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為何最終沒有稱帝?不是不敢,而是基於這三點必須慎重

東漢末年分三國,烽火連天,民不聊生。

正如曹操詩句中所提到的

“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

作為能夠在眾多勢力中脫穎而出的一代梟雄,平定了北方動亂的一代權臣,坐到了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位置,甚至連漢獻帝都可以說是他手中的一任傀儡。那究竟是為什麼,使得曹操最終也沒有稱帝呢?

曹操為何最終沒有稱帝?不是不敢,而是基於這三點必須慎重

其一,曹操的手下很多都是世家大族,也可以說有部分是所謂“漢臣”。他們無論是為了家族利益,還是有一腔“忠漢”之心,都不能贊同曹操稱帝。

最著名的“漢臣”,莫過於有王佐之才,被曹操稱為“吾之子房”,幫助曹操統一北方的首席謀臣荀彧。在三國演義中,這位傳說中的謀主甚至在曹操欲進爵國公的時候就明顯地提出了相反的意見:“本興義兵以匡朝寧國,秉忠貞之誠,守退讓之實;君子愛人以德,不宜如此。”

就荀彧而論,這是在三國演義中典型的憂國憂民且有實際功勞的漢臣之一。他為曹操鎮守後方,舉薦人才,並被曹操委以重用。但荀彧的某些思想與曹操相駁,例如在漢朝的立場上,曹操早年確有興漢之心,他青年時的願望是成為大漢的徵西將軍。

曹操為何最終沒有稱帝?不是不敢,而是基於這三點必須慎重

但經過“挾天子以令諸侯,奉天子以討不臣”之後,他內心對漢室的尊崇其實已經沒有想象的那麼高了。再加上漢獻帝一再想要殺死他奪回權勢,他已經漸漸熄滅了興漢之心。這也是曹操和荀彧的矛盾起源,也是荀彧不可能贊同曹操稱帝的原因。

這樣的“漢臣”不止荀彧一人,只不過荀彧是其中最有能力的一個。對於下屬的反對,曹操可以並不看重,正如他在荀彧死後一年加封魏王。但這不代表他可以完全忽視下屬的意見。對於下屬而言,納諫的君主是他們想要輔佐的,一意孤行最終總會眾叛親離。因此,曹操也需要衡量他下屬的意見,稱帝的舉措在眾人的反對之下強行採取,是得不償失的。

其次,曹操任用寒門而不是一概地重用名門大族,已經令世家有所不滿。

曹操為何最終沒有稱帝?不是不敢,而是基於這三點必須慎重

“流水的王朝,鐵打的世家。”在科舉制度產生之前,可不是一句空話。由於對書籍的掌控,能夠識字的大多數還是世家中人。世家子往往有著高人一等的態度,而曹操的“求賢令”在世家大族看來,已經有想要顛覆他們根基的意圖。雖然所謂賢能之人仍然大多數把握在世家手中,但曹操的態度已經引起了他們的不滿。

正是由於有才之士多出於世家,他們對於曹操上位是不夠支援的,因為這並不符合他們所能得到的最大利益。曹操本人能夠壓得住世家,但他的後繼者能嗎?

支援他的後繼者所得到的雪中送炭的利益,在權衡之下,是大於推舉曹操上位的利益的,這一點從曹丕的九品中正制就可以輕易地看出。

再次,曹操所掌控的政權真的穩固嗎?

曹操為何最終沒有稱帝?不是不敢,而是基於這三點必須慎重

劉備和孫權依然在虎視眈眈,但由於曹操佔據大義,天子在曹操手中而吃過不小的虧。這足以證明“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正確性。在孫劉兩家打得不可開交的時候,袖手旁觀敵方內耗才是明智之舉。一旦曹操稱帝,孫劉兩家順勢聯合,以討伐亂臣賊子為名進攻他的可能性不小。

這可能並不是為了所謂的漢室,但借漢室名字以清君側的利益要遠大於兩方內耗利益。之前的打生打死也有他們拼不過曹操的原因在。二者聯合雖然不至於給曹操帶來毀滅的打擊,但也會給曹軍以不小的創傷。在曹操魏王已封,政權在握,幾乎已就差一個名頭的時期,稱帝是得不償失的。

曹操為何最終沒有稱帝?不是不敢,而是基於這三點必須慎重

最後,作為漢室的臣子,曹操並不想開所謂“篡漢”的先例。

曹操從青年時期接受漢室授官,到後來的“挾天子以令諸侯”,都是承認漢室正統的。依這樣的觀點,至少在表面看來,曹操是一個無所挑剔的漢臣,也是想要輔佐皇帝,振興大漢的忠臣。

如果這個時候讓漢獻帝禪讓,說其德不配位,將帝位讓給曹操,等同於將之前自己借漢獻帝名頭所做的事情全部推翻。董卓的例子還擺在明面上,這樣的臣逼君的行為,不僅會被史書所記載,更會為子孫後代帶來深遠的影響。畢竟“尊崇祖制”,如果曹操真的如此做了,可能就真的要遺臭萬年了。

曹操為何最終沒有稱帝?不是不敢,而是基於這三點必須慎重

這也就是曹操沒有稱帝,而他的兒子曹丕能夠稱帝的原因。於曹操而言,與其拖著被痛風折磨的病體稱帝,之後還要解決各種混亂,不如保持現在的

權力

安穩度日。曹操不稱帝,也是經過多方權衡的最優結果,是當時時代有優秀認知的典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