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年連續跟蹤,作家陳丹燕30萬字新作記錄獨生子女時代

25年連續跟蹤,作家陳丹燕30萬字新作記錄獨生子女時代

在中國獨生子女政策實行的三十多年中,獨生子女在童年和青春歲月裡經歷著什麼?長大以後的他們又成為了什麼樣的人?作家陳丹燕對此進行了25年的連續跟蹤記錄,並在新書《獨一無二——誕生在中國獨生子女時代》中給出了30萬字的答案。在第33個“世界人口日”到來之際,本報記者獨家專訪了陳丹燕。

緣起

從上萬封來信中採訪出《獨生子女宣言》

1997年,陳丹燕的第一部報告文學《獨生子女宣言》出版,成為當年的暢銷書。那是在獨生子女政策推行了十幾年後,第一代獨生子女到了有自己獨立意識的時候,陳丹燕為一代人記錄下的故事。

“1992年,我在上海東方廣播電臺做青春節目主持人。那時候,我開始收到大量青少年來信,我常常為他們能寫出這麼細緻的來信而感到驚訝,信裡面的許多故事是我聞所未聞的。”於是,陳丹燕在節目裡開設了一個小專欄,讀來信,也回信。“是這個工作使我認識到,這一代青少年竟然都是獨生子女,一所小學、一所初中,每間教室裡坐著的,都是獨生子女。他們集結在一起,就是一代人。他們是20世紀80年代培育起來的中國人。他們有自己特有的愛與恐懼,又反射出那個時代特有的熱烈、進取、迷茫、焦慮和樂觀。”

1994年至1995年期間,陳丹燕在節目裡連續做了三個月獨生子女生活的討論,邀請獨生子女在節目裡跟社會學家一起討論這代人的特點、生活方式和代際關係。“那時候的來信特別集中,郵局專門給了個白色帆布的大郵袋裝。”

1996年,離開電臺的陳丹燕終於有時間整理這些來信,她用了三年的時間,從上萬封來信裡選出來一千多封信留下來。然後,又選擇了上百個有效地址,做了幾十個補充採訪。“當時,我感到自己也許是在記錄一段空前絕後的中國歷史。這是一段發生在孩子身上,並將要搖動以往中國的歷史。”

故事

從志願者身上看到獨生子女的責任感

時隔25年,陳丹燕的報告文學《獨一無二——誕生在中國獨生子女時代》出版。《獨一無二》脫胎於《獨生子女宣言》,卻又完全不同於《獨生子女宣言》。這部30萬字的著作主要分為三大部分:“獨生子女宣言”“赤子來了”和“獨生子女的時代解碼者”。其中,第二部分就記錄了獨生子女志願者的採訪故事。

“原本我沒有想再寫獨生子女的故事,但汶川地震的時候,突然發現身邊有很多年輕的小孩去做抗震救災的志願者,而且表現出了前所未有的責任感、榮譽感和使命感,這非常打動我。”當時,正好作協組織作家去四川採訪,陳丹燕便報名了。“有人說,2008年是中國的志願者元年。這一年,志願者中最閃亮的就是獨生子女,他們不是‘小皇帝’,他們是中國新一代的公民。”

兩年後的2010年,上海舉辦了一屆世界博覽會。陳丹燕又採訪了管理中國館日常運營的三個獨生子女志願者。“她們那種志願服務於社會的英雄主義體現在對世界大同的熱愛和依戀上,體現在用微笑和理想創造美好社會的享受上。”在這些年輕的志願者身上,陳丹燕看到了這一代人最溫柔明亮的情感。

困惑

獨生子女最大焦慮是不能很好地照顧老人

在1996年第一次準備成書時,陳丹燕最期待的,就是當上世紀80年代的獨生子女長大成人之後,在這代人中誕生的社會學家、人口學家、心理學家,如何研究和表述自己這一代人帶來的社會意義。為此,她經過二十多年的等待,在2021年最終成書時,陸續採訪了上世紀80年代出生的青年學者,獲得了他們的成長故事,以及他們對同時代中國獨生子女的專業研究成果。

“採訪他們的時候,我聽到了這一代人自己對自己的評價,自己對自己的闡釋了。”陳丹燕發現,研究者普遍認為,獨生子女與非獨生子女相比不存在本質差異,獨生子女身上的特質更多是時代所賦予的。“在這一代人的成長過程中,中國從農業社會逐漸轉型到工業社會,從計劃經濟逐漸轉向市場經濟,這種社會的鉅變給他們帶來的影響遠遠大過獨生子女與非獨生子女的不同。他們得到了更好的照顧,有了更寬廣的知識面,有了更多的資源,這都是和整個社會走向富裕、鼓勵個人奮鬥聯絡在一起的。”

研究還發現,獨生子女大多像多子女家庭中的長子、長女一樣,對家庭有一份特殊的責任心,希望能夠照顧、陪伴和回報父母。“以前我們認為獨生子女面臨的最大問題是孤獨,現在發現,最困擾他們的,是無法很好地照顧老人的焦慮。”

就在陳丹燕的書即將收尾之時,國家陸續宣佈推行“二孩”“三孩”政策,這也意味著,獨生子女時代即將結束。能見證這一歷史的轉折時刻,也讓陳丹燕感到幸運和欣慰:“在這個過程中,我記錄下了獨生子女這一群體的故事和對他們的認識,盡到了一個作家的本分。”

流程編輯:u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