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會列寧愛護動物的思想感情,教學設計《灰雀》教案,說課過程

分析課文前,先閱讀下面的課文

三年級上冊《灰雀》課文原文

有一年冬天,列寧在郊外養病。他每天到公園散步。公園裡有一棵高大的白樺樹,樹上有三隻灰雀:兩隻胸脯是粉紅的,一隻胸脯是深紅的。它們在樹枝間來回跳動,婉轉地歌唱,非常惹人喜愛。列寧每次走到白樺樹下,都要停下來,仰望這三隻歡快的灰雀,還經常給它們帶來麵包渣和穀粒。

一天,列寧又來到公園,走到白樺樹下,發現那隻胸脯深紅的灰雀不見了。他在周圍的樹林中找遍了,也沒有找到。

這時,列寧看見一個小男孩,就問:“孩子,你看見過一隻深紅色胸脯的灰雀嗎?”

男孩說:“沒……我沒看見。”

列寧說:“一定是飛走了或者是凍死了。天氣嚴寒,它怕冷。”

那個男孩本來想告訴列寧灰雀沒有死,但又不敢講。

列寧自言自語地說:“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飛不回來了。”

男孩看看列寧,說:“會飛回來的,一定會飛回來的。它還活著。”

列寧問:“會飛回來?”

“一定會飛回來!”男孩肯定地說。

第二天,列寧來到白樺樹下,果然又看到那隻灰雀歡蹦亂跳地在枝頭歌唱。那個男孩站在白樺樹旁,低著頭。

列寧看看男孩,又看看灰雀,微笑著說:“你好!灰雀,昨天你到哪兒去了?”

當然,灰雀沒有告訴列寧昨天它去哪兒了。列寧也沒再問那個男孩,因為他已經知道男孩是誠實的。

體會列寧愛護動物的思想感情,教學設計《灰雀》教案,說課過程

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

1、會認讀6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理解課文的中心思想。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過程與方法目標:

多方式朗讀,合作探究,讀懂課文的內容,體會列寧愛鳥的思想感情,感悟列寧沒有揭穿小男孩,而是透過愛鳥的情感,啟發孩子放鳥歸園的故事。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1、體會列寧用愛鳥的情感、啟發孩子放鳥歸園的故事,激發學生愛護小動物的思想感情。

2、體會小男孩誠實的優秀品質,教育學生要當個知錯就改、誠實的孩子。

教學過程:

複習生字匯入:

學生齊讀生字,開火車讀,再組詞。

教師:同學們,昨天我們已經學習了第一自然段,知道了列寧很愛灰雀,今天我們繼續學習2~13自然段,進一步理解課文內容,你們先默讀一下課文。邊讀邊思考列寧怎樣喜愛小麻雀?以及在他愛鳥的影響下,小男孩怎樣自覺糾正錯誤?體會小男孩是個知錯就改、誠實的好孩子。

深入瞭解課文

體會列寧愛護動物的思想感情,教學設計《灰雀》教案,說課過程

教師:這三隻小灰雀可愛嗎?

學生:可愛。

教師:這自然界的小動物的確招人喜愛!可是有一天列寧發現有一隻小灰雀不見了。你們說列寧會不會很著急?

學生:會。

教師:你們在哪句話看出列寧很著急?邀請學生作答。

學生1:從“他在周圍的樹木中找遍了,也沒有找到。”這句看出列寧很著急。

教師:很棒!還有嗎?我再請一位同學回答。

學生2:從“孩子,你看見過一隻深紅色胸脯的灰雀嗎?”

教師:沒錯,這句可以看出列寧很著急。因為要是列寧不喜歡,就不會去打聽灰雀的下落。

教師:非常好,還有嗎?我再請一位同學回答。

學生3:從“那一定是飛走了或者是凍死了,天氣嚴寒,它怕冷。”

教師,完全正確,這句看出列寧愛灰雀。要是他不喜歡,他就不會那麼擔心了。

體會列寧愛護動物的思想感情,教學設計《灰雀》教案,說課過程

教師:最後灰雀回來了嗎?為什麼?

學生:回來了。因為小男孩感受到了列寧很喜歡灰雀,就把灰雀放了。

教師:同學們,你們知道小男孩從哪知道列寧喜歡灰雀?在文中把句子找出來,畫上橫線。

教師引導:

1、“那一定是飛走了或者是凍死了,天氣嚴寒,它怕冷。”

2、

列寧自言自語地說:“多好的灰雀啊,可惜再也不會飛回來了。”

教師:列寧為什麼自言自語?

教師引導學生:因為列寧已經知道男孩捉了鳥,可是不想拆穿男孩,而是引導男孩,我也很喜歡鳥,可是我看不到它了,我很想它,替它惋惜。“多好的”和“可惜”這個詞直接寫出了列寧對灰雀的喜歡。

教師:“那個男孩本想告訴列寧灰雀沒有死,但又不敢講”,為什麼?

學生:因為要是沒看見,不可能知道灰雀沒有死。 這句話說他不敢講,正好說明他一開始就沒說實話,他怕現在說出來列寧批評他。

教師:可是男孩為什麼又說:“會飛回來的,一定會飛回來的。它還活著。”

學生:因為他不想列寧擔心灰雀。

教師:沒錯,也從側面反映孩子知錯能改。

教師:灰雀是飛回來了沒有?

學生:飛回來了,課文說“第二天,列寧來到白樺林下,果然又看到那隻灰雀歡蹦亂跳地在枝頭歌唱。”

教師:那個男孩為什麼會低著頭?

學生:男孩覺得自己錯了,怕列寧批評他。

教師:同學們,大自然給了我們很多驚喜和快樂,我們要和大自然和諧相處,愛護小動物,做個誠實善良的好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