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門閥世家鼎盛的東晉時代,曉王謝兩家才女謝道韞

導語:

東晉時期,東晉一朝偏居江南,休養生息,國力得到安置後的較好發展。在面對北方胡人內遷,不斷建立頻繁更迭的龐大政權,也對南方存立的東晉政權虎視眈眈,所以東晉對於北方亂局,是不得不防的。

在北方崛起的前秦咄咄逼人慾圖南下進攻東晉以求擴大疆土,獲得更大利益時,東晉政權之中,有主戰的將領挺身而出,主動率軍北伐,發起淝水之戰,大破前秦軍,並且一度平定中原地區大部,這位將領,便是此時在東晉朝內,赫赫有名的謝氏家族中的謝玄。

隨他一同征戰的還有其一家的謝安、謝石,在淝水之戰中,謝家領東晉軍大破前秦苻堅,一舉獲勝,這也進一步鞏固了東晉謝家的名聲和權力,使得謝家在東晉幾大豪強門閥世家中脫穎而出,成為最具代表性的東晉大家族。

謝道韞,王羲之的兒媳,東晉宰相謝安的侄女,是東晉兩大世家聯姻的代表性人物,由於是一位青史留名的才女,文采書畫都有名流傳,也更為東晉世家文化增添了幾分傳奇色彩,透過走近這位作出“未若柳絮因風起”的才女的故事,去了解東晉最大的兩大門閥世族之間的趣事。

觀門閥世家鼎盛的東晉時代,曉王謝兩家才女謝道韞

東晉時局圖

(一)東晉王謝兩大家族

東晉,實質是南北方士族大家掌權控制實政的年代。西晉被滅,宗室琅琊王司馬睿和權臣王導合力將北方的人員和實質資本都向江南遷移,於江南的建康再度建立起晉王朝。此時,北方計程車大夫家族南遷,與江南計程車族結合,成為新的一股門閥世家。其中,王家和謝家兩家是其中最為顯著的代表。

觀門閥世家鼎盛的東晉時代,曉王謝兩家才女謝道韞

王導畫像

王家主要是以王羲之父子等在東晉門閥世家的代表,是為東晉初期權臣王導的家族,王羲之便為王導胞弟之後人。王羲之其書法和文采之成就頗高,在東晉朝內任職也多為高職,掌握著一定的權力,代表著江南士族的利益。

此時計程車族之間,為了平衡與利益最大化,常常會有結親或者聯姻等舉措,打小一起在一座私塾中培養或者是專辦的學堂,啟用同一教書先生來教導,這也使得家族中年輕的孩子們都較為熟識,青梅竹馬一起長大,也為青年人一輩聯姻提供了便利。 王謝兩家的聯姻,便是以謝道韞和王凝之為代表。

觀門閥世家鼎盛的東晉時代,曉王謝兩家才女謝道韞

書聖王羲之畫像

謝家相對於王家,應該是當時時期真正掌握東晉朝權的實質所在,軍權、政權,都掌握在謝家兄弟手中,更是在謝家三兄弟進行的東晉北伐淝水之戰中,達到鼎盛,但是在戰後,一番獎勵功臣後,軍權又被東晉皇族收了回去,換而之的是謝安走向執政中心。

在東晉贏得淝水之戰後,換來了偏安江南的東晉王朝以數十年的和平,但是隨著謝氏家族由於戰後功勞過大,也被東晉此時有著磅礴野心的皇帝司馬曜所漸漸掣肘,先是軍權被收回,雖又提拔謝安為相位,但是皇帝的猜忌,使得謝家也漸漸受打壓,最終謝安走下執政舞臺,退隱偏僻的外地,離開了東晉國都建康,自求心安,致此謝家開始慢慢衰落。

如此,王羲之一家在朝堂的代表們也受到皇族的打壓,開始慢慢退居幕後,不是外派為官,就是離開了執政中心。而隨著東晉世風開始江河日下,朝堂上脫離了王謝兩家的互相平衡勢態之下,其餘計程車族朝臣代表開始激烈地進行爭權奪利,東晉開始真正走向內部分裂爭鬥的不可挽回之頹勢。

