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中印戰爭:兩個使者滅亡北印度

歷史上古代中國這些王朝跟印度之間有沒有打過仗呢?

這事啊還真有一回,最開始古代中國跟印度沒啥關係,交流主要是靠中亞國家做週轉。比如中國史書對於印度最早的記載是漢武帝時期,張騫出使西域,見當地人用四川的邛竹杖和蜀布,說是從東南方一個叫身毒的地方買的,冤毒的人文風俗跟西域相近,但是氣候炎熱潮溼,他們的人民騎著大象作戰,城池建在大河旁邊。

當時張騫就推測身毒這個地方應該離四川不遠,其實這個地方就是印度。身毒是中國對印度早期的譯名,後來又演變成了天竺,再演變成印度,再後來中國跟印度的交流就多了,不過還是以和平為主,因為有青藏高原和喜馬拉雅山擋,從中國要想去印度,必須北走絲綢之路到中亞,然後從帕米爾高原往南,這才能到印度,又遠又難走,直接通商都費勁,甭說打仗了。

唐代中印戰爭:兩個使者滅亡北印度

到了唐朝,中國繼漢朝之後,再一次控制了西域,跟印度的聯絡就開始頻繁。最著名的一次就是奘法師偷渡印度學佛法。為啥說是偷渡?因為那個時候唐朝公民想要出境,得找官府批准,需要官府的過鎖。但是官府一般都不會給你批,所以西遊記裡邊說唐太宗親自送這個唐玄奘,又封他做御弟什麼的,這都是小說家言,歷史上是不可能的。

玄奘歷盡艱險,到印度摩羯陀國納蘭陀寺學習佛法,寫了一本大唐西域記,介紹了很多西域印度的風土人情。根據新舊唐書記載,這個時期的印度分東西南北中五個天竺,其中最強大的是中天竺,也就是玄奘留學的那個摩竭陀國,當時處在戒日王統治之下,他是整個北印度地方的霸主,無論在宗教文化還是軍事上,都是北印度第一。

唐代中印戰爭:兩個使者滅亡北印度

公元六百四十八年,唐太宗貞觀二十二年派出使團出使印度。帶隊的是王玄策和蔣師仁走到中天竺,發生了意外。戒日王駕崩,大臣阿羅那順發動政變,自立為王。阿羅那順聽說唐朝大使來了,就派大軍來攔截,王玄策手底下只有三十個人,就全當了俘虜,帶著的禮物也都落入阿羅那順的手裡。

後來在前朝公主的幫助之下,王玄策跟蔣師仁就趁著夜色逃出來,一般人這個時候肯定要趕緊回長安向皇上報告,但是這倆人沒有,他們身上有著唐初君臣普遍的尚武氣質,所以倆人決定就地召集唐朝的盟友,藩屬等等,要給阿羅那順點顏色看看。

於是他們先到了吐蕃面見吐蕃贊普啊,唐朝人民的老朋友松贊干布。王玄策就說了自己的遭遇,跟松贊干布借兵松贊干布當然要出點力,就借給王玄策一千兩百精兵。王玄策覺得不夠用,又去隔壁的婆羅國,也就是今天的尼泊爾,借了七千多騎兵。

於是王玄策跟蔣師仁就率領著八千多軍隊,開始強攻中天竺。這場攻城戰應該是規模不小,但是對於印度這種邦國,中原王朝根本就不會拿正眼去看。所以史書上對這場戰鬥的描寫非常簡練,三日破之,斬首三千級,溺水人,打了三天就打下來了。中天竺兵被殺三千,淹死上萬,阿羅那順棄城而走,收拾殘兵又打回來,又被王玄策指揮的多國聯軍擊敗。蔣師仁率部生擒阿羅那順,斬殺俘虜上千人。這還沒結束,這個中天竺將士又擁戴阿羅那順的老婆繼續跟唐朝幹。蔣師仁率部發起決戰,新唐書對這場戰役也是輕描淡寫,就四個字,擊之大潰,透出滿滿的不屑。

戰役打完,王玄策和蔣師仁俘虜了阿羅那順的王子啊王妃啊,男女平民一萬二千人,牲口三萬頭,中天竺就此滅國。王玄策跟講師人滅了中天竺之後,威震整個印度次大陸啊,隔壁東天竺國王嚇得覺都睡不好,生怕王玄策順手把自個兒滅了,趕緊送來牛馬三萬頭犒勞王玄策的多國聯軍,還送來一堆良弓寶刀,還有好多精美的裝飾品。另一個國家叫加沒路國,送來了奇珍異寶,送上了本國地圖,還要老子畫像回去瞻仰,要一套道德經回去學習(笑)。

這麼一來,東西南北中幾個天竺。全部向大唐俯首稱臣,王玄策跟蔣師仁帶著各種寶貝,押著阿羅那順就回了長安。之後每隔幾年,這些天竺邦國就派使者來長安上貢,一直延續到唐玄宗在位,爆發安史之亂,連首都長安都被吐蕃佔了,印度人也就不再認唐朝當老大了。

說這個吐蕃不是跟唐朝關係不錯,而且實力應該是不如唐朝,怎麼還攻下長安?這事其實也是陰差陽錯,當時中天竺實力強大,對吐蕃來說是個威脅,所以吐蕃必須得跟唐朝搞好關係,否則被唐朝和中天竺兩面夾擊,他就成肉夾饃了。但是王玄策跟蔣師仁哥兒倆滅了中天竺,北印度剩下的邦國全是小打小鬧。吐蕃就得以趁機鞏固自己的勢力範圍,發展壯大。到了安史之亂的時候,吐蕃就可以毫無後顧之憂,專心對付唐朝。

所以這個從這個角度上來說,這個王玄策、蔣師仁也有點好心辦“壞事”,是吐蕃在這個唐朝時期始終是唐朝的心腹大敵。唐朝人說到吐蕃的時候,說自古西戎,未有如斯之盛。人口將近六百萬,這個比今天的藏族人都多得多,所以這個也是王玄策蔣師仁沒有想到的。

唐代中印戰爭:兩個使者滅亡北印度

當然了這麼說也都是事後諸葛亮。王玄策,蔣師仁以一介使者身份召集盟友和藩屬國的軍隊,把萬里之外的強國一舉攻滅,這本身就可以說是一個奇蹟。充分體現出大唐的尚武精神。這個很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