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經典之《三國志》導讀第二十一講:魏書·夏侯尚夏侯玄傳

《三國志》是由西晉陳壽所著,記載中國三國時代歷史的斷代史,同時也是二十四史中評價最高的“前四史”之一。三國志最早以《魏志》、《蜀志》、《吳志》三書單獨流傳,直到北宋鹹平六年(1003年)三書已合為一書。#歷史#

國學經典之《三國志》導讀第二十一講:魏書·夏侯尚/夏侯玄傳

夏侯尚字伯仁,淵從子也。文帝與之親友。太祖定冀州,尚為軍司馬,將騎從征伐,後為五官將文學。魏國初建,遷黃門侍郎。代郡胡叛,遣鄢陵侯彰征討之,以尚參彰軍事,定代地,還。太祖崩於洛陽,尚持節,奉梓宮還鄴。並錄前功,封平陵亭侯,拜散騎常侍,遷中領軍。文帝踐阼,更封平陵鄉侯,遷徵南將軍,領荊州刺史,假節都督南方諸軍事。尚奏:“劉備別軍在上庸,山道險難,彼不我虞,若以奇兵潛行,出其不意,則獨克之勢也。”遂勒諸軍擊破上庸,平三郡九縣,遷徵南大將軍。孫權雖稱藩,尚益脩攻討之備,權後果有貳心。黃初三年,車駕幸宛,使尚率諸軍與曹真共圍江陵。權將諸葛瑾與尚軍對江,瑾渡入江中渚,而分水軍於江中。尚夜多持油船,將步騎萬餘人,於下流潛渡,攻瑾諸軍,夾江燒其舟船,水陸並攻,破之。城未拔,會大疫,詔敕尚引諸軍還。益封六百戶,並前千九百戶,假鉞,進為牧。荊州殘荒,外接蠻夷,而與吳阻漢水為境,舊民多居江南。尚自上庸通道,西行七百餘裡,山民蠻夷多服從者,五六年間,降附數千家。五年,徙封昌陵鄉侯。尚有愛妾嬖倖,寵奪適室;適室,曹氏女也,故文帝遣人絞殺之。尚悲感,發病恍惚,既葬埋妾,不勝思見,復出視之。文帝聞而恚之曰:“杜襲之輕薄尚,良有以也。”然以舊臣,恩寵不衰。六年,尚疾篤,還京都,帝數臨幸,執手涕泣。尚薨,諡曰悼侯。子玄嗣。又分尚戶三百,賜尚弟子奉爵關內侯。

