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血與柔情並存,為何晉武帝司馬炎是一世明君?

前言:

司馬一姓在歷史長河之中可謂是聲名顯赫,一部趙氏孤兒讓很多人深深記住了司馬懿,忠義十足,而司馬家除了臥薪嚐膽的司馬懿之外,而多的是像司馬炎這樣文韜武略皆備的有志之士,他繼承父輩的遺志,也在以非常之時以不同一般的魄力取代了魏國,建立了西晉,成為了後來的晉武帝。

歷史上對於司馬炎的描述不是很多,但是他的智慧與胸襟卻很少寬闊,這也符合一位深明大義君主的自我修養,更有著道家的一份仙氣,無為而治,手腕卻十分鐵血,二十萬滅吳,彈指一揮間,而司馬炎的柔情則體現在他無比浩大的後宮,所以作為帝王,他的確是鐵血與柔情的完美結合體。

建立晉朝,開疆擴土

1、取代魏國,建立西晉

諸葛亮也無能為力的蜀漢最終消失在了歷史舞臺之上,而後來崛起的晉朝卻格外的耀眼,

司馬一家在歷史上也都不是悶不作聲的無名小輩,司馬家也都是各朝各代的豪門望族,英才輩出也是符合預期的,

而司馬家最大的成就似乎是取代魏國,一世梟雄並非空穴來風,魏國國力之強盛乃是三國之最。

取代魏國,絕非易事,這幾乎成了司馬懿此生最大的籌謀,而正如歷史上記載的那樣,司馬懿才是那個成功打入曹魏集團的先驅者,司馬懿年少賢德之名廣為流傳,曹操派人請他入朝為官,他卻裝病躲過,直到曹操以性命相逼,他才為曹魏集團服務。

鐵血與柔情並存,為何晉武帝司馬炎是一世明君?

▲司馬懿畫像

司馬懿進入曹魏後,一直都十分低調,賢德與能力皆備,卻格外的低調這就引起了曹操和曹丕兩個人的注意,認為他似乎另有所圖,曹操不放心,曹丕卻格外喜歡這個謀士,一大堆的猜忌就在眼前,

司馬懿卻學會了裝瘋賣傻,他對於功勞和權利始終不屑一顧,在朝廷裡裝瘋賣傻,整日沉溺於修道養心。

儘管如此,多疑的曹家父子也不斷地向司馬懿身邊安插美人,整日監視司馬懿,積年累月,司馬懿卻總是一副荒唐模樣,浪蕩度日,這才打消了曹操的疑慮。

不過,司馬懿與曹家父子有一個很大的差別,那就是

司馬懿不好女色,所以從頭到尾司馬懿從未完全被腐化,而他的妻子卻因為這場猜忌而死亡,這也讓司馬懿更加堅定了取代曹魏的決心,他數十年苦心經營,靜待時機的到來。

鐵血與柔情並存,為何晉武帝司馬炎是一世明君?

▲關羽過五關斬六將

神龜雖壽,猶有竟時;烈士暮年,壯心不已。如果曹操沒有那麼被歲月過度追趕,或許他最後的十年是可以統一天下的,只是士為知己者死,歷史上很濃墨重彩地寫了漢亭侯關雲長的過世,此後曹操似乎就開始走起了下坡路了。

歷史上雖然眾人皆知曹操的雄才大略,但也都明確地知道,推翻漢室自立為王的是曹阿瞞之子,曹丕,同為曹姓,兩人的品性和能力是有著天差地別的,所以司馬炎取得是覆滅漢室的魏王,而仰仗司馬懿的功績和教導,這位司馬炎似乎更適合統一天下。

所以,曹魏被取而代之,似乎也順理成章,

無論多麼強大的朝代,如果後世出現不肖子孫,依舊難逃厄運。

2、遙遙相望,運籌帷幄

蜀漢有個扶不起的劉阿斗,魏國有個狼子野心的曹丕,儘管劉關張義薄雲天,曹操名動天下,都架不住不肖子孫的禍禍,所以司馬家沒贏在鐵馬金戈的戰場上,卻反倒在教育孩子上略勝一籌。

三足鼎立的局面在歷史上也可以說是一個難得和諧的場面,雖不及春秋戰國的紛繁複雜,但在歷史上卻是人性散發光芒的一個特殊時期。

煮酒論英雄,桃園三結義,三國遙遙相望,又各自運籌於帷幄之中,只是他們都忘記了更長遠地考慮下一步,而在一旁看熱鬧的司馬懿卻佔得了先機,教匯出了心懷天下,濟世救民的司馬炎,所以人家勝在深謀遠略,家風純正。

鐵血與柔情並存,為何晉武帝司馬炎是一世明君?

▲三國地圖

論運籌於帷幄治中,決勝於千里之外的雖然是孔明,但比他略勝一籌的卻是裝瘋賣傻的司馬懿,司馬懿的心智堪比曹操,能夠讓曹操視之為對手的人,不是收為己用,就是處之而後快。

司馬懿卻是個善於偽裝的高手,他能夠靜守一旁,坐山觀虎鬥,及時地做個名留青史的純臣,也能有著征戰天下的野心,開天闢地的能力和膽識,西晉王朝的奠基人,這基礎建設的工程和教育工作做的可謂是三國第一人。

於此同時,修身養性,仙風道骨,這也是司馬懿本人,都說帝王總有著一幅虛懷若谷的胸懷和超脫世外的覺悟,就這一點,司馬家根基深厚,司馬家的隱士情節和這份想得開的胸襟,也是司馬懿成為了三國裡最為長壽且最具歷史價值的英雄人物之一的原因。也正是因為前人栽樹,後人司馬炎才能在時間的拉鋸戰裡可以輕鬆取勝。

滅掉東吳,統一天下

1、內憂外患,無暇分身

鐵血與柔情並存,為何晉武帝司馬炎是一世明君?

