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年前納粹德國差點提前終結,刺殺希特勒失敗,只因計劃太糟糕

在德意志第三帝國短短12年的歷史中,1944年7月20日是最接近於從內部摧毀納粹政權的日子,當一枚1公斤重的塑性炸藥在精巧的英制酸性引信驅動下發生爆炸時,阿道夫·希特勒就在距離爆炸點不到2米的地方,理論上他必死無疑,但難以解釋的幸運推遲了這位獨裁者的死期。

78年前納粹德國差點提前終結,刺殺希特勒失敗,只因計劃太糟糕

■影片《刺殺希特勒》中密謀分子在演示定時炸彈的安裝方法。

奇蹟與失算

會議地點由密不透風的水泥地堡臨時轉移到通風良好的木製營房,那張用整塊厚木板作為桌腳的大會議桌,以及海因茨·勃蘭特上校無意間挪動了克勞斯·馮·施陶芬堡上校留下的裝有炸彈的公文包,所有這些偶然因素促成了整個反希特勒密謀計劃中最致命的變數:希特勒還活著!他的傷勢之輕令人驚訝,以至於刺殺當天下午還能陪同來訪的義大利前領袖墨索里尼參觀爆炸現場,繪聲繪色地講述自己死裡逃生的經歷,並堅信這是軸心國事業轉危為安的拐點!

78年前納粹德國差點提前終結,刺殺希特勒失敗,只因計劃太糟糕

■刺殺事件的當天下午,希特勒陪同墨索里尼參觀爆炸現場。

希特勒倖免於難是密謀者們無法控制的因素,但如果他們能夠果斷行動,至少這次第三帝國時期最大規模的反抗行動不至於僅在11個小時後就草草收場,特別是在施陶芬堡從“狼穴”返回柏林的三個小時裡,柏林的同謀者們居然毫無舉措,痛失良機,而在施陶芬堡的推動下正式實施“女武神”計劃時又紕漏百出,再無扭轉之機會。回顧整個密謀過程,我們可以發現,這次第三帝國曆史上最嚴重的軍事政變完全是一個組織鬆散、缺乏核心的糟糕計劃。

78年前納粹德國差點提前終結,刺殺希特勒失敗,只因計劃太糟糕

■影片《刺殺希特勒》中密謀成員匯聚政變總部,準備起事。

密謀集團的目的很明確,推翻希特勒領導的納粹政權,組建新政府,與西方談判媾和,體面地結束戰爭。然而,在以何種方式達成目的的問題上,密謀集團內部存在明顯分歧,相當一部分成員不贊成以暗殺方式將希特勒肉體毀滅,而希望將其送上法庭進行審判,甚至最後親自實施刺殺行動的施陶芬堡起初也反對暗殺行為,直到1944年夏季盟軍登陸法國,戰局急劇惡化後,暗殺及政變才成為首選。然而,直到密謀的最後一刻,整個密謀集團都沒有形成一個強有力的領導核心來實施行動。

密謀者群像

按理說,那些準備在推翻納粹政權後領導德國的首腦人物應該擔負起政變的領導職責,他們都是哪些人呢?根據由密謀集團中心人物,前萊比錫市市長,卡爾·戈德勒草擬的內閣名單,前總參謀長路德維希·貝克大將擔任臨時元首,戈德勒出任政府總理,陸軍總司令部辦公室主任弗里德里希·奧爾布里希特步兵上將擔任戰爭部長,後備軍司令部參謀長馮·施陶芬堡上校將擔任戰爭部國務秘書,武裝部隊總司令由埃爾溫·馮·維茨勒本陸軍元帥擔任,陸軍總司令由埃裡希·赫普納大將擔任。這些人也是在柏林的密謀集團的核心人物,但他們當中除了施陶芬堡,幾乎沒有一個人承擔起切實的領導責任。