夏侯尚字伯仁,是夏侯淵的侄子。文帝和他關係很好。太祖平定冀州時,夏侯尚擔任軍司馬,統率騎兵跟隨太祖四處征討,後來擔任了五官將文學。魏國剛剛建立的時候,就被提升為黃門侍郎。代郡的胡人反叛,太祖派鄢陵侯曹彰前往討伐,讓夏侯尚參與曹彰的軍事事務,最終平定了代郡叛亂,班師回朝。太祖在洛陽駕崩,夏侯尚手持符節,護送太祖的靈柩回鄴都。朝廷統計夏侯尚前後立下的功勞,封他為平陵亭侯,擔任散騎常侍,又升為中領軍。文帝登基稱帝后,改封夏侯尚為平陵鄉侯,提升為徵南將軍,兼任荊州刺史,授予符節,讓他督領南方各地軍事。夏侯尚上奏說:“劉備將一部分軍隊駐紮在上庸,那裡山勢險峻道路難行,他們一定意想不到我們會進攻,如果派出奇兵悄悄前往,趁他們不備偷襲,一定能打敗他們。”於是他率軍進攻並佔據了上庸,還將周圍的三郡九縣一起平定了,回朝後,夏侯尚被提升為徵南大將軍。孫權當時雖然自稱藩王,但夏侯尚還是做好了征討他的準備,後來孫權果然懷有二心。黃初三年(222),皇帝來到宛城,派夏侯尚率領各軍和曹真一起圍攻江陵。孫權部將諸葛瑾和夏侯尚隔江對峙,諸葛瑾渡河到水中的陸地,將水軍分散佈置在水面上。夏侯尚趁著夜色,用很多小船載著一萬多步兵、騎兵,從下游悄悄渡河,進攻諸葛瑾的各路軍隊,隔著江圍攻他們,並燒燬他們的船隻,水上和陸地兩軍齊發,大獲全勝。但江陵還未攻佔的時候出現了大瘟疫,皇帝下令讓夏侯尚率各軍返回。回來後,封賞食邑六百戶,加上之前封賞的一共一千九百戶,又授予斧鉞,進封為荊州牧。荊州地區殘破荒涼,對外臨近少數民族,東面和東吳隔著漢水,那裡的百姓大都居住在江南地區。夏侯尚佔據上庸後,又率軍往西行進七百多里,那裡的村民和少數民族大多都前來歸順,五六年的時間,向他投降並願意歸順的有數千家。黃初五年(224),朝廷下令封夏侯尚為昌陵鄉侯。夏侯尚有一名愛妾,深受夏侯尚寵愛,還仗著寵愛奪走了正室妻子的權力;而夏侯尚的妻子是曹氏家族的人,所以文帝派人將這名妾室絞殺了。夏侯尚心中悲苦,大病一場,開始神思恍惚。妾室已經被安葬,但夏侯尚思念不已,又將她的墳墓掘開再看看她。文帝聽說之後,很生氣地說:“之前杜襲輕視夏侯尚,實在是有原因的。”但因為夏侯尚是歷任的舊臣,所以依舊對他恩寵不減。黃初六年(225),夏侯尚病危,回到京都,文帝多次親自去探望他,還拉著他的手流淚。夏侯尚病逝後,諡號為悼侯。他的兒子夏侯玄承襲爵位。又從夏侯尚的食邑中分出三百戶,封賞給夏侯尚的弟弟的兒子夏侯奉,封爵關內侯。

