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新世界》:沒有痛苦的人生,是不值得活下來的

曾經看過這樣的一個繪本故事,名字叫《好寶貝加工廠》。這本書給我們講述了一個名叫咔咔小男孩,他調皮得讓人頭疼。於是爸爸媽媽把他送到了‘好寶貝加工廠’。儘管咔咔哭鬧不願意,但還是拗不過自己的父母。在這個工廠裡,他被迫喝聽話藥水,學會標準式微笑等等。終於改造成功了,爸爸媽媽來接他了。結果發現,孩子像一個機器人一樣。

雖然乖了,聽話了,但是天性沒了。千篇一律的孩子,甚至在眾多孩子當中,找都找不出來。最後父母認識到,還是從前調皮搗蛋的孩子更可愛。

芸芸眾生,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存在。如果失掉了本性,那麼人也不能稱之為人。調皮的孩子也好,工作中的責難也好,情感的創傷也好,這一切的交織才構成了我們的人生。

人人嚮往無憂無慮,嚮往純粹的,沒有絲毫痛苦的人生,期盼找到塵世中的烏托邦,到達新世界。

如果人生沒有了痛苦,如果塵世間真的有烏托邦的存在,人的情感,人的軌跡,都被設定,人與人千篇一律,那麼這樣的人生是否就是你嚮往的呢?

而《美麗新世界》就給我們講述了一個這樣的故事。這部被稱為“二十世紀反烏托邦經典”,蘭登書屋百家英文小說之一,飽受爭議。王蒙評價說:“

反烏托邦的思想提醒我們,未來也可能是壞的,今天的一切未必事事勝過昨天,而明天的一切未必事事強似今天。”

書中的世界,就是所謂的美麗新世界。人人相屬,不必為了某個人守身如玉,也不必侍奉父母,更不必面對生老病死,因為科技足夠發達,就連生育的環節都可以省掉。在這個世界,每一類人都是被設定好的。

這樣如同行屍走肉般的人生,產生的都是不能稱之為人的怪物,每一個都是被禁錮了靈魂的軀殼。

《美麗新世界》:沒有痛苦的人生,是不值得活下來的

一、沒有情感,是最可悲的人生

愛恨嗔痴怨,七情六慾,是我們鮮活存在的證明。可,如果沒有在這些情感交織呢?那麼人生的意義將變得不復存在,不過是虛度光陰。

“幸運的孩子們啊!我們為了讓你們的感情生活變得更加輕鬆,不惜付出辛勞——用盡一切可能的手段保護你們,不讓你們產生任何情感。”

這樣的保護手段對大家真的好的嗎?在這個美麗的新世界,所謂的父母,一夫一妻製成為了阻擋人類幸福的障礙。家庭,成為了危害的代名詞。父母兩個字從嘴巴里說出來,就是一種恥辱。他們稱家是一座消毒不徹底的監獄,黑暗、疾病和各種難聞的氣味充斥其中。因為幾間房間,一個男人,一個不時懷孕的女人,憋悶地擠在一起生活,沒有新鮮空氣,沒有自由的空間。說某人是一位母親,就是對這個人最惡毒的謾罵。生孩子是討厭的,違背道德的一種行為。父親,則是粗俗的,富有喜劇色彩的一個詞。

世界上根本不存在愛情,因為人人相屬,每個人不能只有一個物件,任何的兩個人都可以肆意的糾纏在一起。並且不允許產生長久的固定關係,否則就是違法的。結了婚,一輩子在一起,廝守終生,是最可怕的想法。當他們產生了不太好的想法時,必須一遍遍的告訴自己,我和那姑娘是清白的,沒動感情,時間又不長,一切都是健康的,很正常的。這個所謂的正常,就是和一個姑娘只發生關係,不懂感情,並且維持一段關係後,必須換另一個人。

他們光鮮亮麗,但是失去了痛苦的、激情和經歷危險的感覺,因為當你心生煩亂時,一克蘇摩就搞定了。

人的一生被設定好了。人類的延續靠的是高科技,一顆卵子只能長成一個成體,可現在卻能長成96個。世界上到處都是長相一樣的人。甚至可能同一個工廠的工人全部都一模一樣。它們在瓶子裡結合,在瓶子裡培育,最終成為了一群小孩子。而在他們成型的過程中,會加入各種人為干擾,讓他們一生下來就註定未來的人生。並且為了讓他們心甘情願,會對他們進行洗腦般的暗示。比如,每個人都是幸福的,在那些培育成功的孩子五歲時,就開始向他們一遍一遍地灌輸這樣的思想。

並且被設定為低等人的胚胎,成人後是被禁止讀書學習的,一是因為讀書浪費社會的時間。二是因為讀書會讓他們的某個早就設定好的條件失效。這樣的情況是不允許發生的,必須扼殺在搖籃之中。

