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震級何其多!ML、Mb、mB、Ms、Mw如何區分?

之前的文章介紹過地震的形成,

地震是如何發生的?頁岩氣開採可以誘發地震嗎?震級如何?

也提到地震的#震級#問題。地震震級都是用數字表示,比如5級,6級等,有時候又加上里氏兩個字,比如里氏6級,有時候又在數字前面加上英文比如里氏ML6。5級,MS6級等,這些表述有什麼不同?

里氏震級(近震震級ML)

震級的概念於1935年由美國學者里克特(Richter)提出,當時,他準備對加州的地震進行編錄,為此需要對地震的規模進行定量標註以顯示其

強度

。他仿照日本學者1931年的方法,將地震的

地面最大震動幅度

震中距

投在一張圖上,由於不同地震的最大地面運動幅度相差過大,投圖不便,為此,他將地面最大運動幅度

採用對數

進行投圖(圖1),結果發現地震波運動幅度隨震中距增加衰減,而且可以

擬合成一條線(擬合公式:ML=log(A)-log(Ag);其中A是特定地震儀記錄的最大振幅,Ag是根據距離進行的修正振幅)。

也就是說,可以用一個

數字(ML)

描述一次地震的

強度

,這就是最早的地震震級,也就是

里氏震級

他借用天文學者對

恆星亮度的描述

方法分為

不同的級別

。規定:把距離地震震源

100公里

伍德-安德森地震儀

記錄到的最大地震波

振幅1/1000毫米

(1微米)為0級地震。該儀器記錄地震波的

週期是0.8s

,放大倍數是2080。

該儀器記錄地震波的週期是0。8s,放大倍數是2080,利用這些引數不同震級的真正地面最大振幅可以估算,如

7級地震100公里

震中處的最大振幅為:

(1/1000)*10

7

/2080=

4.8mm

地震震級何其多!ML、Mb、mB、Ms、Mw如何區分?

圖1 里氏震級標定示意圖

該震級使用相對簡單,只要確定地震震中距和地震波最大振幅;另外,當時的

伍德-安德森地震儀

的記錄週期為

0。8s,與大多數建築物自然週期1s很接近,是建築物對地震響應的有利監測手段。因此,該震級標定的方法得到廣泛應用。

該震級源於美國南加州地區,

主要適用於

淺震和600公里震中距

範圍,用

ML

表示即

區域性或者近震(Local)震級。

里氏震級的拓展:Ms、Mb、mB、

近震震級對於

大於600公里的遠震及深源地震

則並不合適。為此,

古登堡及里克特之後提出:1)採用

週期20s的面波

,特別是瑞利波的振幅,標定

遠震

MS

;2)

考慮到

面波隨深度呈指數衰減

,不利於

深震

的標度,為此,他們又利用

不同週期的

體波振幅

標定

深震震級

,如

5-10s週期的mB

以及

短週期的1s

地震縱波最大振幅的

mb

上面幾種震級標度都是沿用里氏震級的方法,

即地震發生後

地震波

的最大

振幅。

只是利用了

不同

週期及

地震波型別,兼顧了淺震、深震;近震、遠震,互為補充,因此,仍然

統稱為里氏震級,以下標的方式加以區分即ML、Mb、mB、Ms。

里氏震級的侷限性也很明顯,它是地震發生後,

不同頻率

的地震波

穿過

不同地質條件

,到達

距離不等

的臺站後由

不同型號

的地震儀記錄的地震波最大振幅。這些

不同和不等

都需要進行矯正,存在一定的誤差。最關鍵的是它

只是地震的外在表現

,並

沒有刻畫地震的物理過程

,即地震的本質-

斷層錯動

矩震級(Mw )

矩震級

則克服了里氏震級的缺陷,它著眼於發生地震的

斷層規模及岩石強度

,從而與地震的物理過程聯絡起來。斷層規模由斷層面的面積(A)和斷層位移(d)衡量。一般而言,斷層的規模越大,其積累的能量越多,潛在的震級也越大;岩石強度由剛性模量(

)衡量,其實就是岩石的

抗剪下強度。

強度越大則可能積累的能量越大,潛在的震級也越大。這三個引數相乘得到地震矩

M0

,即

M0

=

Ad。

延用對數的方式,求得矩震級(Mw ):

Mw = 2/3 log M

0

- 10。7

里氏震級的飽和問題

里氏震級還有一個缺陷就是震級飽和問題,即震級達到一定級別後出現飽和。類似用一把最大稱重只有60公斤的秤,60公斤以下而言是準確的,但是,超過60公斤則都是60公斤。因此,里氏震級不適合大的震級標定,而矩震級則不存在這個問題。比如,

1964

年的美國阿拉斯加地震,矩震級

Mw

9。1

,但

Ms

8。4

mB

只有

6。2;

2011

年的日本東北地震,矩震級

Mw

9。0

,但

Ms

8。3

,體

mB

則只有

7。2

。震級低報一級,其能量低估了30多倍,那是要命的!目前,國際上一般採用矩震級。

之所以里氏震級出現飽和,是因為它並沒有考慮物理過程,只考慮地震波振幅。而

地震波存在不同的頻率和週期

,它們傳播並不是均質的。特別是大的地震,

長週期(低頻)地震波比短週期(高頻)傳播更有效

,這意味著里氏地震震級增加到一個臨界點後,

短週期波消失

,從而造成了里氏震級的飽和。地震波週期越短震級飽和越快,如週期0。8s區域性震級

M

L

、1s的體波震級(

mb

)比5-10s的體波(

mB

)、20s的面波震級(

M

S

)更快飽和,而矩震級(Mw)則不存在震級飽和問題(如圖2中

M

L

在7級飽和,mB8級,

M

S

8。5級

)。

地震震級何其多!ML、Mb、mB、Ms、Mw如何區分?

圖2 震級飽和問題

為什麼有時候震級會調整?

之前在地震波型別

地動山搖與地震波型別遙相呼應

介紹時,談到地震波的速度依次是體波的P波,S波,然後是面波的L波和R波。所以,一般快速給出的震級是透過體波的P波,也就是圖2的mb或者mB,然後才透過面波即圖2的MS,最難給出,也是相對準確的是圖2中Mw即矩震級。在飽和震級前,它們之間差別不大,但是飽和震級之後,則這些震級差異不小,因此,需要調整,一般以最後的矩震級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