國學經典之《三國志》導讀第二十一講:魏書·夏侯尚/夏侯玄傳

玄字太初。少知名,弱冠為散騎黃門侍郎。嘗進見,與皇后弟毛曾並坐,玄恥之,不悅形之於色。明帝恨之,左遷為羽林監。正始初,曹爽輔政。玄,爽之姑子也。累遷散騎常侍、中護軍。太傅司馬宣王問以時事,玄議以為:“夫官才用人,國之柄也,故銓衡專於臺閣,上之分也,孝行存乎閭巷,優劣任之鄉人,下之敘也。夫欲清教審選,在明其分敘,不使相涉而已。何者?上過其分,則恐所由之不本,而幹勢馳騖之路開;下逾其敘,則恐天爵之外通,而機權之門多矣。夫天爵下通,是庶人議柄也;機權多門,是紛亂之原也。自州郡中正品度官才之來,有年載矣,緬緬紛紛,未聞整齊,豈非分敘參錯,各失其要之所由哉!若令中正但考行倫輩,倫輩當行均,斯可官矣。何者?夫孝行著於家門,豈不忠恪於在官乎?仁恕稱於九族,豈不達於為政乎?義斷行於鄉黨,豈不堪於事任乎?三者之類,取於中正,雖不處其官名,斯任官可知矣。行有大小,比有高下,則所任之流,亦渙然明別矣。奚必使中正幹銓衡之機於下,而執機柄者有所委仗於上,上下交侵,以生紛錯哉?且臺閣臨下,考功校否,眾職之屬,各有官長,旦夕相考,莫究於此。閭閻之議,以意裁處,而使匠宰失位,眾人驅駭,欲風俗清靜,其可得乎?天台縣遠,眾所絕意。所得至者,更在側近,孰不脩飾以要所求?所求有路,則脩己家門者,已不如自達於鄉黨矣。自達鄉黨者,已不如自求之於州邦矣。苟開之有路,而患其飾真離本,雖復嚴責中正,督以刑罰,猶無益也。豈若使各帥其分,官長則各以其屬能否獻之臺閣,臺閣則據官長能否之第,參以鄉閭德行之次,擬其倫比,勿使偏頗。中正則唯考其行跡,別其高下,審定輩類,勿使升降。臺閣總之,如其所簡,或有參錯,則其責負自在有司。官長所第,中正輩擬,比隨次率而用之,如其不稱,責負在外。然則內外相參,得失有所,互相形檢,孰能相飾?斯則人心定而事理得,庶可以靜風俗而審官才矣。”又以為:“古之建官,所以濟育群生,統理民物也,故為之君長以司牧之。司牧之主,欲一而專,一則官任定而上下安,專則職業脩而事不煩。夫事簡業脩,上下相安而不治者,未之有也。先王建萬國,雖其詳未可得而究,然分疆畫界,各守土境,則非重累羈絆之體也。下考殷、週五等之敘,徒有小大貴賤之差,亦無君官臣民而有二統互相牽制者也。夫官統不一,則職業不脩;職業不脩,則事何得而簡?事之不簡,則民何得而靜?民之不靜,則邪惡並興,而奸偽滋長矣。先王達其如此,故專其職司而一其統業。始自秦世,不師聖道,私以御職,奸以待下;懼宰官之不脩,立監牧以董之,畏督監之容曲,設司察以糾之;宰牧相累,監察相司,人懷異心,上下殊務。漢承其緒,莫能匡改。魏室之隆,日不暇及,五等之典,雖難卒復,可粗立儀准以一治制。今之長吏,皆君吏民,橫重以郡守,累以刺史。若郡所攝,唯在大較,則與州同,無為再重。宜省郡守,但任刺史;刺史職存則監察不廢,郡吏萬數,還親農業,以省煩費,豐財殖穀,一也。大縣之才,皆堪郡守,是非之訟,每生意異,順從則安,直己則爭。夫和羹之美,在於合異,上下之益,在能相濟。順從乃安,此琴瑟一聲也,蕩而除之,則官省事簡,二也。又幹郡之吏,職監諸縣,營護黨親,鄉邑舊故,如有不副,而因公掣頓,民之困弊,咎生於此,若皆併合,則亂原自塞,三也。今承衰弊,民人彫落,賢才鮮少,任事者寡。郡縣良吏,往往非一,郡受縣成,其劇在下,而吏之上選,郡當先足。此為親民之吏,專得底下。吏者民命,而常頑鄙,今如並之,吏多選清良者造職,大化宣流,民物獲寧,四也。制使萬戶之縣,名之郡守,五千以上,名之都尉,千戶以下,令長如故。自長以上,考課遷用,轉以能升,所牧亦增,此進才效功之敘也,若經制一定,則官才有次,治功齊明,五也。若省郡守,縣皆徑達,事不擁隔,官無留滯,三代之風,雖未可必,簡一之化,庶幾可致。便民省費,在於此矣。“又以為:“文質之更用,猶四時之迭興也,王者體天理物,必因弊而濟通之。時彌質則文之以禮,時泰侈則救之以質。今承百王之末,秦漢餘流,世俗彌文,宜大改之以易民望。今科制自公、列侯以下,位從大將軍以上,皆得服綾錦、羅綺、紈素、金銀餙鏤之物,自是以下,雜彩之服,通於賤人。雖上下等級,各示有差,然朝臣之制,已得侔至尊矣,玄黃之採,已得通於下矣。欲使市不鬻華麗之色,商不通難得之貨,工不作彫刻之物,不可得也。是故宜大理其本,準度古法,文質之宜,取其中則,以為禮度。車輿服章,皆從質樸,禁除末俗華麗之事,使幹朝之家,有位之室,不復有錦綺之飾,無兼採之服,纖巧之物,自上以下,至於樸素之差,示有等級而已,勿使過一二之覺。若夫功德之賜,上恩所特加,皆表之有司,然後服用之。夫上之化下,猶風之靡草。樸素之教興於本朝,則彌侈之心自消於下矣。”