被高科技包圍的新世界,人與人之間沒有了任何的糾纏去關聯,情感沒有任何的依託,其實只不過是一群群無感的人類在按部就班地度過一生。

他們幸福呢?答案肯定是否定的。人,之所以稱之為人,就是因為人有情感,會思考。

如果不能思考,沒有任何情感,那麼又怎配稱之為人呢?這看似繁花似錦的新世界,不過是內心荒蕪的不毛之地。

這也是為什麼野蠻人在最後,拼命地折磨自己,鞭笞自己的原因,因為他需要痛苦,需要證明自己是人。

《美麗新世界》:沒有痛苦的人生,是不值得活下來的

二、兩個不同的世界,兩種不同的人生

在形形色色的新世界之外,還有一個野蠻區。野蠻區的人,充斥的是黑暗,油煙,沒有洗過的舊衣服的怪味道。地面坑坑窪窪,垃圾滿天都是,女人不知羞恥的在當街喂孩子吃奶,一夫一妻制在野蠻區是行為準繩,男女之間不能隨便發生關係,否則就是可恥的。

野蠻區的某些行為是和美麗新世界完完全全背道而馳的。那麼深處這兩個世界夾縫中的人又會怎麼生活呢?

約翰就是這樣的一個男人,說他是野蠻人,但他的父母都是新世界的原住居民,只是母親琳達生下他後,回不去了,成為了恥辱。父親呢?只不過是一個冷酷的變態壞蛋,因為他拋棄了琳達和自己,逃了回去。

約翰在野蠻區長大,他生活的小屋又髒又臭,兩條瘦骨嶙峋的狗在觸碰著房門。但是約翰心中充滿了悲天憫人的情懷,儘管他嚮往新世界的瑰麗多彩。

他面對著新世界來的兩個人,一臉純真的說:“為了村子——為了雨能下來,莊稼能生長。為了取悅造物主和耶穌,也為了表明我能一聲不吭地忍受痛苦,我願意挨鞭子”。

就是這樣一個心中充滿了熱情的少年,對新世界有諸多的不理解,最終自縊而亡。他年輕的腦袋想不明白,所謂的新世界怎麼那麼的無下限,與他認知的道德禮儀相背離。

一個是混亂的,骯髒的舊世界,一個是華麗的,多姿的新世界,這兩個世界的對比,引人深思

。舊世界的人,是鮮活的,雖然髒亂差,但是他們對生活的熱情不減,鼓聲,歌聲,尖叫聲,那是快活的聲音,也是活著的聲音,這樣的聲音是能撞擊人心的。

新世界的人呢?每天的生活看似光鮮亮麗,出行有飛機,無聊有高爾夫球場,娛樂有所謂的電影。但是他們卻失去了真情實感,被禁錮的,被設定的人生,註定了他們不知道該如何去活著。

《美麗新世界》:沒有痛苦的人生,是不值得活下來的

三、約翰的悲劇,是整個人類社會的悲劇

在美麗新世界,人們利用科學祛除了瘟疫、疾病、戰爭、飢餓,甚至衰老。因為人在60歲之前,都可以擁有青春活力,但是一旦設定了60歲死亡,那麼只不過是一瞬間的事情。所以,他們從沒有見識過衰老,也沒有見識過出生。一切不過是玻璃瓶子和藥物試劑的功效。

但是這樣的世界,卻也因為高科技的存在,讓人成為了非人,失去了最基本的道德。比如琳達理解不了,為什麼約翰那麼反感她和別的男人發生關係,不過是睡了一覺而已。因為文明人本來就是這麼做的。相反,她說野蠻區的女人,根本不知道什麼是避孕,一個勁兒的生孩子,是瘋子,是畜生。

看到這樣的內容,無疑是讓人不舒服的。如果文明人,就是不顧禮義廉恥,不要七情六慾,那麼不做文明人也罷。

約翰在野蠻區長大,眼中看到的,經歷過的都是野蠻人的生活。但是琳達總會給他講述新世界的與眾不同,他是嚮往新世界的,嚮往新世界的科技發達,嚮往新世界的光鮮亮麗。

可是當他踏足新世界,發現原來新世界並不像母親描述的那麼美麗,相反讓人難以忍受。他的出生沒有被設定,沒有被幹預,他是一個經過母親十月懷胎生下的正常人。最後他因為喜歡列寧娜,又因為不能忍受列寧娜的思想,而變的痛不欲生。一方面愛她如骨髓,一方面又因為她的一心獻身感到了恥辱。在與愛與恨的交織中,也是在新舊世界的縫隙中,選擇了結束生命。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他可以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便利,但同樣的卻讓精神世界空虛。比如約翰對列寧娜表白時,說可以擦地板,做家務。但是列寧娜很不理解的說:“

打掃衛生有真空吸塵器,你費那勁幹嘛”

。作為新世界人民的列寧娜根本理解不了,約翰這句話背後是對她深深地愛戀。

在歷史車輪的滾動中,文明與進步也在一點點的增加。但是人類進步,科技發達,卻讓人類忘記了初心,甚至變得扭曲。這樣的世界,無疑是可怕的。如果科技不被善加利用,帶給人類的可能是滅頂之災。

人生是一場長途跋涉的修行,在這條坎坷不平的道路上,我們可以披荊斬棘,勇往直前,但是道德不能淪喪,初心不能改變,情感不能缺失,不能完全的杜絕痛苦。

痛苦在某個程度上是情感的代名詞,因為我們是人,我們活著,我們有情感,才會因愛生憂,才會有孤獨和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