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樂過大年·喜迎冬奧會”群眾文化系列雲上展——張垣話非遺(七十二)

“歡樂過大年·喜迎冬奧會”群眾文化系列雲上展——張垣話非遺(七十二)

點選可進入智遊張家口

歡樂過大年,喜迎冬奧會! 金虎迎春,值此冬奧盛會即將舉行之際,張家口群眾藝術館特舉辦“歡樂過大年·喜迎冬奧會——我們的新時代群眾文化志願者作品系列展”,為營造紅紅火火中國年的節日氣氛和喜迎冬奧的文化氛圍,促進人民精神生活的共同富裕,激發起中華兒女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更好構築中國精神、中國價值、中國力量,奮力譜寫新時代全面建設經濟強省、美麗河北的張家口篇章,共迎二十大的勝利召開!

非遺作品雲上展 楊振華 省級非遺專案代表性傳承人 楊振華,男,1940年出生於內蒙古興河縣, 6歲隨父親遷居內蒙商都縣,讀完初中參加了縣歌劇團,任揚琴伴奏員,1961年調入原張家口地區歌舞團,拜老藝人喬金良為師,學習四塊瓦演奏技藝。幾十年來,由於自己勤學苦練,在繼承老藝人喬金良傳統技藝的基礎上,自己在表演中又予以創新發展,增加了二人臺歌舞音樂的演奏藝術效果,受到了專家和群眾的讚揚和好評。 四塊瓦是一種木質打擊樂器,形狀像房頂上的瓦片,故稱四塊瓦。過去,北方的許多小戲用四塊瓦做伴奏。如道情、哈哈腔、二人臺等。解放後,民間戲曲、民間音樂爭相吐豔,流行於內蒙古、山西、河北地區的二人臺備受重視。二人臺伴奏的四大件為揚琴、笛子、四胡和四塊瓦。四塊瓦是二人臺音樂中不可缺少的打擊樂器,它又能伴奏又能起到領奏指揮的作用,能把樂隊情緒調動起來,使樂曲演奏的更生動、細膩,表現力更強。四塊瓦一個最大的特點是,它能跟主旋律進行而不影響其他聲部,如錦上添花。 2004年,楊振華在全國四省市二人臺大獎賽中演奏了二人臺樂曲《中都草原美》,獲得了二等獎。2006年5月,參加了內蒙古“西口風”欄目大獎賽,演奏二人臺樂曲《西江月》,獲得了一等獎;2006年中秋節與中國鐵路文工團同臺演出二人臺牌子曲《五梆子》,受到中鐵文工團領導、專家以及著名相聲演員侯耀文的高度讚揚。2007年“六·一”兒童節,在北京音樂廳用四塊瓦指揮“百人笛子”樂隊演奏二人臺樂曲《喜相逢》,受到中國音樂學院著名指揮家樸東生教授的高度讚揚,併合影留念,同時被聘為“全國桃李滿園兒童音樂指導教師”,並頒發了證書。 楊振華根據多年的經驗,將四塊瓦演奏歸納為四種節奏,六種技巧。 四種節奏為:1、山雞抖翎。兩隻胳膊左右交擺,好似山雞抖翎;2、百靈展翅。兩隻胳膊左右交叉左右搖晃,好似百靈鳥兒展開翅膀;3、鳳凰三點頭。右胳膊揚起向左劃一下,向右平劃一下。好似鳥兒點頭;4、駿馬奔騰。兩隻胳膊一高一低揚起作駿馬狀。 六種技巧為:1、單擊。一隻手擊;2、雙擊。兩隻手同時擊;3、單滾。一隻手搖板;4、雙滾。兩隻手搖板;5、花滾。一隻手擊一隻手搖;6、拋滾。一隻手搖一隻手拋向上。 傳統的四塊瓦長16釐米,寬4釐米,厚1。5釐米,四塊一樣長。楊振華對四塊瓦進行了改進,改為兩短兩長,長的兩塊16釐米,短的少了1。5釐米,這樣一來,長的音調高、短的音調低,配合演奏聲音更動聽。每塊板也進行了改造,中間留出了空隙,這樣演奏出來的聲音就更加空洞好聽。 楊振華曾說 “黨的政策好,對傳統文化重視,才有了我施展才藝的機會。我要老有所學、老有所為、老有所樂,服務社會,發揮餘熱。為了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將四塊瓦演奏技藝傳承下去,為文化事業多做貢獻。”▲ ▲

圖文:張家口市群眾藝術館排版:文旅張家口備註:侵權聯絡刪除

點選可進入智遊張家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