國學經典之《三國志》導讀第二十一講:魏書·夏侯尚/夏侯玄傳

夏侯玄,字太初。年少的時候就很有名氣,二十歲就擔任了散騎黃門侍郎。曾有一次,他覲見皇上,被安排和毛皇后的弟弟毛曾並排就坐,夏侯玄感到恥辱,不高興的臉色很明顯地表現出來。明帝對此心懷怨恨,將他貶為羽林監。正始(240~249)初年,曹爽輔佐朝政。夏侯玄因為是曹爽姑姑的兒子所以又被起用。還多次升遷,官至散騎常侍、中護軍。太傅司馬懿用時事詢問他,夏侯玄說:“依據才能選舉官員,是國家的保障,所以對官員的選拔和考核權利應該歸於尚書檯,這是上級的職責,一個人的孝道仁義出現在市井中,是好是壞聽由鄰里議論,這是下層的考核。如果朝廷想要政治清明,謹慎選拔官員,那就應該區分好上級考核和下層評價的界限。為什麼呢?如果上層考核超過界限,就會擔心評價內容和實際情況脫離,導致出現鑽營取巧的風氣;如果下層的評價過度,就擔心朝廷官爵會被外人掌握,就會出現很多投機鑽營的門道。朝廷官爵和外人相通,是普通百姓們議論的話題;如果再出現鑽營取巧的門道,那就是禍亂的根源了。自從各地州郡用中正制考核官員才能以來,已經有好幾年的了,但是紛紛亂亂,從來沒有聽說有一個統一的標準,這難道不是因為上下層的考核紛亂錯雜,失去了各自的側重點造成的嗎?如果讓中正官只考核同輩的官員,要求同輩官員和他言行一致,這樣才可以擔任官職。為什麼呢?如果一個人在家中就彰顯出孝道,難道在職位上不會忠於職守嗎?如果一個人的仁德品行在家族中被稱道,難道在政務中不會施行嗎?如果一個人在鄉里間行事果斷有道義,難道不能擔當大任嗎?這三者,最終都取決於中正,被考核的人雖然沒有官職,但也能知道他們任官的情況。德行有高低之分,排位有上下之別,那他們所擔任的職位高低,自然就區分得清楚了。為什麼一定要讓中正官在下層干預選拔官員的職權,而真正掌握選派官員權力的人又對中正官有所倚仗,上下層之間相互干擾,由此生出紛亂呢?況且尚書檯到下層考核官員,評定他們的功勞或過失,而各個官職原本都有各自直屬的長官,這樣來回考察,沒有比這個更繁雜的了。而市井街巷的評論,只是他們的個人看法,卻最後導致主管者失去職務,眾人驚慌奔走,就算想要百姓安定,風俗淳樸,難道能做得到嗎?所以尚書檯遙遠,導致眾人斷絕了上進的意願。那些能到達的人,都在近處,誰不會掩飾自己來求得實現要求呢?如果所求的東西有門路可走,那在家中修養身心,就比不上在鄉里中自我顯達了。在鄉里中顯達的人就比不上到州郡裡去求取了。如若打開了門路,又擔心他們會掩飾自己原本的樣子,脫離了本真,那就算再三嚴格要求中正官,用律法刑罰監督他們,又有什麼用呢。還不如讓上下層各自管理自己的職務範疇,部門長官按照下屬的能力高低上報尚書閣,而尚書閣就按照各部長官的能力高低排出次序,在參考下層鄉黨對他們德行高低的評價次序,擬定這些官員的考核成績,不要出現不公平的現象。而中正官只需要考察官員的日常行為,分出高下,再評定官員所屬的等級,不要出現不合理的升職降級。最後由尚書閣進行彙總,像這樣簡明的工作,如果出現了差錯,那就由相關部門來負責。所以,根據長官能力高低的排序,中正官所做的分類和排序,按照相應的成績和職位來委派官職,如果這個人不能勝任,那責任就在尚書閣以外了。否則內外人員相互監督,事務對錯都有跡可循,相互之間對照檢查,還有誰能掩蓋自己的過失呢?這樣做人心才能安定,事情才會辦得妥帖,才可以風俗淳樸百姓安定,能更好地展現官員的才能。”他又認為:“從前設立官職,是為了方便教化天下萬民,管理天下財物,所以才設立長官,方便管理眾多官員。而長官的職權,應該有統一和專門的安排,統一安排就能使職權確定,上下級相安無事,專業化的安排就能讓官員各展所長,且事務不會煩亂。事務簡明,官員各展所長,上下級合作良好卻出現亂象,這是從來沒有過的。先王建立萬國,雖然其中的詳細情況未能深究,但劃定疆界,地方守衛邊境,那就不是相互束縛導致牽連羈絆的不良制度了。往前考察商周時期五等爵位的考核,只有官職大小,身份高低的區別,而沒有君王和官員、朝臣和百姓相互牽制的效果。所以官吏系統沒有明確標準,那官員的業務就無法精通,業務不精通,那還有什麼事是能順利完成的呢?事務不能順利完成,百姓怎麼能安定呢?百姓無法安定,那些邪惡之事和姦詐小人就會出現。