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貓”爭食被同伴咬傷,進村莊差點被打死,遷徙500公里才停下

許多貓科動物兼具兇猛與可愛兩種特質,形成強烈的反差萌。猞猁也是如此,擁有貓一樣的外表,卻像狼一樣兇狠,也像豹子一樣敏捷。

“狼貓”爭食被同伴咬傷,進村莊差點被打死,遷徙500公里才停下

通常我們說的猞猁,是指歐亞猞猁,但今天的主角是西班牙猞猁,又叫伊利比亞猞猁,俗名叫“狼貓”。體重只有歐亞猞猁的一半,但論兇殘程度,卻絲毫不遜色於歐亞猞猁。

據美國《國家地理》報道,20年前“狼貓”差點就滅絕了,種群數量下降嚴重,一度不足100只。如今,“狼貓”已有1100多隻了,從“極危”動物轉變為“瀕危”動物,主要分佈在歐洲西南部的伊比利亞半島上,棲息在西班牙、葡萄牙的山區或灌木叢林帶。

“狼貓”爭食被同伴咬傷,進村莊差點被打死,遷徙500公里才停下

“狼貓”的主要食物是野兔,它有著出色的“捉兔子”本事,但其兇狠不僅僅表現在捕獵這件事上。鮮為人知的是,“狼貓”在還未成年時,就會與同類自相殘殺。西班牙就有一隻“狼貓”因為被同伴咬傷後逃跑,一路遷徙了500公里才停下腳步。

01“狼貓”練習捕獵技巧時,遭到同伴襲擊,被咬傷後逃跑

歐亞猞猁的體重在20-30公斤左右,而“狼貓”西班牙猞猁的體重卻只有5-15公斤,下頜的“鬍鬚”特別發達,身上的斑點也比較密集,頭上頂著兩根“天線”。

據科學家觀察,“狼貓”一般一胎會產下2-4只幼崽,但幼崽成活率很低,其中一個原因就是“互相殘殺”。當幼崽一兩個月大時,就開始出現互相打鬥行為,與其他動物幼崽的追逐打鬧不同,它們是真打。

“狼貓”爭食被同伴咬傷,進村莊差點被打死,遷徙500公里才停下

也許是因為食物競爭,也許是因為生性好鬥,比較弱一點的小“狼貓”,甚至有可能被同伴咬死。這一點,與金雕很像,從小就懂得了弱肉強食的自然法則。

西班牙有一隻雌性“狼貓”與同伴發生了激烈的爭鬥。“狼貓”媽媽帶回了獵物,是一隻肥美的野兔,給每隻幼崽分吃之後,雌性“小狼貓”就抱住野兔的骨頭玩弄,做出撲上去逮兔子的動作,看來是在練習捕獵的技巧。

“狼貓”爭食被同伴咬傷,進村莊差點被打死,遷徙500公里才停下

這時,另一隻雄性“小狼貓”跑了過來,直接就撲到雌性“狼貓”身上,用前爪抓打。兩隻“狼貓”抱在一起,又抓又咬,誰也不肯認輸。

過了一會兒,兩隻“狼貓”身上都掛了彩,但雌性“狼貓”的傷明顯更重,不僅有抓傷,還有咬傷。再打下去,很可能會沒命的,所以雌性“狼貓”只好選擇逃跑。

“狼貓”媽媽看到這種情況,是不會管的,任由幼崽打鬥。有的學者將此種行為解釋為,從小培養幼崽的兇猛,只有更強大,才能生存下去。

02看見野兔就雙眼發光,從暗處跳出去撲殺,如果抓不到就果斷放棄

雌“狼貓”逃走了,離開了母親,離開了安全的窩。未成年,還受傷了,也沒有母親的庇護,可能很快就會沒命的。

不過,倒了黴運之後,就會有好運氣。“狼貓”被人救了,還有動物學家給它治療,用心照料。過了些天,“狼貓”的身體逐漸恢復,從可憐兮兮變成兇巴巴的。

“狼貓”爭食被同伴咬傷,進村莊差點被打死,遷徙500公里才停下

“狼貓”野性十足,一跳起來能跳很高很遠,不管見到誰,都會兇狠地低叫著發出警告。之後,工作人員給它投餵活的兔子,它追逐了一會兒,直接撲上去按住了兔子。

儘管這隻“狼貓”還是個未成年,但它有獨立捕獵的能力,而且還那麼兇猛,所以被放歸了。當然了,為了方便研究,“狼貓”被動物學家戴上了衛星項圈。之後,動物學家透過資料,發現“狼貓”一些鮮為人知的行為。