▲司馬炎繼位

三千越甲可吞吳,可是吳國真的有那麼容易滅嗎,三國裡,對於司馬炎滅吳僅僅用了一章,但實際上西晉建立以後,看似一觸即潰的吳國卻苦苦支撐了15年,而司馬炎滅吳,從來都不是一件易事。

司馬家兩代人殫精竭慮才將曹魏的門閥改成了司馬家,已經是費盡了心血,所以司馬炎接手政權之後,面臨的問題卻是非常多的,

司馬家成功拿下了勝利果實,自然有不少人爭先恐後想要前來分享,司馬炎上位後的首要任務就是制衡權臣和世家大族穩定朝綱,分身乏術,無暇顧及東吳。

鐵血與柔情並存,為何晉武帝司馬炎是一世明君?

▲司馬炎畫像

司馬炎忙碌之時,東吳的朝政也發生了更迭,有名的暴君孫權之孫皓繼位,這個在血腥王室鬥爭之中的幸運兒長大之後,完全沿襲了孫權的治國策略,孫皓尚武,他透過不斷殺戮來建立自己的威望,迫切的想要建功立業。

而西晉的司馬炎一直堅持遠交近攻的策略,無心於戰事,接連兩戰,西晉都敗給了東吳,這讓孫皓更加確信了自己的作戰方針,將吳國打造成了一個戰備國家,就這樣東吳與西晉僵持數十年。

鐵血與柔情並存,為何晉武帝司馬炎是一世明君?

▲風流雅士

2、鐵血滅吳,彈指之間

公元前279年,晉武帝司馬炎總算是平息了國家內亂,把國家政權牢牢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就開始將滅吳計劃提上來日程,

發兵二十萬直搗東吳,三個多月之後,西晉以絕對優勢滅掉了東吳小國,兩個尚武的君王總算完成了較量,晉武王再一次取得了勝利,統一了天下,畢生的宏圖大志已完成,後面他就開始放飛自我了,西晉的政治走上了自我發展的道路。

柔情誤國,終究覆滅

1、沉迷聲色,不事朝政

司馬炎實現大一統後,就逐漸將自己作為君王享樂的那一面展露了出來,一時間大肆分封藩王,絲毫未考慮到政權是否穩固,極度沉迷於聲色犬馬之中,

久而久之,朝廷上下都以美女和飲酒作樂為風尚,荒廢朝政,就連國家立儲之事也因為他的荒唐行徑而留下了禍患,最終導致社會陷入了長達數十年的內亂而無法得到改善。

司馬炎晚年也有些昏聵,他任用奸臣石崇,大興土木,驕奢淫逸。導致朝臣紛紛上行下效,民間的風氣也相繼惡化。

鐵血與柔情並存,為何晉武帝司馬炎是一世明君?

▲朝臣商議

2、肆意妄為,社會腐敗

司馬炎登基以後,自己家的貴族和勢力也都從未消停,司馬炎的舅舅也是後來的司徒家本來就是豪門大族的家庭,家裡的財力和物力也非同小可。

於是,就有了後面的鬥富之論,原本的鄉紳豪族再加上皇天貴胄的加持越發的富碩,

當官員鬥富攀比之時,社會本質的問題就已經凸顯出來,而這邊的晉武帝不但不加阻止,反而資助鬥富之人。

晚期的西晉就已經有些無藥可救了,還有讓人難以言說的立儲風波都成為了西晉走向滅亡的助推器,司馬炎對於這些問題的視而不見聽而不聞,也讓西晉的滅亡成了必然的結果。

鐵血與柔情並存,為何晉武帝司馬炎是一世明君?

▲鬥富現場

總結:

司馬炎作為晉朝的開國君主貢獻和影響都十分深遠,在不懈的努力之下,他取代了曹魏,在三國鼎立的局面之下,魏國以一國之財力和物力一直佔據上風,儘管在滅蜀的過程之中,實力和軍隊都有所折損,但其武將和能人眾多,任何國家都未敢親視。

司馬炎也算是少有的善武之人,取代曹操,和後面的滅掉東吳,都是需要運籌於帷幄之中,才可以做到的事情,想要做到比曹操還有鐵腕才能取代曹操,這個道理顯而易見。

鐵血與柔情並存,為何晉武帝司馬炎是一世明君?

▲帝王畫像

作為帝王的晉武帝也並非是時刻鐵血線上的,大一統之後,司馬炎開始了江山美人的美好生活,不知道是不是取代曹操留下的後遺症,銅雀歷史場景再現,司馬炎擴後宮一萬有餘,打造了自己的安樂窩,開始了安度晚年。

儘管司馬炎後期也有許多荒唐的行徑,但是也不能否認他的確是一位鐵血與柔情並存的開國之君。

參考文獻:

《三國》

《西晉史》

《三國歸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