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貨拉拉CTO張浩:希望人、車、貨終成數字個體,實現最優匹配

專訪貨拉拉CTO張浩:希望人、車、貨終成數字個體,實現最優匹配

出品 | 搜狐科技

作者 | 尹莉娜

5月17日,2021搜狐科技5G&AI峰會在北京隆重召開。貨拉拉CTO作為嘉賓,發表了題為《運籌最佳化在網路物流中的應用》的主題演講。

張浩表示,貨運本質上是供過於求的行業,如果想透過平臺的方式把運力調動起來,面臨的問題是如何在鬆散的運力情況下保證整體的效率,同時達到友好的服務。

會後,張浩接受了搜狐科技的專訪,對車貨匹配背後的技術難點、貨拉拉“人車貨深度數字化”的具體做法、貨運與客運的區別、提升司機和使用者安全的技術解決方案等問題進行了解答。

提到貨拉拉,你的第一印象或許是去年在網路上爆火的段子。這個關於“貨拉拉”拉不拉“拉布拉多”的問題,背後折射的其實是網際網路貨執行業自誕生以來就存在的“車貨匹配”問題。

網際網路客執行業長期處於供不應求的狀態,高峰時段打不到車的情況常常發生。而對於貨運來說,情況卻恰恰相反,司機可能長期“趴在路邊”,接不到活(訂單)。體現在貨拉拉平臺上情況就是,車的供給(包括數量、裝載量等)是動態變化的,加之貨物多種多樣,兩者的匹配也就成為了一個難題。

張浩對搜狐科技表示,貨拉拉目前的解決方案可以用兩個字來概括——“自由”,即避免強制派單模式,交還一部分自由度給司機。“我們首先會根據司機當前的位置、車型、歷史訂單特徵,透過演算法、產品和運營等多種手段綜合的方式,將合適的訂單傳送到司機端。然後,司機再根據自己的意願選擇接單時間,選擇自己願意接的貨物。”

但這只是貨拉拉解決“車貨匹配”問題的初版方案。張浩向搜狐科技透露,透過三維視覺技術瞭解貨物的品類、大小和重量,進而派出合適的貨車,可以更好地解決這個問題。

專業的物流公司透過昂貴的測量裝置,可以很簡單地解決“貨”的問題。但作為一家網際網路眾包公司,貨拉拉可以利用的測量裝置就只有司機的車載裝置和使用者的手機。“隨著手機硬體效能的提高,(手機)攝像機解析度的提高,這個問題可以逐漸得到解決,我們也已經有了一些成功的嘗試。”

當然,解決效率問題的前提,是司機、乘客和貨物的安全可以得到保證。此前,貨拉拉曾表示,希望今年年底,貨拉拉車載裝置“安心拉”智慧行駛記錄能覆蓋50%以上的業務,在搬家每日超過1000訂單的城市將會做到100%的覆蓋。

張浩向搜狐科技表示:“我們希望司機小哥們,能夠在接單過程中使用車載硬體錄音、錄影,只有這樣,才能百分之百實現事後勘責和追責。”

除了對訂單過程有所記錄外,張浩表示,貨拉拉也會對司機和使用者的前期准入上做更多的工作,如與公安機關和車管所合作,加強對車的資質、司機的資質稽核,以及對不良使用者的管控。“所有技術手段再加上與政府部門的合作,相信(貨拉拉)的安全問題會有很大的提升。

上述談到的內容只是貨拉拉技術戰略的縮影。張浩表示,在未來,貨拉拉將會對人、車、貨進行深度數字化。

在人和貨的數字化上,貨拉拉會首先在保證隱私的前提下,對使用者的使用習慣進行深度挖掘,對使用者貨物的品類、重量和尺寸、運輸路線、服務習慣等作出精準的預測。

在對車的數字化上,車輛加入平臺時,首先要對車的營運資質等合規性問題進行嚴格的審查,在業務進行當中,透過車載裝置對整個訂單的過程全程進行監控。車載裝置除了能提供車輛的精準定位之外,車載攝像頭還可以知道司機有沒有疲勞駕駛、危險駕駛,貨物是否有違禁品等,透過車載裝置來實現車的數字化,同時也讓運輸變得更安全。

“我們希望人、車、貨最後都變成數字個體,在平臺上實現最優的匹配。”張浩總結道。

嘉賓介紹:

貨拉拉CTO 張浩,資深資料專家,擁有十餘年機器學習、資料探勘、分散式經驗,曾任餓了麼技術副總裁、滴滴研究院高階總監;曾在美國Uber 大資料部、LinkedIn 搜尋與分析部、Microsoft Bing 語音組等從事機器學習與大資料工作。

以下是專訪實錄精編:

搜狐科技

:感謝貨拉拉CTO張浩接受搜狐科技專訪。張總您好,首先想請您簡單介紹一下貨拉拉。

張浩:

大家好,我叫張浩,我是貨拉拉的技術負責人,貨拉拉是一家從事網際網路貨運的公司。在行業裡從開始到現在已經7年多了,在全國有300多個城市,在同城貨運裡也算獨佔頭牌。很高興今天下午有時間和大家討論一些問題。

搜狐科技:

您知道網上有一個梗嗎,“貨拉拉拉不拉拉布拉多取決於拉布拉多多不多。”其實背後折射出了一個問題,怎麼做車和貨匹配,您能簡單跟大家介紹一下貨拉拉是怎麼做的嗎?

