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的建築為什麼都和九有關?古人為什麼喜歡九這個數字?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LD講故事

中國歷史源遠流長,擁有非常多著名的古建築。教科書上寫的,北京的故宮、天壇,濟南的趵突泉,杭州西湖,敦煌莫高窟,四川九寨溝等等。

作為一名中國人,一輩子都不見得有機會能把中國的名勝古蹟走完。

當然,去這些名勝遊玩的時候,如果單純只是走馬觀花,那就太單調了。如果能懂一點歷史文化,便參觀的時候,邊領略古人的內涵和雕琢,那絕對是一件幸事。

北京的故宮,絕對是網紅的名勝。近年來,故宮以一種全新的形象出現在網際網路之上,讓網友看到故宮可愛的一面。

不過,很多人對故宮其實並不瞭解,故宮有一個奇特的現象,就是很多東西跟數字“9”有關,你知道嗎?

故宮的建築為什麼都和九有關?古人為什麼喜歡九這個數字?

禮制的要求

故宮的房間,據說有九千九百九十九間;

三個大殿,高度都是九尺九;

天安門城樓面闊九間;

宮殿和城門上的門釘,橫九排,豎九排;

宮殿內的臺階九級,或者是九的倍數;

總之,故宮的一切,都離不開九這個數字。這究竟是為什麼呢?

表面上看,或許是古人對的崇拜,其實反映的是中國古代的禮制。古代儒家思想就特別講究禮制,《論語》裡面說,禮是一種社會秩序,用來分辨社會等級的高低貴賤,也用來區分關係的親疏遠近。

社會上有身份高貴和身份低的人,禮這套制度,就規定了不同身份地位的人,該按照什麼樣的規則來生活。

故宮的建築為什麼都和九有關?古人為什麼喜歡九這個數字?

禮制的規定,體現在生活的各個方面。比如供奉祖先的家廟,按照《禮記》的規定:天子七廟;諸侯五廟;大夫三廟;士一廟;庶人祭於寢。從皇帝到士,地位不同,家廟的數量也不同。至於普通的老百姓,不允許有家廟,自己在家供奉就可以了。

祭祀也一樣,《公羊傳》註解:禮祭,天子九鼎,諸侯七,卿大夫五,士元三。也是根據地位高低,逐漸遞減。

辦喪事,《禮記》記載:天子七日而殯,七月而葬;諸侯五日而殯,五月而葬;大夫至庶人三日而殯,三月而葬。身份高貴的人,埋葬還更費時間。

《周禮》中記載,朝拜天子時,各個官員爵位不同,行的禮數也不同。比如穿的衣服,舉的旗幟,乘坐的馬車都不一樣,而且朝見的位置是賓主之間相距要九十步。

這套完整的禮制,把各個低等級的衣食住行,佈置得非常清楚,所有人必須活在這套制度,遵守這些規定。

故宮的建築為什麼都和九有關?古人為什麼喜歡九這個數字?

故宮與九

故宮是明清兩代的皇家建築,在明朝和清朝,各個等級的房子該修建成什麼樣,都有嚴格詳細的規定。

《明史》記載:公侯前廳七間兩廈九架;一品二品廳堂五間九架。清朝的《大清會典事例》,也把各個等級的房子尺寸、數量說的很清楚。故宮這些和九有關係的建築,也就是按照這種規定來的。

比如故宮門上的門釘,按照規定,皇宮用縱9乘橫9,總共是81顆金釘。親王府是9乘7共63顆門釘;貝勒府是7乘7共49顆釘;一般的官府是不允許有門釘的。

故宮的建築為什麼都和九有關?古人為什麼喜歡九這個數字?

這一套數字,形成了嚴格的等級制度,突出了皇帝的權威。

那為什麼要選擇九呢?不可以是七或者八嗎?

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古人就對“九”這個數字非常看重。

天地之數,始於一,終於九。

一到十這個十個數字,九是最大的陽數。人們常用九來表示最高,比如九霄雲外。皇帝的地位至高無上,九又是最大的陽數,二者之間,自然就有一種對應關係。

中國古代的皇帝,為了表示自己的權力是上天賜予的,也總是把自己和九這個數字聯絡在一起,比如有的皇帝一年九次祭天。

而在《易經》裡,從下往上數,第五爻的爻辭是:

九五,飛龍在天,利見大人

。意思是:九五陽氣盛至於天,所以飛龍在天,聖人有龍德而飛騰至天位。

故宮的建築為什麼都和九有關?古人為什麼喜歡九這個數字?

這些聖人、飛龍、天位,指的就是皇帝,所以皇帝又經常被稱為“九五之尊”。如果臣下膽敢用跟九有關的事物,那就是僭越,死罪一條。和珅和年羹堯都吃過這方面的虧。

那除了九,還有那個數字被古人所重視呢?那就是——六。

中國人也很喜歡六這個數字。儒家經典有六經,兵書有六韜,古代管制有六部,親屬關係稱為六親,懷孕叫身懷六甲,還有身體的五臟六腑。

不過,現代人應該更喜歡八這個數字,諧音代表發,發財嘛。

現在沒有皇帝的限制,九這個數字,大家也都能使用了,九代表天長地久,適合用在愛情。

無論時代怎麼變,人們對於數字的崇拜卻始終未變。這是中國文化的傳承,用數字記錄歷史的痕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