先王們明白這一道理,所以才設立專門的官員,統一官吏的職責。但從秦朝開始,不遵循聖人教化,按照私心來處理事務,對待下屬心懷狡詐;擔心部門長官能力不足,又設立了監察部門來監督他們,擔心監察部門會枉費律法,又設立司察部門來糾察;導致官員之間相互牽制,監察部門之間又互相監督,人人懷有異心,上下級之間做的事不相同。漢代沿襲了秦朝的制度,沒有能糾正過來。魏氏王朝的興盛,事務太多無法顧及這方面,爵位分為五等的舊制,雖然一時無法恢復,但也樹立了禮儀標準來統一官制。而現在的長官,都是代替君主治理百姓,一方面以郡守為重,另一方面又設立刺史。如果一個郡所掌管的只在大的方面,那就和州里一樣了,也就不需要再以它為重了。所以應該裁減郡守這一官制,只設立刺史;刺史這一職務得以保留,那對下層的監察就能延續,郡縣中上萬的官吏,應該回歸田間務農,以節省一些不必要的開支,還能創造財富,增產糧食,這是一方面。有一些大縣的縣令,才能都能擔任太守之職,所以他們之間的爭論經常會有不同的意見,與自己意見相同就相安無事,堅持自己意見就會產生爭執。肉羹的調和能產生美妙滋味,就在於將不同的東西結合起來,所以上下級之間能共同進步,就在於能相互扶持。順應對方意見就能相安無事,就好像讓琴和瑟奏出同一種旋律,是不容易的,所以裁撤郡守的職位,那官員的事務就會減少,自然而然就會簡明瞭,這是第二個方面。還有,主管一郡的官吏,有職權監督下面各縣,就會出現利用職權照顧、包庇親戚或同鄉的舊友故交的情況,如果有誰不符合他們的意願,就濫用職權,以官府的名義前去整頓,百姓的生活艱難困苦,弊端就在這裡,如果將太守的職務合併起來,那禍亂的根源自然就沒有了,這是第三個方面。現在我們沿襲前代的衰敗局勢,人口減少,很少出現有才能的賢人,擔任官職的就更少了。郡和縣兩級的官員,往往情況也不一樣,郡一級是在上級享受縣一級的治理成果,但繁瑣的事務卻是有縣一級來完成,而每當提升機會,都是郡一級的官員捷足先登。這樣就導致那些和百姓親近的官吏,一直被留在下級。官吏是百姓的寄託,但這樣的情況卻會導致百姓變得愚陋淺薄,現在如果將兩級合併,多選拔忠良正直的賢才任職,清明的教化得以廣泛流傳,那天下萬民自然會獲得安寧,這是第四個方面。所以應該做出規定,有一萬戶人口的大縣,長官稱為郡守,五千戶以上的,長官稱為都尉,一千戶以下,還是像以前一樣稱為令或長。長吏以上的官吏,都要透過考評來委派,按照政績提升官職,那他所治理的人口也會隨之增長,這是促使賢才發揮才幹立功的有效辦法,如果這個制度確定下來,那官員就會依照能力排序,治理地方的成果也會明瞭,這是第五個方面。如果撤除了郡守的官職,縣一級的官員就可以直接和上層溝通,事務的傳達不會出現繁瑣的情況,官員的調任也不會滯留,夏商周三代的教化,雖然不一定能完全實現,但這種簡明的制度,大概也可以到達了。即使百姓得到便利,又節省了開支,成果就在這裡了。”他又認為:“文化和質樸的交替使用,就好像一年四季的流轉,君王順應天理來治理天下,一定要根據出現的弊端及時採取措施疏通。如果現實非常質樸,就需要用禮儀來裝飾;如果現實非常奢華,那就需要靠質樸來挽救。現在我朝延續先人百王的餘韻,秦漢兩朝的遺留,天下的風氣非常浮誇,應該對此加以大力改革,以改變天下百姓所推崇的風氣。現在等級觀念規定,地位在大將軍以上,在公和列侯以下的,都可以穿著或佩戴綾錦、羅綺、紈素、金銀飾鏤,而地位在這些以下的,各種服飾色彩紛雜,和普通百姓一樣。雖然上下等級的差別可以顯示出來,但朝中官員的服飾,已經能和君王相比了,玄色、黃色這樣的色彩,在下層也已經被使用了。如果想要市場上不出售華麗色彩的衣料,商人不販賣難得的珍貴貨物,技工不雕刻,這是做不到的。所以應該大力治理它的根本,以古時的制度來衡量,文化和樸實的標準,是折中採用,並以此作為禮法制度。各種車馬服飾,都應以質樸為主,禁止平民推崇奢侈華麗的風氣,讓那些有人在朝中為官或有地位的家族,不再出現綾羅綢緞的裝飾,沒有色彩紛雜的服飾和精細纖巧的物品,從上層往下,只應該有一些樸素的差別來顯示地位高低即可,不要有太過分的差別。假如有因為立功得到賞賜,或者君主特賜的恩賞,都應該上報給相關部門,然後才能使用。上層以行為來教化百姓,就像風吹草低一樣。樸素的教化從本朝興起,那那些推崇奢靡的想法自然也會在下層民眾中消失了。”

