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賢:人活一輩子什麼最重要?是什麼決定了人生的幸福感

垂賢:人活一輩子什麼最重要?是什麼決定了人生的幸福感

我們所看到的萬事萬物,人類社會都是人心與腦的產物。人心腦產生了不同的社會生存方式,觀念規矩,階層標準,獵人,獵物,小人,君子,重情義,講道德等等。

事物的發展就像一輛行駛的小汽車,怎麼動起來的?動力來源於哪裡?

一般思維,因為汽車能動,所以就能動起來,他們的心腦都是被鎖死的,鎖死在各種外在給的標準裡,一輩子不停轉圈圈,情緒永遠被外界牽扯,人生的痛苦來源於外在社會的不確定性,社會的變化越來越快。

很少有人打破思考規則,思考不同汽車不同的動力規則,不同事物結構的變化規則,正如汽車內部運轉的基礎邏輯,這是一種最基本的動態思維,是一種不變化的變化。

人活一輩子開什麼車不重要,外界的名譽地位財富等也不能強求,但是,如何開車很重要,他決定了人生的幸福感。

破解外在的規則是人這一輩子最重要的事,汽車之所以運動,除了汽車本身的基礎邏輯,另外會加入不同變數,風力、道路情況、清晰度等等,而最大的變數在於人心。

人心向背,汽車是拐彎,還是直行,這跟駕駛人的人心有關。

對於人來講,人腦子要裝入汽車運轉的邏輯變化,心中要洞察駕駛員駕駛方法。

活一輩子,即可摸清楚事物的運動變化,找到背後的基本推動力。才能讓人生更加幸福快樂。

人腦與人心

人不管怎麼思考,都只有這兩個工具,外界社會的真假,都是眾生心腦的產物。

活一輩子怎麼開車,就是把心腦用對地方,人生幸福不幸福,也是心腦的主觀判斷。

人腦是思維的空間,要用最基本的動態觀,追求事物背後的結構性的變化規則,也就是一眼看清事物本質的能力。

人心是觀念的時間,世界可分成明暗,三十年前對的事情,三十年後未必正確,這是變化中最大的變數。

怎麼區分呢?動物除了人群外還有猴群,羊群,馬群,鳥群等等,從社群組成的基本邏輯中,本質都是搶地盤,獲得生存的能力。

但人類的集合之所以不同於其他動物,是因為人心的複雜性,人心的運轉是社會最大的變數。

我們所生存的社會,幾千年來從未變過,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就會事物發展的規則,就會人心是非觀的認知。

之所以去創造一個世界,並且告訴“羊群”世界是個什麼樣的樣子,讓人活在一個個道德的標準之中,這是生存在這個社會中最基礎的根子。

外在的規則

思維決定了社會的執行規則,規矩決定了執行動力。管理就倆事:製造規則和按規矩辦事。

怎麼思考家庭的執行規則?為什麼要一夫一妻制度?夫妻之間的情感為什麼越來越薄弱?

企業的執行規則又是什麼?為什麼你付出和回報不成正比?是誰拿走了你的勞動價值?

科學是一種思維方式,科技是一種規則之外的力量來源,屬於人腦所創造的社會規則之外的東西。

管理的本質就是把人心腦鎖死,讓人心腦得不到釋放,透過規矩和思維把人心腦鎖死在一定的範圍之內。

任何規則沒有對錯,對錯是由制定規則的人說了算。制定規則即管理,人有人的結構,家庭有家庭的結構,企業有企業的結構,社會有社會的結構。

這些結構不管大小,從本質上都是互通的,人所使用的工具基本都是一樣,我們總以為能使用的工具有很多,也總以為自己有很多選擇的權利,其實我們沒有。

我們所面對的現實世界都是由人心腦決定的,從小的教育,資訊,知識都是讓我們接受規則,養成認知習慣,社會都是由人造的。

人的幸福感

研究社會就是研究人類的主觀意識,研究人的主觀意識就是在研究你自己。

也就是說人想要幸福,不是所謂的努力,社會成就,幸福不僅是個腦力活,還是個心力活,需要悟性。

能好好使用人心腦這兩個工具,形成結構,眼中的社會與世界就會變化了。

每個人所看到的社會和世界完全不一樣,有些天天見面的兩個人,根本就可能不在同一個頻道,如與父母之間的代溝。

人心中有什麼,世界就呈現出什麼,這就是人的內外部平衡,也是獲得幸福的最簡單方法。

人的結構越大,認知越高,與任何人事物都可以共振,智者不管看什麼都可以同頻,在腦上叫洞察力,在心中叫包容性。

結構越少,認知越侷限,很難共振,無時無刻不在噴,不用理解他腦子裡的結構是什麼,在生活中肯定也沒有任何包容性。

這就是人的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