕寫君與大家分享過不少湛江特色文化。

寫到這,各位聰明、善良、美麗、可愛的讀者(新朋友點關注呀)一定猜出來了。

是的,又是“迷之”湛江特色文化。

作為一個“正統”的湛江人,當被問:“湛江有哪些文化特色?”,筆者會不假思索地回答:“傳統文化的傳承,湛江人真是‘樂此不彼’”

在此,以最常見於湛江各大民俗活動的“鑼鼓班”為例,一一為大家訴說。

鑼鼓班,則配樂團隊,“鑼鼓班”顧名思義,鑼與大鼓自然少不了,除此,還有寸鑼鼓、鈸、嗩吶等傳統樂器,廣義的湛江鑼鼓班包含醒獅隊(早期還有武術隊)。

湛江特色文化丨傳統文化的傳承,湛江人真是“樂此不彼”

春節作為傳統四大節日之首,耳熟能詳的民俗之外,最具湛江本土特色的莫過於鑼鼓班帶領醒獅隊挨家挨戶為村民拜年。

大年初一,天剛矇矇亮,湛江早已熱鬧起來,大家沉浸在過年的喜慶氛圍當中。隨著鑼鼓班鏗鏘歡快的“鼓聲”逐漸清晰,醒獅拜年開始了。

醒獅是廣東地區由來已久的傳統民俗,凡節慶,或重大活動,必有醒獅助興。湛江醒獅的“獅子”一舉步一抬頭、一顰一笑、一動一靜,無不跟隨鑼鼓班的演奏。

醒獅的動作、配樂的旋律……

千百年如此,未曾改變!

湛江特色文化丨傳統文化的傳承,湛江人真是“樂此不彼”

本文言湛江特色文化,說湛江人對待傳統文化之重視,若問具體體現,“遊神”毫無疑問為之最。

遊神,則將神廟的菩薩行身請進神轎,由眾人抬出廟宇遊境,這是湛江地區最隆重的民俗活動。

湛江各地遊神的日期不一,在年初三過後的整個正月期間,幾乎可見遊神活動。

前面我們說了,湛江各大民俗必見“鑼鼓班”,遊神當然不例外。當神明降落民間,巡視鄉里,保佑合境平安,每到一處,鑼鼓班一如護衛隊在前“開路”,演奏固定的銅鑼、大鼓旋律提醒民眾注意規避……

小時候,父親帶著筆者無數次參與遊神,幾十年過去了,自己帶著孩子參與一樣的遊神,這是傳統的傳承,也是我們湛江人的“共識”,寄託了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湛江特色文化丨傳統文化的傳承,湛江人真是“樂此不彼”

湛江鑼鼓班的重要性還體現在婚嫁之人生大事上。

迎親是傳統婚姻重要習俗之一,“湛江式”的迎親是在鑼鼓班的協同下進行,接新娘子的路上,鑼鼓班的“靈魂”樂器“嗩吶”一路喜慶曲目奏響(寸鑼鼓、鑼配合),儼然一副為新郎向全世界宣告“我們結婚啦”之“得意忘形”。

我們的祖上迎親如此,我們如此,將來我們的子孫也是如此,那相同的嗩吶一聲聲,奏響的是婚姻的美滿,生活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