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印山村:喚醒綠水青山 引來“金山銀山”

長沙印山村:喚醒綠水青山 引來“金山銀山”

湖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歐陽倩 周小雷

長沙印山村:喚醒綠水青山 引來“金山銀山”

(壁畫牆上,老宅、古井、老槐樹、春種秋收等場景,再現老村莊的模樣。田超攝)

【村莊剪影】

長沙縣江背鎮印山村,地處長沙、株洲、瀏陽“金三角”,是無產階級革命家熊瑾玎的故鄉,有“水泥之鄉”“三湘第一村”美譽。

印山村現有水泥建材、環保機械、建材包裝、水泵廠等19家工業企業,其中規上工業企業3家,水泥建材為其支柱產業。

印山村擁有680畝天璽湖,風光旖旎,景色秀美,湖邊圍繞著獅王廟、天璽寺、裕華臺等景點,遊客絡繹不絕,平均每年有15萬人次來此休閒度假。

印山村堅持走集體共同富裕道路,2021年實現工農業總產值超過20億元,人均純收入6。15萬元,80%的家庭擁有1至2輛私家車。

印山村先後獲得省“十佳紅旗村”、省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示範村,以及“全國文明村”“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五星級兩型示範村莊”等榮譽稱號。

長沙印山村:喚醒綠水青山 引來“金山銀山”

(麻姑井黃酒釀造基地。田超攝)

【帶您“打卡”】

雨後的天璽湖,氤氳薄薄水汽。岸邊樹影婆娑,廊簷斗拱翹角,徜徉此處彷彿置身水墨畫卷。

印山村是湖南鄉村旅遊的新晉網紅。剛剛過去的“五一”假期,印山村接待遊客3萬多人次;旅遊收入及特產銷售超過50萬元。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印山村人除了滿心歡喜,更有冷靜的思考:如何踩準時代節拍,讓農旅產業持續熱下去?

抓住鄉鎮企業發展機遇,“水泥之鄉”聲名遠播

沒有機器轟鳴聲,沒有高大煙囪冒出滾滾濃煙,也沒有揚塵四處飄散,車間與辦公樓置身於奼紫嫣紅的綠化帶中。這裡是湖南印山臺水泥有限公司所在地。

水泥廠是印山村的“金字招牌”,見證著我國鄉鎮企業發展改革的歷程。

上世紀80年代初,改革開放春潮湧動,在印山村激起層層漣漪。印山村踩準時代前行節拍,搶抓機遇,大力發展鄉鎮企業。

印山村石灰石資源多、建築產業發達,多家水泥廠應運而生。水泥一躍成為村裡的支柱產業,印山村早早邁入億元村行列,印山村也成為遠近聞名的“水泥之鄉”。

1987年,退伍回鄉的李煥然高票當選為村黨支部書記。能人“掌舵”,印山村的水泥產業從此一路高歌猛進。

規模化,是水泥產業競爭的基礎。為進一步提升產能,李煥然與村黨支部原書記劉德應等人力排眾議,說服村民貸款430萬元,建設長沙第一條年產4。4萬噸的機立窯水泥生產線。

10個月後,新生產線建成投產。3年後,效益得到飛速提升,村民懸著的心穩住了。

緊接著,印山村又一鼓作氣投資建設年產8。8萬噸的機立窯水泥生產線。

2000年,印山村乘勢而上,新建湖南第一條日產1000噸新型幹法水泥生產線。

此時,除了水泥廠,印山村村辦企業還有機械廠、編織廠、傢俱廠等。這些企業均為湖南印山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子公司。

劉德應介紹,就在村集體企業生產經營一片紅火時,弊端也逐漸顯現。機制老化,最突出的問題是產權關係不清,企業效率不高。

“企業必須改制!”

在一次次黨員大會、村民大會、村民代表大會後,企業改制逐漸形成共識。

2002年,印山臺水泥廠率先啟動重組改制。村集體入股,保障村民利益;村民也可注資入股變股東。

同時,把村辦各企業從集團公司中剝離出來,承包經營,自負盈虧。

長沙印山村:喚醒綠水青山 引來“金山銀山”

(印山村布亭臺、闢遊道、建觀景臺,打造一條新的旅遊路線。田超攝)

一子落啟用滿盤棋。

“以改製為契機,水泥廠加快技術升級、產品開發和市場開拓。此後,隨著市場變化,這些先發優勢逐漸顯現出來。”李煥然之子李華鋒接棒改制後的湖南印山臺水泥有限公司,擔任總經理。