國學經典之《三國志》導讀第二十一講:魏書·夏侯尚/夏侯玄傳

宣王報書曰:“審官擇人,除重官,改服制,皆大善。禮鄉閭本行,朝廷考事,大指如所示。而中間一相承習,卒不能改。秦時無刺史,但有郡守長吏。漢家雖有刺史,奉六條而已,故刺史稱傳車,其吏言從事,居無常治,吏不成臣,其後轉更為官司耳。昔賈誼亦患服制,漢文雖身服弋綈,猶不能使上下如意。恐此三事,當待賢能然後了耳。”玄又書曰:“漢文雖身衣弋綈,而不革正法度,內外有僣擬之服,寵臣受無限之賜,由是觀之,似指立在身之名,非篤齊治制之意也。今公侯命世作宰,追蹤上古,將隆至治,抑末正本,若制定於上,則化行於眾矣。夫當宜改之時,留殷勤之心,令發之日,下之應也猶響尋聲耳,猶垂謙謙,曰‘待賢能’,此伊周不正殷姬之典也。竊未喻焉。”頃之,為徵西將軍,假節都督雍、涼州諸軍事。與曹爽共興駱谷之役,時人譏之。爽誅,徵玄為大鴻臚,數年徙太常。玄以爽抑絀,內不得意。中書令李豐雖宿為大將軍司馬景王所親待,然私心在玄,遂結皇后父光祿大夫張緝,謀欲以玄輔政。豐既內握權柄,子尚公主,又與緝俱馮翊人,故緝信之。豐陰令弟兗州刺史翼求入朝,欲使將兵入,併力起。會翼求朝,不聽。嘉平六年二月,當拜貴人,豐等欲因御臨軒,諸門有陛兵,誅大將軍,以玄代之,以緝為驃騎將軍。豐密語黃門監蘇鑠、永寧署令樂敦、冗從僕射劉賢等曰:“卿諸人居內,多有不法,大將軍嚴毅,累以為言,張當可以為誡。”鑠等皆許以從命。大將軍微聞其謀,請豐相見,豐不知而往,即殺之。事下有司,收玄、緝、鑠、敦、賢等送廷尉。廷尉鍾毓奏:“豐等謀迫脅至尊,擅誅冢宰,大逆無道,請論如法。”於是會公卿朝臣廷尉議,鹹以為“豐等各受殊寵,典綜機密,緝承外戚椒房之尊,玄備世臣,並居列位,而包藏禍心,構圖凶逆,交關閹豎,授以奸計,畏憚天威,不敢顯謀,乃欲要君脅上,肆其詐虐,謀誅良輔,擅相建立,將以傾覆京室,顛危社稷。毓所正皆如科律,報毓施行”。詔書:“齊長公主,先帝遺愛,原其三子死命。”於是豐、玄、緝、敦、賢等皆夷三族,其餘親屬徙樂浪郡。玄德量弘濟,臨斬東巿,顏色不變,舉動自若。時年四十六。正元中,紹功臣世,封尚從孫本為昌陵亭侯,邑三百戶,以奉尚侯。初,中領軍高陽許允與豐、玄親善。先是有詐作此一詔書,以玄為大將軍,允為太尉,共錄尚書事。有何人天未明乘馬以詔版付允門吏,曰“有詔”,因便馳走。允即投書燒之,不以開呈司馬景王。后豐等事覺,徙允為鎮北將軍,假節督河北諸軍事。未發,以放散官物,收付廷尉,徙樂浪,道死。清河王經亦與允俱稱冀州名士。甘露中為尚書,坐高貴鄉公事誅。始經為郡守,經母謂經曰:“汝田家子,今仕至二千石,物太過不祥,可以止矣”經不能從,歷二州刺史,司隸校尉,終以致敗。允友人同郡崔贊,亦嘗以處世太盛戒允雲。

