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光大師告誡: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善心自有福報

#我要上頭條#讀傳而敬師,敬師而敬佛。法佈施得智慧,財佈施得財富,無畏佈施得健康

請幫忙轉發本書,功德無量!

南無阿彌陀佛!

印光大師告誡: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善心自有福報

上一節說到居士趙茂林的孩子又吐又洩,印光大師讓其把孩子抱過去。

趙茂林趕忙將兒子抱過去送到視窗。只見印光大師伸出手掌在孩子頭頂上撫摩,又轉身從一個瓶裡倒出大半碗冷水,和藹地說:“孩子,喝吧,喝下去就好了!”

趙茂林見了暗暗焦急:肚子疼還下瀉,十有八九是急性腸炎,鬧不好還是霍亂,怎麼能喝冷水呢?然而又不敢說出來,只得低聲吩咐孩子少喝一點,以免印光大師不悅。哪曉得孩子抓過碗來一飲而盡,心裡暗暗叫苦。

他萬萬沒想到,半碗冷水喝下去,孩子卻奮力掙開他的懷抱,歡蹦亂跳地說:“爸爸,我的肚子不疼了,好啦!”說罷,便在佛堂裡翻了一個跟斗。

“奇蹟!真是奇蹟!”趙茂林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慌忙重新給大師頂禮致謝。“師父道行高深,弟子大開眼界!”

印光大師微微而笑,明道法師忙解釋說:“這是師父的大悲水,靈驗無比,不知救治了多少危難病症,贏得善男信女頂禮膜拜。”

趙茂林不知印光大師的那碗水,是用幾種草藥熬製出來的藥水,具有消炎止疼的功效,所以孩子喝了之後,當即就好了許多,孩子的天性頑皮,只要稍微好一點,就會活潑起來的。

是夜,大師收到虔誠居士潘對鳧的來信,心裡格外興奮,不顧燈火昏暗眼力不好,連夜回信給予讚許。

原來,這個潘對鳧是個擁有良田千頃的大財主,父母輩就好善樂施,人稱“潘善人”。大師曾親自聽到受過賙濟的佃戶讚揚,便欣然收下潘對鳧為皈依弟子,曾贈送四句偈語:“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今世種下菩提樹,來世自然得福祉。”這個潘對鳧深信不疑,一如既往憐貧惜苦,對外地前來求助的陌生人也慷慨解囊。

前不久,一件事情讓他心靈產生了強烈的震撼:本地一個地痞覬覦他家財萬貫,暗地裡去勾結土匪前去吊羊綁票,沒想到那匪首破口大罵:“瞎了你的狗眼!老子打家劫舍不假,可打劫的都是為富不仁的土豪,從來不傷害好人,怎能對潘善人綁票?”

印光大師告誡: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善心自有福報

那地痞悻悻而去,又找到一群潰兵,慫恿他們去潘家勒索。誰知潰兵頭目也臭罵了他一頓:“我們不能保境安民,怎能幹出勒索善人的強盜勾當?”

這事漸漸傳出來,知道的人都說潘善人好善樂施,連土匪和潰兵都相約不肯驚擾。潘對鳧更是感動不已,寫信將情況報告了大師,請求大師開示往生淨土法門。

“世人大多難以相信因果,這就是活生生的因果奇蹟哪!”

印光大師很是激動,不由自主想到了那個前生是雲南和尚的前清翰林吳引之,最終被紅塵繁華矇蔽了前世慧根,這與潘對鳧是何等鮮明的對比!於是,他鋪開稿紙寫道:

“接閣下手書,不勝感嘆!閣下厚德及人之深,以致潰兵土匪亦相戒勿擾。此非真能有可以動人者,何能得也?食為民天,能惠民者,天必祐之,閣下有厚德,故此天有奇報!彼剝削百姓膏脂以求子孫富貴者,悉皆滅門絕戶,而其神識當永墮惡道無有出期,可哀也!是以欲救世人,非極力倡因果報應,否則斷斷不能收實效。”

回信之後,大師還意猶未盡,將這件事收錄入正在編輯的《當代因果報應》裡。

《當代因果報應》還在編輯中,一個皈依的上海弟子再三懇求,說有個親戚也是居士想親近,請大師到家裡吃齋飯。盛情難卻,大師只得勉強前往。齋席上,那弟子五十多歲的親戚出來稽首施禮,自稱是學佛多年的老居士,請大師開示。言談之間,大師察覺這女居士學問很好,便說:“年紀大了,當趕快唸佛求生西方!”

沒想到那女居士語出驚人,昂然說:“我不求生西方,我要生婆娑世界!”

印光大師佛學淵博,自然知道所謂“婆娑世界”乃是佛家三惡五趣的雜匯之所,說穿了就是留戀塵世享受的追求,心裡先有八分不喜歡。他是個直率的人,也不顧忌第一次見面的世俗客套,直截了當地說:“恕老衲口無遮攔,何以那清淨世界不肯往生,偏偏願生在這個濁惡的世界?”

印光大師告誡: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善心自有福報

那女居士剛才脫口而出,這才意識到自己的志向的確不夠高尚,頓時羞紅了老臉,慌忙改口說:“大師莫要見怪,我剛才是開玩笑的。實話說,我要即身成佛!”

她滿以為,大師聽了這話必定滿口誇獎,沒想到大師只不過略微一愣,卻平淡地說:“即身成佛的道理是有的。可惜現在沒有那樣的人,也並非你我可以做得到的事情。”

那女居士隨即央求說:“大師是舉世公認的活佛,請大師成全!”(預知印光大師如何解答女居士的問題,請看下一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