張浩:

這個梗大概是去年興起來的,我現在還不太會說這句話。這確實體現出了平臺業務特點和麵臨的技術挑戰,我們作為一家眾包的貨運平臺,我們最大的特點之一,就是不管是貨還是車,甚至車跟著來的司機都不是全職司機,所以不管是在貨的品類以及重量,品類包括像拉布拉多,像狗什麼都有,車也什麼樣的都有,所以在我們這樣的平臺如何實現車貨匹配是我們面臨最大的問題。

在這方面,我們的做法可以用一個詞概括,叫“自由”。司機根據自己的意願選擇接單的時間,選擇自己喜歡接的貨物,我們把很大一部分的自由度交給了司機,我們在下單的時候,首先會考量當前司機的位置,一些歷史的特徵,同時考量車型,我們把決定接什麼單的權利交給司機,透過演算法、產品和運營多種手段綜合,在車貨匹配上積累了很好的實踐經驗和方法論,

但這並不是說車貨匹配已經解決的很好了,實際上在這個行業裡有很多的困難,我們透過持續的方法去挖掘,除了讓司機自主選擇和使用者表達以外,我們也希望透過三維視覺的方法知道這個貨物的品類,包括像是拉布拉多,我們也希望知道拉布拉多的大小和重量,在專業的物流公司有專用的裝置,問題不是那麼大,對於一家眾包的貨運平臺來講可能困難一點,這些裝置都是不便宜的,我們的更多時候是要依靠車上的車載裝置和使用者手裡的手機。

我們也希望逐漸隨著計算機視覺技術的進步,隨著我們手機硬體的提高,攝像機解析度的提高,這個問題可以逐漸得到一些緩解,我們已經有一些成功的嘗試,車貨匹配作為最難的問題會逐漸得到解決。

搜狐科技:

您曾經提到過貨拉拉的技術團隊將在人車貨深度數字化上繼續投入,您能簡單講講思路嗎?

張浩:

其實貨執行業,本質上就是一個資源匹配,為了實現人、車、貨最好的匹配,我們首先在保證隱私的前提下對使用者的使用習慣進行深度挖掘,對使用者貨物的品類、重量和尺寸、運輸路線、服務習慣等作出精準的預測,這是在人和貨的數字化。

其次,對車方面的挖掘,車輛加入平臺的時候,首先要對車的營運資質等從合規性等方面進行嚴格的審查,在業務進行當中,透過車載裝置對整個訂單的過程全程進行監控,車載裝置除了能提供車輛的精準定位之外,車載攝像頭還可以知道司機有沒有疲勞駕駛、危險駕駛,貨物是否有違禁品等,透過車載裝置來實現車的數字化,同時也讓運輸變得更安全。我們希望人車貨最後變成數字個體,在平臺上實現最優的匹配。

搜狐科技:

咱們普通大眾,除了接觸貨運之外,可能客運會接觸的更多,想問問您,相對於客運來說,這兩者有什麼區別?

張浩:

最大的區別,客運在中國是出行,出行本身是供不應求的行業,我們每個人都有深切的體會,高峰期更加如此,在北京這個地方等一個多小時也等不到車,本身出行受到道路和車輛資源的限制之外,它是一個非常稀缺的一個東西,所以,在這個行業裡發展,最大的問題就是供給,在這個供不應求的前提下,出行行業通常選擇了透過派單的方式實現最大的最佳化,保證每輛車,不管是司機願不願意跑這條路,願不願意接這個單,他也許很累,但是我們希望這個車24小時不停跑,只有這樣來滿足供需不平衡的問題。

貨運本質上是供大於求的行業。在很多的專業市場門口,大量的車在那兒趴活。像貨拉拉類似的網路貨運平臺出來以前,貨車司機大量的時間是閒置在那裡的,我們怎麼樣去解決一個供過於求的行業,我們已經相信找到一條比較好的思路,不管是在運營規則,包括在更多時候需要用搶單而不是派單,產品表達、演算法匹配、事後運營方面都有很多基於供需基本狀況不一樣的特殊性。這是一個最本質的區別。同時,剛才提到了車貨匹配等等的問題,也是出行行業裡所不需要擔心的問題,但貨運基本上每天都要面臨車貨匹配的問題,這塊我們有很多的積累和經驗,我相信這些都是我們的行業優勢。

搜狐科技:

在提升司機和使用者安全方面,貨拉拉做了哪些技術上的動作呢?

張浩:

首先,今年有個最大的目標,我們希望今年年底,貨拉拉車載裝置“安心拉”智慧行駛記錄能覆蓋50%以上的業務,在搬家每日超過1000訂單的城市將會做到100%的覆蓋。

我們都希望我們的司機小哥,接單過程中能夠透過車載硬體,不管是錄音錄影,不管是事後的勘責還是事後的追責,都能百分之百實現,這個事情從去年上半年開始進行這方面的研究。硬體本身需要至少是一年以上的週期,今年我相信我們能夠完成這個目標。

同時我們在對司機和使用者的管控以及准入方面也會做很多的工作,我們和公安機關還有一些車管所等等對車的資質、司機的資質,以及對一些不良使用者的管控也會逐漸加強起來。所以技術的手段加上法律法規的手段以及和政府部門的合作,今年我覺得安全合規的問題會走到跟以前很不一樣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