“狼貓”獲得自由之後,一路流浪,走過山地、平原,還要忙著捕食填飽肚子。有時候會在一個地方停留,但不會停太久。

“狼貓”爭食被同伴咬傷,進村莊差點被打死,遷徙500公里才停下

“狼貓”大部分食物來源是野兔,還有鳥類,以及小型哺乳動物。見到野兔就會雙眼放光,但不會急不可耐地跑過去追野兔,而是會先隱蔽自己,縮短距離之後,突然跳出去撲殺野兔,動作生猛敏捷,一下子就能抓到野兔。

但有時候也會失手,讓野兔溜走了。“狼貓”會進行短距離追擊,如果追不上,也不會耗費太多體力死追,而是果斷放棄,等待下一個目標出現。

03路過一個村莊,被村民追著打,差點被打死了

“狼貓”擁有豹子一樣敏銳的眼睛,視覺絕佳,可以看到70米外的老鼠,300米外的野兔。

“狼貓”的聽力也很好,雙耳上密密叢毛起到了收音、降噪、擴大音量、辨識聲源的功效,幫助它辨別獵物的位置與走向。

“狼貓”爭食被同伴咬傷,進村莊差點被打死,遷徙500公里才停下

有一次,“狼貓”路過一座村莊,可能是因為找不到獵物,所以跑到村裡捕食家禽?但很不幸,它被當地村民發現了,被追著打。

“狼貓”東奔西跑,被打了幾棍子,拼命逃跑,最終逃跑到村外,竄到灌木叢裡,藉助地形才躲過一劫,沒有被打死。

動物學家透過資料看到,“狼貓”一反常態,在一個山區裡停留了好幾天,活動範圍很小,它應該受傷不輕。在野外受傷,失去捕獵能力,結局可能就只有等死了。

“狼貓”爭食被同伴咬傷,進村莊差點被打死,遷徙500公里才停下

“狼貓”儘管感官敏銳,然而一旦出現在人類聚居地,就容易遭遇意外,有的在公路上被車撞,有的會被偷獵,甚至在西班牙保護區內,也發生過盜獵“狼貓”的情況。

但是,這隻“狼貓”再次死裡逃生,靠著頑強的生命力活了過來。

04一路遷徙了500公里才停下,佔領了30-50平方公里領地

兩次死裡逃生的“狼貓”,仍然沒有停下遷徙的腳步,動物學家猜測它是在尋找理想的棲息地。因為每一隻“狼貓”在1歲多大之後,都要離開母親,建立自己的領地。

“狼貓”走了500公里遠之後,在一個植被茂盛的山區,停留了下來。那一帶的“狼貓”很少,而且野兔較多,應該很適合“狼貓”生存。

“狼貓”爭食被同伴咬傷,進村莊差點被打死,遷徙500公里才停下

“狼貓”獨居,一旦確定領地就有很強的領地意識,不讓同類入侵,遇到其他同等體型的猛獸,也會進行驅趕。

它在一片山林裡,四處巡邏,看中一棵粗壯的樹,走上前去,伸出鋒利的爪子,在樹幹上抓撓。沒一會兒,樹幹上出現清晰的爪痕,它滿意地看了看就離開。

此外,它還會在自己的領地四周,噴灑尿液,留下持久不散的氣味,以此來標記領地。如果有其他的“狼貓”途經此地,一嗅到味道就知道這裡有個厲害的主,惹不起就趕緊溜了。

透過一段時間的觀察,發現“狼貓”的活動範圍固定在30-50平方公里內,不再像之前那樣四處遊蕩了。可見,“狼貓”死裡逃生,歷經磨難,終於有自己的“家”了。

“狼貓”爭食被同伴咬傷,進村莊差點被打死,遷徙500公里才停下

結語

“狼貓”不僅兇猛,而且生命力極強,對環境的適應能力也很強。儘管現在還處於瀕危的狀態,相信在不受干擾的情況下,能夠逐漸恢復種群數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