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風傳承」勇者無懼:齊太史秉筆直書,前仆後繼

中國傳統文化非常重視“勇”這一德行,並將勇與“仁”“知(智)”相提並論。孔子曾說:“知,仁,勇三者,天下之達德也。”又說:“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他反對“暴虎馮河(空手搏虎,徒步過河),死而無悔”的匹夫之勇,主張勇要受到“義”的節制。以勇敢著稱的子路曾經問孔子:“君子尚勇乎?”孔子回答說:“君子義以為上。君子有勇而無義為亂,小人有勇而無義為盜。”可見,孔子主張將勇與義相結合,做到見義勇為。

「家風傳承」勇者無懼:齊太史秉筆直書,前仆後繼

事實上,“見義勇為”也出自孔子的名言,原文是“見義不為,無勇也”。那麼,什麼是“義”?孔子認為“義者,宜也”,即“義”是合宜、正當的行為。孟子認為“義,人之正路也”,即“義”是人類最正確的道路。孟子還主張當生命與道義“二者不可得兼”時,要有“捨生取義”的勇氣。

可見,真正的勇,真正的見義勇為,應當是追求真理、堅守道義而無所畏懼,不為權勢而屈服,不為利誘而動心,不為死亡而動搖。然而今天提到見義勇為,往往僅指與歹徒搏鬥或搶險救災而遭受損失乃至犧牲生命,這顯然把見義勇為的含義縮小了。各行各業都有其應當堅守的“義”,對於寫史的人來說,最大的“義”就是秉筆直書,如實記載史事。但在專制制度之下,要做到秉筆直書,沒有捨生取義的勇氣是不行的。

春秋時期,齊國權臣崔杼殺害國君齊莊公,立莊公的異母弟杵臼為君,是為齊景公。崔杼自立為右相,專斷朝政,飛揚跋扈,卻非常擔心自己的弒君罪行被史官記載在史冊之上,從而留下千古罵名。齊國的太史為了如實記載史事,將生死置之度外,毅然寫道:“崔杼弒其君!”崔杼勃然大怒,立即把他殺了。

「家風傳承」勇者無懼:齊太史秉筆直書,前仆後繼

當時,史官是世襲的,太史的兩個弟弟繼任為太史後,並未懾於崔杼的淫威,仍然如實記載此事,相繼被崔杼殺害。太史最小的弟弟繼任後,毫不畏懼,還是這樣寫。崔杼懾於太史兄弟四人為秉筆直書而前仆後繼的勇氣,終於放下屠刀。此時,南史氏以為太史兄弟已被殺盡,正抱著竹簡匆匆趕來,打算接替太史兄弟之任將崔杼的罪行記載史冊,見太史的小弟已經據實記載,才返回去。

齊太史兄弟不畏強權、秉筆直書的精神,成為後世史官的典範。文天祥在《正氣歌》中歷數史上十二位忠臣義士的壯烈之舉,第一例便是“在齊太史簡,在晉董狐筆”。其中,董狐是晉國太史,因“書法不隱”,記下晉國權臣趙盾“弒其君”,而被孔子稱讚為“古之良史”。

今天,我們應當學習齊太史捨生取義的勇氣,傳承古人見義勇為的家風,懂得什麼是“義”,什麼是“勇”,敢於追求真理、堅守道義,成為一位真正的“勇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