東晉孝武帝即位後,由謝安和王坦之聯合輔政,開始有東晉中期時代的興起變革之向,但是此時東晉也是群狼環伺,富饒的江南,自是北方胡強的垂涎已久的肉。

觀門閥世家鼎盛的東晉時代,曉王謝兩家才女謝道韞

淝水之戰圖示一

北方已平定後崛起的前秦,自稱天王的苻堅,率領號稱百萬雄師的十幾萬大軍南渡,對東晉動手。東晉方面,朝政以謝安為首,作出表率,宰相親征,以自北方退守而招募來的府兵八萬,對上苻堅的十幾萬前秦軍,戰鬥自然是極其慘烈的,好在東晉謝安鞏固人心,最終以少勝多。

雖說此戰,謝安所處之謝家有功,但是當時門閥世家掌兵掌權,謝家所控制的府兵也在淝水之戰中被消耗,東晉皇室也有機會把權力大柄往自己身上引,對於遏制掌權的謝氏自然是多了更多的籌碼了。所以,淝水之戰,於謝氏是勝也是敗。

觀門閥世家鼎盛的東晉時代,曉王謝兩家才女謝道韞

淝水之戰圖示二

在於謝安,是忠臣,但也是個權臣。 同時,東晉內部的琅琊王氏,也多在朝為官,把控著王朝的一部分命脈,各部也都是有其人,其先父輩一代便是與東晉開創者一同延續晉朝國祚的王導,所以琅琊王氏,一直是東晉大族的核心,過了一代,到了王羲之這一輩,更加開枝散葉了。

觀門閥世家鼎盛的東晉時代,曉王謝兩家才女謝道韞

東晉名臣謝安畫像

王氏在王導一代的播散下,有意識地位於東晉朝政一些關鍵位置,同時與謝氏等大族一道,在朝政、王朝內,各方利益下平分秋色,並且兩家聯姻,同時再平衡掣肘其他大族,這是自王導之時便傳下來的東晉時期形成的“門閥政治”唯一的良策——鎮之以靜,乃是平衡王朝內部的各家族,一致對外。謝安時代,王謝兩家都是如此。

無奈的是,此時期的皇帝,不甘於淪為門閥世家的工具人,慢慢收攏皇室權力,在東晉北伐後,大破前秦軍,這種微弱的世家平衡被徹底打破,謝家開始勢大,而皇帝司馬曜利用世家家族之間的矛盾,開始撥弄各大家族之間的嫌隙,最終謝安去世後,平衡打破,一些注重爭權奪利的家族的小人代表,在司馬曜的扶植下開始嶄露頭角,王氏一族的子弟們也漸漸開始外任,不於京都任職,避開了激烈的世家政治鬥爭。

王謝兩家維持的平衡與和平之態破碎,兩家的盛況也不復當年,東晉王朝的一切,都開始走下坡路了。

(二)王謝兩家的聯姻,謝道韞和王凝之

唐朝時劉禹錫有詩句“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足見東晉時期王謝兩大家族,是古時候高官達貴人家的典範代表,又因王謝兩家未出紈絝,而留名後世,為後人所稱道。 王謝兩家,氏族門庭,對於後世的影響還是非常深遠的。

觀門閥世家鼎盛的東晉時代,曉王謝兩家才女謝道韞

謝道韞畫像

王謝兩家同為東晉那一時代的世家代表,兩個家族之間的走動也非常頻繁,兩家在一段十七內,曾都聚居於東晉都城建康,所以兩家的子弟們,也多在一處從小學習,一同培養,子弟們多互相熟識,青梅竹馬、兩小無猜也是很平常了。所以,謝家與王家也是彼此聯姻的物件。

謝家的才女謝道韞,自小便聰明伶俐。《世說新語》中記載了謝道韞的趣事,冬天的某一天,謝安把一些親朋聚集到一個廳裡,跟兒子和侄子侄女一輩的孩子親朋們講詩詞,忽然見窗外的雪花飄零甚是唯美,便詩意大起,問孩子們,這紛紛揚揚的雪花像什麼呢。

謝安哥哥的長子說,和鹽撒在空中差不多,謝安笑了笑,而後謝道韞說“未若柳絮因風起”,比方更為抽象唯美化,謝安更為大喜,讚歎侄女的文采,而當時,謝道韞已經是嫁於王羲之兒子左將軍王凝之的青年才女了,足見謝道韞的文采神韻。