78年前納粹德國差點提前終結,刺殺希特勒失敗,只因計劃太糟糕

■影片《刺殺希特勒》中參與密謀的主要人物群像。

在這份名單上,貝克大將無疑是資歷最深的,也是戰前舊軍官團中反納粹力量的領軍人物,但是這個老派軍人缺乏政治頭腦,更無謀權手腕,行事優柔寡斷,在戰前就在與希特勒的權力鬥爭中落敗,雖然被密謀者們視為領袖人物,實際上缺乏決斷力和執行力。儘管貝克明確聲稱政變是一次軍事行動,但在7月20日卻身穿便服抵達班德勒大街的密謀總部,藉以淡化行動的軍事色彩,從政變失敗後他兩次自殺都未成功就能看出其內心的虛弱,顯然貝克徒有虛名,難堪大任。

78年前納粹德國差點提前終結,刺殺希特勒失敗,只因計劃太糟糕

■前陸軍總參謀長路德維希·貝克(左),右圖是1937年貝克與陸軍總司令為維爾納·弗裡奇在演習中交談,兩人都在戰前被希特勒搞下臺。

戈德勒是一位資深的律師和經驗老道的行政官員,但他並不具備軍人那種殺伐決斷的氣質。雖然他早在戰前就已經加入反納粹的秘密運動,但他對希特勒本人及納粹權力架構的本質缺乏清醒的認識,以至於在1944年5月還試圖透過與希特勒面談的方式勸後者和平移交權力,他的同謀者們花費了不少力氣才勸他放棄了這個不切實際的想法,由此可見戈德勒在政治上過於理想了,在你死我活的政治鬥爭中必然是輸家,而在政變三天前,戈德勒就因為懼怕蓋世太保的追捕而潛逃了!

78年前納粹德國差點提前終結,刺殺希特勒失敗,只因計劃太糟糕

■卡爾·戈德勒是一位溫文爾雅的紳士,但顯然不是陰謀家。

維茨勒本和赫普納與貝克一樣,早在戰前就秘密從事反對希特勒的活動,參與策劃了多次軍事政變計劃,都因為時機問題而流產。

在戰爭初期,維茨勒本和赫普納都在軍中擔任要職,維茨勒本官至西線總司令,晉升陸軍元帥,但因為對“巴巴羅薩”行動持有不同意見而被解除職務並退出現役。赫普納是戰爭初期德軍裝甲部隊的主要將領之一,曾任第4裝甲集團軍司令,但在1942年1月因為莫斯科戰役的失利而被解職。

維茨勒本和赫普納在政變發生時早已遠離軍職,密謀者們希望能夠藉助他們的往昔聲望控制軍隊,然而實際上他們兩人都沒有發揮實際作用。在7月20日,赫普納將軍裝裝在皮包裡抵達班德勒大街的陸軍總部,在未能確定希特勒死訊的情況下他同意推遲行動。至於維茨勒本當天居然還在柏林郊外的措森訪友!

直到晚上8時他才身穿全套制服出現在班德勒大街,準備接受全軍總司令的職務,當他發現政變已經失敗後只是發了一通脾氣,並在45分鐘後就迅速離開,返回措森,在政變中成為一個曇花一現的渺小配角。

78年前納粹德國差點提前終結,刺殺希特勒失敗,只因計劃太糟糕

■維茨勒本元帥(左)和赫普納大將(右)。

在上述所有人中,僅有奧爾布里希特將軍和馮·施陶芬堡上校仍在現役行列和實權崗位,也是最有可能擔負起領導責任的人選,尤其是後者是柏林密謀集團中最具主動精神且意志最為堅定的人物,這一點從他以殘廢之軀卻勇於擔負刺殺重任就可見一斑。

然而,也正是這一使命讓他在政變最關鍵的時刻遠離指揮中心,無法對局勢發展及時實施干預。奧爾布里希特將軍無疑是柏林政變的關鍵人物,也正是他以後備軍總司令弗洛姆的名義下達了實施“女武神”計劃的命令,遺憾的是這一行動發生在施陶芬堡從“狼穴”返回後,而在此之前他同樣選擇消極等待,坐失良機,可見謹慎有餘而魄力不足。

78年前納粹德國差點提前終結,刺殺希特勒失敗,只因計劃太糟糕

■奧爾布里希特上將(左)和施陶芬堡上校(右)。

馮·施陶芬堡毫無疑問是政變的實際領導者,然而難以分身的他很晚才發揮作用,將政變的戰車勉強發動起來,但是很多政變支持者的猶疑不決,有欠周密的行動部署,缺乏效率的通訊系統,給忠於納粹的勢力提供了足夠的反應時間,政變失敗的結局無可避免。