改制後的湖南印山臺水泥有限公司延續曾經的輝煌:2007年建成日產2500噸的熟料水泥生產線,印山村新型幹法水泥年產量達200萬噸;2008年,配套建設低溫餘熱發電專案,大幅度節煤、節水、節電;2009年,公司走出去在江西萍鄉建設年產能400萬噸的水泥熟料生產線;2021年還在張家界打造2條新型水泥生產線。

近幾年,印山臺水泥有限公司繼續做優水泥產業,延伸產業鏈,拓展下游產品,進軍裝配式新型牆體材料市場,向綜合性綠色建材企業轉型。

透過產業結構調整,印山村的企業告別粗放式發展模式,“散、小、差”的傳統工業逐步退出歷史舞臺。

踩準產業轉型節拍,工業強村蝶變美麗鄉村

受資源、環境約束,以水泥為主的建材產業有著自身發展的“天花板”。

“印山村下一步的發展方向在哪裡?”印山村現任黨總支書記劉羅仕介紹,村支兩委帶著村幹部、村民代表,東進長三角,南下珠三角,幾乎跑遍所有的經濟強村和產業特色村,最終敲定未來發展思路:走農旅融合這條可持續發展的“鄉村振興綠色道路”。

長沙印山村:喚醒綠水青山 引來“金山銀山”

(印山村怡人風景。田超攝)

這無疑又是一次創業!

印山臺水泥廠改制時存有4000多萬元的集體資產。村支兩委頂住壓力,說服村民,將這筆資金作為“二次創業”啟動資金。爾後,村集體陸續加大農旅產業投入,完善旅遊基礎設施,健全觀光、體驗、度假等多樣化功能。

多年“睡大覺”的綠水青山,活了!

拓寬湖域、治理湖水,700畝天璽湖清波盪漾;拉通道路、增加綠化,200畝牧場既是風光帶也是經濟帶;搶抓工期、加速建設,紅色景點熊瑾玎故居景區雛形初現;出臺政策、以獎代補,民宿、酒店如雨後春筍般冒出……全域旅遊的美麗畫卷在印山村徐徐展開。

天璽湖一路之隔,是印山村另一個美麗鄉村建設點。這裡也是村裡全域旅遊的重點專案。

“沿著山體自然走勢,布亭臺、闢遊道、建觀景臺,打造一條新的旅遊路線。”村裡提出建設旅遊線方案,得到村民一致擁護,有的捐錢,有的捐物,有的投工投勞。

湖南印山臺水泥有限公司捐贈900餘萬元,打造印山臺文化廣場,公司總經理李華鋒個人捐資300萬元,建觀景臺、山地遊道等;村民李賽明、羅衛珍一家6口捐了近6萬元錢,在山頂建攬月亭;村民李劍、郭虎成均義務出工130多個參與建設……

“村子美了,才能留住遊客;客人多了,最終受益的還是每一位村民。”村民羅鐵輝說。

長沙印山村:喚醒綠水青山 引來“金山銀山”

(湖南印山臺水泥有限公司車間 田超攝)

今年63歲的羅鐵輝,5年前開始創業,把自家及兄弟家的800多平方米的房屋,改造出20多間房,經營民宿和餐飲。

“很多人都是網上預訂,我們老兩口也開通了網上預訂渠道,現在玩起手機不比年輕人差哩。”羅鐵輝介紹,五一假期,提前5天床位便預訂一空。

“城裡人一到週末就願意往我們村裡跑,過過慢生活。”劉羅仕說,印山村要打造一個“讓忙碌的人歇歇腳的環境”。遊客來到印山村,住民宿,吃農家菜,在遊步道上走走、湖邊坐坐,融入自然,放鬆身心,樂不思歸。

留住最美鄉愁,新農村引得遊客紛至沓來

年接待遊客15萬餘人次,實現營業收入近500萬元。儘管旅遊來勢喜人,印山村人並不滿足於此。

長沙周邊主打旅遊的村子不在少數。“我們有的別的村也有,印山村的特色在哪裡?”村民發現,很多遊客來印山村拍拍照、吃頓農家菜就走了,並沒產生多少消費,更難留住遊客過夜。

長沙印山村:喚醒綠水青山 引來“金山銀山”

(遊客在印山臺文化廣場打卡。田超攝 )

這正是城市周邊鄉村旅遊的痛點。

“美麗鄉村雖然聚集了一波人氣,但如果缺乏更深的內涵與文化魅力,久而久之可能產生審美疲勞。”江背鎮黨委書記蘇波介紹,為擺脫鄉村遊的單調,這幾年,印山村梳理景點背後故事、挖掘豐富文化內涵,不斷增強遊客黏性。

