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心學智慧:“以出世心境,做入世事業”,方有不敗人生

男人慾成大器,能力次之,達到一種境界,方有不敗人生,這種境界就是“以出世心境,做入世事業”。對此,心學大師王陽明有一句話,叫做“我亦愛山仍戀官”。這句話,其實就是向我們闡述“以出世心境,做入世事業”這一境界。

男人慾成大器,如果能夠擁有如大海般的出世心境,則能不為失去而失落,不為得到而欣喜,自然能保持一種大心量下的大淡然。懷著這樣的心境做入世的事業,必定能夠讓我們心靈寧靜,時刻保持良好的秩序和穩定的狀態。

王陽明心學智慧:“以出世心境,做入世事業”,方有不敗人生

只有懷著出世的坦然心境,做入世事業的男人,才能以出世的淡然心度世間的百般苦,以入世之心求證內心的寧謐。這樣的男人,心靈就像大海般廣博,他們不會為得失而歡喜或悲傷,他們只會用更大的心量主宰自己的行為去探求世界,進而擁有不敗的人生。

唐玄宗天寶年間,當時隱居南嶽嵩山的李泌上書玄宗,論施政方略,頗受重視,因此遭到楊國忠的嫉恨,毀謗李泌以《感遇詩》諷喻朝政,並將李泌貶黜到蘄春郡。面對誣陷,李泌沒有義憤填膺地爭辯,而是淡然處之,索性“潛遁名山,以習隱自適”。

肅宗靈武即位,國難之時李泌又被召回朝廷,此時,他義不容辭地擔起了重任,並一直在肅宗身邊,為平叛安祿山出謀劃策。雖然,他沒有位居要職,但實際權力卻超過了宰相,因此招來了權臣崔圓、李輔國的嫉恨。面對隨時都可能發生的誣陷和流血衝突,李泌沒有貪戀官場的榮華富貴而奮起爭之,而是在平叛成功後便功成身退,一頭扎進衡山的修道院中潛心修行,不問世事。

肅宗死後,代宗剛一即位,便強行將李泌召至京師,將他任命為翰林學士,使其破戒還俗。當時的權相元載怕李泌將來功勞蓋過自己,便想方設法陷害李泌,最終將李泌再次逐出朝廷。後來,身處險境的德宗又強行把李泌安排在身邊,為自己出謀劃策,安定朝綱。

但不論是退還是隱,李泌在官場時便盡心盡力,歸隱時便全身而退,毫無絲毫留戀。也正如此,李泌也贏得了世人的交口稱讚。

王陽明心學智慧:“以出世心境,做入世事業”,方有不敗人生

入世很簡單,那麼,什麼是出世之心境呢?

古時,印度有一位智者,學識淵博,德高望重。智者有一個小徒弟,天資聰穎,但他心腸狹小,總是對身邊不如意的事物抱怨不已。

這天,徒弟又開始抱怨,覺得自己生活的世界很糟糕,他並不快樂。這時,智者對他說:“去取一些鹽來。”徒弟雖然疑惑不解,但還是跑到廚房將鹽拿到了師父面前。隨後,師父吩咐徒弟把鹽倒進一碗水裡,讓他喝下去。徒弟非常不情願,然而,師命難違,便艱難地喝了一口,鹽水自然是苦澀難耐,徒弟不住地嚥唾沫。師父問他:“味道如何?”徒弟皺了皺眉頭,答道:“又苦又澀。”

師父笑了笑,隨後,徒弟又拿了一罐鹽和自己一起前往湖邊。到了湖邊之後,師父讓徒弟將鹽撒進湖水裡,並讓徒弟喝一捧湖裡的水。徒弟照做了,喝了一口湖水。師父問:“湖水的味道如何?”徒弟答道:“清爽無比。”師父追問道:“那麼,你可嚐到了鹽的苦澀之味了嗎?”徒弟搖搖頭。

這時,師父語重心長地對他說:“在漫漫人生中,很多事情就如同鹽一樣,如果你將其放入一碗水中,你嚐到的必定是苦澀的滋味;然而,當你將其放到一湖水中,你嚐到的卻是滿口的甘爽。所以,如果你將自己的心變得像湖水一樣寬廣,必然嘗不到人生的苦澀,能將自己從人生之苦中抽身而出。”

王陽明心學智慧:“以出世心境,做入世事業”,方有不敗人生

這位師父講的,實則至理,男人慾成大器,也應如此。如果我們將心境侷限在俗世的狹小空間內,自然備受世間苦楚的桎梏,而如果我們心如大海,便可達到出世的境界,讓自己遠離世間的紛紛擾擾。

“出世之道,即在涉世中,不必絕人以逃世;了心之功,即在盡心內,不必絕欲以灰心”,這就告訴我們,在“以出世心境,做入世事業”當中,男人也要把握好出世和入世之間的起承轉合,不能一味地出世,一味地冷眼旁觀,一味地不食人間煙火,而只有將二者巧妙結合的人,才能保持心中的方圓,獲得不敗的人生。(百家號獨家內容)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人生智慧全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