國學經典之《三國志》導讀第二十一講:魏書·夏侯尚/夏侯玄傳

司馬懿回覆他的書信說:“考核官員,選拔人才,撤除重複的職位,改換服飾制度,都說得非常好。用禮法制度來規範鄉里百姓的行為,朝廷按考察成績任職,大概也應該如你所言。但原來的制度跟之前的是一脈相承的,一時間沒辦法全部改掉。秦朝時沒有設立刺史,但有郡守和縣吏。到漢朝時雖然設立了刺史,但也只是奉持六卿的條敕,所以那時的刺史又稱為‘傳車’,他們的職責也只是為上下級傳達事情,也沒有固定的辦公場所,他們的職務也不能稱為是正式的朝臣,後來才轉變為府衙的長官。從前賈誼也為服飾制度憂慮,後來漢文帝即使親自穿上布料粗糙的衣物,但還是不能使上下都滿意。所以你所說的這三件事,恐怕要等到賢能的人出現才能解決了。”夏侯玄又回信說:“漢文帝雖然穿的衣物布料粗糙,但沒有能改革制度,使朝廷上下的官員出現模仿或僭越的服飾,宦官得到的賞賜不受禮儀制度的限制,從這些來看,好像他的目標是為了給自己樹立好名聲,而不是堅定地想要整改制度。現在您掌管朝中大事,追趕古代賢人,即將要實現廣大的安定局面,所以應該治理不好的內容,提倡原本的禮制,如果在上位的人決定實施,那在下位的百姓自然會受到教化。在應該改革的時機,心懷忠誠,那麼等到釋出政令的時候,下層百姓也會像迴音追隨聲響一樣響應,但現在您還謙虛地說‘要等待賢能的人’,這就像伊尹、周公沒有改正商、周的制度一樣。我自認為沒有說明什麼道理。”不久之後,夏侯玄被任命為徵西將軍,持符節督領雍州、涼州的各項軍事事務。他和曹爽一起發動了駱谷之戰,當時的人都嘲諷他。等到曹爽被誅殺,朝廷就徵召夏侯玄為大鴻臚,幾年之後升任太常。夏侯玄因為曹爽的原因被連累,心裡很不舒服。中書令李豐一直被大將軍司馬師看重,但心裡卻是偏向夏侯玄的,所以他結交了皇后的父親光祿大夫張緝,密謀要計劃讓夏侯玄輔佐朝政。李豐在宮中手握權力,他的兒子又娶了公主為妻,和張緝又是馮翊同鄉,所以張緝相信了他。張峰暗中讓他的弟弟兗州刺史李翼請求入朝拜見,打算讓他趁機率兵前來,然後合力起事。但李翼請求入朝拜見的時候卻沒有得到允准。嘉平六年(254)二月,應該是朝拜貴人的時候,李豐等人打算趁著君王御駕親臨的時候、各門都有守衛,誅殺大將軍司馬師,讓夏侯玄代替他,並讓張緝擔任驃騎將軍。李豐秘密地跟黃門監蘇鑠、永寧署令樂敦、冗從僕射劉賢等人說:“眾位在內宮,有很多不法之事,大將軍司馬師這個人嚴厲剛毅,並多次說你們都應該以張當為誡。”蘇鑠等人都答應聽從他的命令。大將軍司馬師暗中得知了他們的謀劃,將李豐請來相見,李豐毫不知情地去了,立刻被殺了。然後將這件事交給主管律法的部門,將夏侯玄、張緝、蘇鑠、樂敦、劉賢等人都收押交到廷尉審理。廷尉鍾毓上奏說:“李豐等人密謀挾持天子,打算擅自誅殺丞相,犯上作亂,希望能依法懲處。”於是天子將朝中文武百官都召集來商議,大家都認為“李豐等人都各自深受恩寵,掌管機要之事,張緝因皇后外戚的身份得到高位夏侯玄是幾代的重臣,他們都身居高位,卻心懷叵測,密謀反叛,勾結宦官,將奸計告知他們,因為忌憚君威,不敢將計劃明目張膽地公開,就想要脅迫君王,藉以施行他們險惡的計劃,誅殺忠良的宰相,擅自互相委任官職,將要顛覆朝綱律法,危害天下社稷。鍾毓所判定的懲處都符合律法,可以讓他實施。”於是皇帝下詔說:“齊長公主,是先帝留下的骨肉,就赦免她三個兒子的死罪吧。”於是李非、夏侯玄、張緝、樂敦、劉賢等人都被誅滅三族,族中其他親屬都被流放到樂浪郡。夏侯玄品格氣量都很寬廣,就算在東市即將被處斬的時候,依然面不改色,言行舉止都很平靜。去世的時候,他四十六歲。正元年間(254~256),皇帝下詔要追封功臣的後人,封夏侯尚的從孫夏侯本為昌陵亭侯,食邑三百戶,作為夏侯尚的後人延續。當初,中領軍高陽人許允和李豐、夏侯玄關係密切。在李豐密謀造反之前,夏侯玄曾收到一份偽造的一尺一寸長的詔書,任命他為大將軍,許允為太尉,共同主持朝政。是由一個身份不明的人在天還沒亮的時候騎馬前來將詔書交給許允家看門的人,只說了“有詔書到”,就立刻騎馬快速離開了。許允立即將這份詔書燒掉了,沒有開啟上報給司馬師。後來李豐等人的計劃敗露,將許允調任為鎮北將軍,持符節督領河北地區的軍事事務。但任命詔書還沒有公佈,就將他以發放官家物品被收押交付廷尉,最後被判流放到樂浪郡,在路上就死了。清河的王經和許允一樣被稱為冀州的名士。甘露年間(256~260)擔任尚書,因為被高貴鄉公曹髦牽連而死。剛開始,王經擔任郡守的時候,他的母親對他說:“你本來出身農家,現在已經做到俸祿兩千石的官,事情太過了會不吉祥,到這個位置就可以了。”但王經沒有聽從,擔任過兩個州的刺史和司隸校尉,最終招來禍患。許允的朋友,同郡人崔贊,也曾經告誡許允,為人處世不應太招搖。