觀門閥世家鼎盛的東晉時代,曉王謝兩家才女謝道韞

謝安現今雕塑像

謝家以謝玄、謝安等人,出將入相,平衡著各大家族的爭鬥,而曾匡扶東晉國祚的琅琊王氏,王家,也是東晉朝局的中心,王謝兩家從來都是其他家族的目標,或者說眼中釘肉中刺,在興盛之時,是期許和目標,在衰落時便是打壓物件。

王謝兩家的聯姻,更可以說是一種世家統治上層的迴流,穩固著那一體系,如同這一時期的王家家族中,王羲之已經年邁,從高位上退下,到了他的兒子們,如王凝之,任左將軍,既有文臣之職務又有武將之名,謝安呢,則是仍舊大權在握,為朝中權相,這就相當於權力的大柄牢牢掌握他們一家子手中。

王凝之,王羲之的次子,文采造詣雖不如弟弟王獻之那般高深,但也寫得一副好書法,與謝道韞雖說不是般配卻也挑不出毛病,但是就呢,其實王凝之,卻不是當時謝奕給女兒找夫婿的第一人選,原本第一人選是王羲之的長子。

但是王羲之的長子為人過於耿直,在為官任上嫉惡如仇,有些刻板,所以讓謝奕反而選了王羲之的次子王凝之。 謝道韞對於自己丈夫呢,不說不滿意,也不能說滿意,只能說是門當戶對,雖未有才子佳人的佳話,卻也是比較般配。

觀門閥世家鼎盛的東晉時代,曉王謝兩家才女謝道韞

王凝之影視形象

在謝道韞夫妻雙雙漸於晚年後,王凝之便有些迂腐了,迷通道學,不再深究事實根本,將道學占卜等運用到其任官行事上,鬧了笑話。

後來更是在其任會稽(今浙江寧波和紹興附近)內史任上,發生了亂民起義,面對建康都城來的催促他防禦叛亂起義,他卻仍舊不做任何防範,聲稱占卜卦知起義的賊人不會攻擊他們所在的地方,並且在自己所鎮守的會稽請了鬼兵助陣,自然會是手到擒來,結果最終被起義的亂軍直接殺來,自己也是被亂軍所殺死,只剩謝道韞和他們的外孫被起義亂軍的首領所留下一命。

此時的王謝兩家已漸漸衰落,已經是王謝兩家的子弟們受到建康內部宗室和其他家族的打壓而不得不外貶或外遷避禍,由是謝安已經與世長辭好久了。

觀門閥世家鼎盛的東晉時代,曉王謝兩家才女謝道韞

謝安畫像

兩大家族的體系崩塌,東晉也漸漸步入不可逆轉的亂局。在謝道韞被亂軍首領釋放後,她便是帶著僅存的家眷在會稽獨居,安養晚年,她也許是古代有名的才女中僅有的善終的一位吧。

王謝兩家的門客有許多,所以即使在他們家族衰落後,在謝道韞獨居於會稽的晚年,也有曾經家族的門客對她進行救助接濟,所以在安詳的晚年生活中,謝道韞寫出了許多文學作品,慢慢地為自己的人生畫上一個圓滿的休止符。

縱觀東晉中後期的時代,王謝兩個大家族的衰落,對於東晉走下坡路,其實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東晉南遷的根本,建立於司馬睿與王導的宗室與世家聯合,以及聯合江南固有的家族,鞏固世族大家的根基,才是鞏固東晉立國的本。

觀門閥世家鼎盛的東晉時代,曉王謝兩家才女謝道韞

東晉王導畫像

但是漸而之的是,東晉宗室開始有了慢慢將權力收攏於己手,而不得不對鞏固的大家族採取分化打擊的手段,雖然最終一段時間內,權力落回了司馬氏之手,但是,也是無用了。

慢慢的,東晉的統治權和朝政權,不再是單一的依託於幾大家族和權臣之手,而是派系林立,紛亂相爭,內耗加劇了其滅亡速度。最終,東晉在最後一代權臣劉裕的手中消亡了。

參考文獻:

《世說新語》《魏晉南北朝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