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歲以後的老人,該不該把存款拿出來花,還是繼續留著

六十歲以後的老人,該不該把存款拿出來花,還是繼續留著

有書君覺得錢不是存得越多越好,年過六十,有適當存款足已。怕錢用完了,不怕人走了錢沒用完,沒用完還有兒女可以用。

六十歲以後還要生活,像醫療條件好的大城市,起碼還有20-30多年的時間,老人的衣食住行需要錢,病了要治、老了要依靠別人照顧,也要錢。

六十歲以後的老人,該不該把存款拿出來花,還是繼續留著,要看家裡條件、現實狀態和所處的處境決定。

自己該花的花,該留的留;不要不給兒女,不要全給;做個清明的老人,才能安享晚年。

1。自己該花的花,該留的留

自己吃藥、養老及身後事都要花錢,留足自己的不用給孩子添負擔。老年人對後人的關心,讓他們覺得需要節省資金為孩子們多少留點遺產。

留錢養老,有備無患。

老年人對健康的擔憂,需要儲存資金為自己的健康提供保障。老年人對養老擔憂,需要一定的資金為自己的生活做好準備。

自己看病、請人照顧,手裡有錢會過得安穩踏實不心慌。

不能花光,要留下部份。

留部分是為了減輕子女們負擔,走的時候,不用子女們的錢,可以心安理得。有些老人用於理財,為的也是多點留給兒女的。

六十歲以後的老人,該不該把存款拿出來花,還是繼續留著

2。不要不給兒女,不要全給

備好自已所需,其它的錢都給兒女。

老人自己一點不捨得拿出來給後輩也不行,會影響與兒女之間的關係。

該用在孩子身上的得用,比如他們有需要的時候、回來看望自己時、逢年過節時給孫輩們發紅包。

量入為出,量體裁衣。

有來源,有其它收入取不取出來花都沒關係。沒來源沒其它收入,還得精打細算過日子,自己安排好,該支援孩子的給,該留給自己的留。

3。做個清明的老人,才能安享晚年

‘’老年戒貪‘’。>有的老人因為生活中形成了習慣,沒有更多的愛好,就總想獲得更多的錢財,數著銀行賬戶上的數字增加感到快樂,看著自己積攢起來的財富感到滿足,而想方設法要錢,這是對錢財的慾望太大,不是一種太健康的活法。

老人要懂得‘’要舍才能得‘’。>有些老人比較現代,他們覺得有錢不用,過期作廢的。主張‘’兒子不如我,留錢做什麼?兒子比我強,留錢沒必要‘’的想法,道理是對的,但要先培養兒女的獨立能力方能實施。所以要捨得在培養教育上下功夫,才能有好兒女自食其力,不指望你啃老。

捨得用,也要留下自己的養老錢。

中國人具有憂患意識,老輩人經歷太多的貧困生活,知道‘’天有不測風雲 ,人有旦夕禍福‘’,有備無患。有些老人比較傳統,他們過著勤儉節約的生活。

而且深知富裕得來不易,‘’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主張福不能享盡,會物及必反不但自己省,也要求兒女省,會讓兒女感到與現在的消費觀格格不入。

六十歲以後的老人,該不該把存款拿出來花,還是繼續留著

不要影響與兒女之間的關係。>有的老人自己生病需要治療也不捨得花錢,就為了省給孩子們,自己活受罪。不要只為兒女著想,省錢就是為了幫兒女,兒女也會心疼老人。

還是給自己留點餘地。對自己摳,也不要虐待自己。人不活二世,有人說‘’人沒了,錢還在‘’,‘’錢不過是紙‘’,還要顧及兒女的親情感受,不要讓他們擔心。

‘’為人父母者,必為之計深遠‘’>有的老人有存款,就是不拿出來給自己看病。非得讓兒女分攤湊錢,有的兒女會不理解,其實就是想要維護自己的面子,‘’是兒女出錢幫我治病‘’心裡有安慰。

也有的老人一位生病了,不願意花自己的錢,讓兒女給湊,為的是留下錢給另一位用,不讓剩下的人為難。其實,老人留著的最後還是要給兒女,這是為人父母的良苦用心。

‘’人老了病找人‘’,不留點錢,有病都等著跟兒女要,自己開不了口,如果數目太大兒女也不一定拿得出來,可能承受不了。

希望老人不要做捧著大錢,卻活成乞丐樣的“有錢”老人。也不要做緊著自己享受,老了行動不便、生病了還指望兒女拿錢出來的老人。

老了賺錢能力弱了,能省則省,但原則上不要虧待自己。留錢給兒女的事情上,不必太過執著,‘’兒孫自有兒孫福‘’。

有書君覺得有孝心的兒女不會希望你留多,你健康平安就是他們的福氣。沒有孝心的兒女你再省吃簡用省出來,他們也不會感激,可能生病了還嫌麻煩,老人只有照顧好自己,儘量不給兒女添煩惱。

該不該把存款拿出來花,還是繼續留著,本著‘’生不帶來,死不帶去‘’的原則,全憑老人自己做主。

也許你還會喜歡以下內容:

如今不少60歲以上的老人離婚,這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一個男的天天和你談情說愛,但卻一毛不拔,他是什麼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