國學經典之《三國志》導讀第二十一講:魏書·夏侯尚/夏侯玄傳

評曰:夏侯、曹氏,世為婚姻,故惇、淵、仁、洪、休、尚、真等並以親舊肺腑,貴重於時,左右勳業,鹹有效勞。爽德薄位尊,沈溺盈溢,此固大易所著,道家所忌也。玄以規格局度,世稱其名,然與曹爽中外繾綣;榮位如斯,曾未聞匡弼其非,援致良才。舉茲以論,焉能免之乎!

評曰:夏侯氏和曹氏世代都是姻親關係,因此夏侯惇、夏侯淵、曹仁、曹洪、曹休、夏侯尚、曹真等人都因為親舊關係,親近之人而顯赫一時,追隨君王左右,奠定基業,都有貢獻。曹爽德行淺薄卻身居高位,又過分沉溺於聲色享樂,這些的危害是在《大易》上已經說明的,是有德行的人所避忌的。夏侯玄因為自己的品格氣量被世人稱讚,但卻和曹爽內外聯結,地位如此尊貴,卻沒聽說他幫助改正曹爽的錯誤,為他推薦賢人。從這裡來看,他們的結局怎麼能避免呢?

國學經典之《三國志》導讀第二十一講:魏書·夏侯尚/夏侯玄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