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鯀和大禹治水時待遇如此不同,其原因是這樣的

我們都知道《大禹治水》的故事,說大禹治水時“居外十三年,過家門不敢入”。可是他的父親鯀在之前治理了九年沒有什麼成效,舜代行天子的政務時,就把鯀流放到羽山,讓他死在了那裡。

大家注意這兩個數字:一個是九年,一個是十三年。鯀治水九年就被處死了,而讓大禹治了十三年,最後還讓他坐了王位。

為什麼不讓鯀也多治理幾年,說不定再有幾年他改進一下方法也能治理好呢?為什麼又那麼相信禹,讓他治了十三年呢?

這裡頭當然是有原因的。

為什麼鯀和大禹治水時待遇如此不同,其原因是這樣的

據《史記》裡記載,大禹的父親鯀雖然大家都一致佩服他治水的能力,但是口碑不太好。

用堯帝的話說,鯀這個人“負命毀族”,做什麼事違背天命,還毀敗同類。究竟鯀是怎麼違背天命,毀敗同類的呢?《史記》中沒有記載,但是從“四嶽”的話中我們可以揣摩出鯀確實不怎麼樣。“四嶽”說:“等之未有賢於鯀者,願帝試之。”

前半句肯定了鯀確實很有才能,後半句一個“試”字又把大家對鯀人品的懷疑表現得淋漓盡致。

一個人品不好的人別人始終是對他持猜疑態度的,即使堯這麼寬宏大量 ,但是鯀治了那麼多年仍無成效,也對他失去了信心。

禹跟鯀截然相反,大家可以從他受命之時的態度看出來。禹十分謙讓,舜讓他去平治水土,以光大堯帝的事業,他謙虛地把這個機會先讓給契,再讓給后稷,又讓給皋陶。最後舜催他說:“女其往視爾事矣。”他才去了。

大禹的行為很符合大家心裡的道德標準,所以大家對他相對就寬容一些。

由此可見,一個人的品行好壞是決定成功與否的關鍵因素。

為什麼鯀和大禹治水時待遇如此不同,其原因是這樣的

鯀治水沒有章法,而大禹治水很有條理,所以大家對禹的信任就比對鯀的信任多一點。

鯀是怎麼治水的?《史記》沒有詳細的描寫,只是說了一句“行視鯀之治水無狀”;《山海經》裡有一句話:“洪水滔天,鯀竊帝之息壤以堙洪水。”

也就是說,鯀治水是以堵為主,而且是“竊帝之息壤”。“息壤”傳說是一種能自生自長的土,鯀可能是想投機取巧,盜用國家的“息壤”堵到水比較大的地方,想讓這種土慢慢自己增多把水給堵住。

大家可以想象出來,鯀這種以堵為主的治水方法無異於飲鴆止渴,堵得越成功造成的潛在威脅越大。

先不說“息壤”有沒有傳說中那麼神,但可以肯定它是一種比較肥沃的土,很難得。因為利用起來很方便,所以鯀不管它有多貴重,就把它偷來堵水了。這也許是鯀“負命毀族”的有力證據。

鯀治水不想辦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光想投機取巧,導致了大家的憤怒,所以就把他撤了職並治了他的罪。

禹在治水的時候喜歡動腦筋。他汲取了父親的教訓——父親堵水不成功,他就採用疏導的辦法治水。並且禹的行為也比較得人心,大家都信任他,“聲為律、身為度、稱以出”。並且該做什麼就做什麼,不該做什麼就不做,“陸行乘車,水行乘船,泥行乘橇山行乘檋……”一舉一動,都符合規矩,大家都讚賞他。

再加上居外十三年,三過家門而不入,勤勤懇懇,得到了大家的認可。所以舜就對他放心,大膽地讓他治理了十三年。

一個人做事符合不符合常理,這也是他成不成功的關鍵因素。

為什麼鯀和大禹治水時待遇如此不同,其原因是這樣的

堯帝下令治水是為了國計民生,鯀沒有照顧到這一點,而大禹治水卻以此為要做得很好。

咱們先不說鯀治水的方法對不對,單從他“竊帝之息壤以堙洪水”這一點就可以看出,他沒有在思想上把治水任務跟國家和人民的命運聯絡起來。不但水越治越糟,還人為地毀壞了那麼多肥沃的土地,這在哪一朝哪一代都是不允許的。

禹就不一樣了,他每到一處地方,都是一邊輸理河道一邊解決人民吃糧難的問題,還一邊考察各地的物產情況,規定各地應該向天子繳納的供賦,還弄清了諸侯朝貢時交通是否方便。禹經過考察,做到了心中有數,一邊輸理河道一邊解決了人民的溫飽問題。在糧食匱乏時,他還讓后稷把一些地區的餘糧調濟給缺糧地區。

大禹還解決了諸侯朝貢交通不便利的難題,讓國庫也充實了起來。於國於民,禹都是一個大功臣。

在國家危難之時,以國家的利益為重,這是禹走向成功的決定性因素;而不把國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這是鯀走向毀滅的罪惡前提。

為什麼鯀和大禹治水時待遇如此不同,其原因是這樣的

所以鯀只治了九年就沒有讓他再治理下去,而禹治了十三年最終功成名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