細微的變化在悄然發生。壁畫、印章文化館、村史文化長廊、農耕文化館等文化景點相繼亮相。

壁畫牆上,老宅、古井、老槐樹、春種秋收等場景,再現老村莊的模樣;村史文化長廊,褪色的圖片和發黃的文字,見證著印山村從貧窮到富裕的變遷;農耕文化體驗園,傳統農具琳琅滿目,村民熊波林將收藏多年的160餘套石磨、石槽等老物件全部捐出來。

傳統技藝也在印山村發揚光大。

印山村有個老井——麻姑井。今年70歲的村民周平,仍記得小時候與古井的親暱,“吱吱吱……”那是空鐵桶扭動入井的聲音;“咣”,那是裝滿水鐵桶落地的聲音。

古井悠悠,滋養著一輩又一輩的印山村人。

麻姑井也見證了非遺技藝的復興與傳承。

“這個水井的水質特別適合釀酒。”周平是糯米黃酒釀造技藝非物質文化遺產第四代傳人。“黃酒釀造作為一門手藝,僅依靠祖輩口傳身教、僅依靠鄉親的口碑,是做不大、走不遠的。”這幾年,周平努力使釀酒工藝操作規程更加規範化和科學化。

長沙印山村:喚醒綠水青山 引來“金山銀山”

(印山村天璽湖鳥瞰 田超攝)

2016年,周平流轉20畝土地,打造麻姑井酒文化創意旅遊綜合體。記者看到,佔地4000多平方米的麻姑井黃酒窖藏基地,窖洞全長1000餘米,建有千餘個存酒小洞穴,大洞連小洞宛若置身迷宮。

存酒之地,變成了遊客打卡地。今年“五一”假期,麻姑井黃酒釀造基地接待遊客超過1500人次,旅遊及特產銷售超過16萬元。

“民宿正在施工,我們還將建酒器展示區、文創產品展示區,打造文化創意、生態旅遊、工業旅遊於一體的特色旅遊專案。”周平說。

看準農旅融合發展的前景,印山村還結合旅遊節會,打造潮流節日,如油菜花節、民宿帳篷露營節等,印山村農旅產業鏈在不斷延伸。

“印山村被稱為‘三湘第一村’,關鍵是有一個好的黨組織,他們從不固步自封、小富即安,帶領村民踩準時代的每一個發展節拍,不斷探索,不斷前行。”蘇波說。

如今,湖清岸綠、鄉愁濃郁的田園風光,正成為印山村新時代最有發展潛力的資源。

【青年觀察】

鄉村振興要留住“村味兒”

王琳心(澳門大學傳播學博士)

我自小生活在長沙市區,很少有機會去了解、感知農村。

這次我作為湖南日報的青年觀察員,隨行到長沙縣江背鎮印山村採訪,真是大開眼界。從長沙城區驅車1小時左右,我們來到了印山村。初見印山,打破了我對農村的固有印象。這裡村舍與青煙相映成趣,垂柳與湖水俯仰生姿,好一個靜謐、大氣的村莊!

我的碩士研究生就讀於澳大利亞蒙納士大學。在澳大利亞墨爾本,我見過別樣的農村風情:連片的小麥田像給大地鋪上了一層厚厚的金毯,上面零星散佈著房屋;成群牛羊在青青綠草上或打著盹兒或盡情奔跑。地廣人稀、機械化程度高,這是我對發達國家農村的印象。

美嗎?也美,但隱約覺得少了些什麼。

在印山村,我在參觀水泥廠和美麗鄉村建設示範點後,突然意識到,澳大利亞農村缺少了最重要的“村味兒”——人情味和煙火味。

印山臺水泥公司這家鄉鎮企業,凝聚了村民的智慧和心血。改制後的民營企業,村民紛紛入股變股東。在村裡搞建設時一次次慷慨出手,捐資捐物。這是充盈著中國企業與村莊相互守望的溫暖。

美麗鄉村建設示範點依山傍水而建,不遠處就是村民的住宅、菜圃。村民扛著鋤頭、挑著井水,怡然自得。沿著山路往上,我聽到了許多感人的故事,村裡修建旅遊道,有錢的出錢,有力的出力。在村裡的文化場館,我看到村民主動擔當志願者,自發看守維護場館。這是中國農村村民與村莊共建共享的情誼。

村民與村莊,共建好風景、共享好光景,這是讓我印象深刻的印山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