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所謂“君子不器”是說不只要在一個方面有所成就

子曰:“君子不器。”語出《論語·為政》。

朱熹曾作《四書章句集註》,前後耗時約四十年。此書被作為之後歷代科考標準答案。《集註》雲:“器者,各適其用而不能相通。成德之士,體無不具,故用無不周,非特一材一藝而已。”

朱熹說,“器”,是指在某一領域內有才能;這樣,對其他“行當”就不一定“靈光”。有德行有成就的人士,應該具備多種才能,而不是隻有一技之長。

這個解釋說得通,且被廣泛接受。

所謂“被廣泛接受”,不止在朱熹之後。他之前,儒家弟子也是這麼理解的。

《禮記》,緝撰於漢初小戴之戴聖之手,是儒學門生記錄孔子及主要弟子講學的筆記。朱熹極看重《禮記》,還專門從中抽出了《大學》和《中庸》兩篇,加上《論語》和《孟子》,編成《四書》。朱熹的《集註》,深受《禮記》的影響。

《禮記·學記》篇曰:“君子曰:‘大德不官,大道不器,大信不約,大時不齊。察於此四者,可以有志於學矣。’”此“君子”,當指孔子。

孔子所謂“君子不器”是說不只要在一個方面有所成就

孔穎達

孔穎達《疏》雲:“不官為諸官之本,不器為諸器之本,不約為諸約之本,不齊為諸齊之本。”

他講得蠻“辯證”。比如,搞明白了“不器”的道理,才有可能“學無止境”“觸類旁通”,因此,“不器為諸器之本”。

這的確是孔子的教育思想。

孔子所說“君子”,與他之前的含義有了明顯變化。

原來的“君子”,專指統治者和貴族。到了孔子這裡,他說的“君子”,主要含義是有知識有道德且有治國為政能力的人。

孔子所言“君子”,是否還主要指統治者和貴族呢?基本還是。但範圍有所擴大。可以為證的是,“百姓”,原來專指“百官”,與黎民無涉。但孔子所講的“百姓”,已經擴大到了非貴族的平民。

他講學的教育宗旨,是不僅教授如禮、樂、騎、射、數等專門知識,還注重綜合素質提高,強調培養弟子的總體哲學和道德水平。

孔子所謂“君子不器”是說不只要在一個方面有所成就

《禮記》

《禮記·學記》曰:“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這既可看作是一種“比興”手法,又更應該理解為孔子的“二階”教育思想——切磋琢磨,是“成器”必經手段;系統學習,是獲得哲學道德認知的前提。

“成大器”或“大器晚成”,只是成功的第一階段——有所專長了。

不管《周易·繫辭》是否出於孔子之手,但反映了他的哲學及道德思想無可置疑。其雲:“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又云:“備物致用,立成器以為天下利。”這也是好事。

所以,《禮記。王制》說:“瘖聾、跛躃、斷者、侏儒、百工,各以其器食之。”這些人,也有他們各自的才能、本領。“器”,即“才能”“本領”。

孔子所教的學生,不是隻掌握謀生技能就行了。《為政》講的,是培養能夠“為政”者,所以說“不器”。也因此,“不器”後來成為“全才”的另一種說法。元代周恕《送曹侍郎仕開》詩云:“陸駕舟航嗟不器,秋霜春露見能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