此外,施陶芬堡作為領導者還有一個先天缺陷,他是所有密謀核心人物中資歷最淺、軍銜最低的,而那些準備參與政變的部隊指揮官中很多地位都要高於施陶芬堡。顯而易見,由一名上校從班德勒大街發出的命令多多少少都是令人懷疑,缺乏權威的。

78年前納粹德國差點提前終結,刺殺希特勒失敗,只因計劃太糟糕

■影片《刺殺希特勒》中,施陶芬堡在政變總部與幕僚們指揮行動。

以權力職位而言,最適合擔負政變領導者的人其實是奧爾布里希特和施陶芬堡的頂頭上司,後備軍總司令弗里德里希·弗洛姆大將,他直屬於希特勒,掌管著德國境內的所有部隊,有權動用後方的任何資源,其角色有點類似康熙晚年九子奪嫡中九門提督隆科多的角色,如果他加入密謀集團,則政變的成功機率將成倍增加。

然而,弗洛姆卻是典型的騎牆人物,他對於屬下的密謀行動十分清楚,但既不干預,也不加入,靜觀其變,在聽聞希特勒未死後立即見風使舵,反戈一擊,但他殺人滅口之舉最終也未能使他逃過死刑。

78年前納粹德國差點提前終結,刺殺希特勒失敗,只因計劃太糟糕

■影片《刺殺希特勒》中弗洛姆為希特勒引薦施陶芬堡。

除了在柏林的密謀核心人物外,還柏林以外還有兩位參與政變的部隊指揮官更具領導能力。一位是在東線中央集團軍群第2集團軍擔任參謀長的海寧·馮·特雷斯科夫少將,他才是7·20事件的真正幕後策劃者,也是1942年後軍中密謀集團的組織者,包括奧爾布里希特和施陶芬堡等人都是在他的招攬下參與密謀,同時他還親自策劃了多次刺殺希特勒的行動,只是未能成功。

更重要的是,政變所依賴的“女武神”計劃的細節幾乎都是特雷斯科夫擬定的,然而遠在東線的他不可能擅離職守,回到柏林領導政變。另一位是駐巴黎的軍事總督海因裡希·馮·施圖普納格爾上將,在接到“女武神”指令後就迅速指揮部下逮捕了巴黎的所有黨衛隊和警察首腦人物,掌控了局面,如果柏林的密謀者有同樣的行動效率,或者局勢發展將有所改觀。

78年前納粹德國差點提前終結,刺殺希特勒失敗,只因計劃太糟糕

■特雷斯科夫少將(左)和施圖普納格爾上將(右)。

無人取代希特勒

其實,無論何人來領導7·20事件中的政變行動,他都存在一個難以彌補的巨大劣勢,就是不具備與希特勒相匹敵的威望,很難喚起德國廣大底層民眾的共鳴和支援。

即使在1944年德國已經陷入兩線作戰的困境,國內形勢日趨艱難,但在黨衛隊的恐怖監控和納粹宣傳機器的長久蠱惑下,希特勒在德國社會的聲望幾乎沒有發生根本性的動搖,德國大多數民眾對於種族滅絕一無所知,他們可能對納粹各級官僚的貪汙腐敗深惡痛絕,也可能對戈培爾的陳詞濫調嗤之以鼻,但對希特勒本人仍保持著魔般的信賴和崇拜,在影片《刺殺希特勒》中,陸軍通訊中心的女接線員在得知希特勒死訊後淚水盈眶的鏡頭就充分表現了這一點。

密謀集團其實也很清楚政變行動缺乏民眾基礎,因此他們把全部賭注都壓在施陶芬堡的炸彈能夠消除這個最大的不利因素,可惜失算了,在希特勒從爆炸廢墟中活著走出來的那一刻,政變就已經失敗了。

78年前納粹德國差點提前終結,刺殺希特勒失敗,只因計劃太糟糕

■德國柏林班德勒大街陸軍總司令部舊址的庭院,施陶芬堡等人在此被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