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滅六國時,第一個就消滅韓國,原因究竟是什麼呢?

賈誼在他著名的《過秦論》中說,秦始皇吞併六國乃是“奮六世之餘烈”,早在秦孝公時期,秦國就已經有“囊括四海之意,併吞八荒之心”了,在秦孝公之後,秦惠文王、秦武王、秦昭襄王等君主,都在朝著剪滅六國,建立秦朝的方向努力。等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終於消滅了山東六國,也即齊楚燕魏趙韓六國,從而建立了中國古代歷史上第一個封建王朝——秦朝。在秦國進攻山東六國的過程中,韓國首當其衝,成為秦國第一個消滅的諸侯國。進一步來說,滅亡韓國,更是成為秦王嬴政一統天下的開端。那麼,問題來了,秦滅六國時,第一個就消滅韓國,原因究竟是什麼呢?

秦滅六國時,第一個就消滅韓國,原因究竟是什麼呢?

首先,韓國的地理位置,決定了秦國必須先消滅韓國,再進攻山東六國中的其他諸侯國。對於秦國來說,在東出中原的時候,一般需要從函谷關出發,從而進入中原地區。函谷關,位於河南省三門峽市靈寶市函谷關鎮王垛村,該關西據高原,東臨絕澗,南接秦嶺,北塞黃河。函谷關距三門峽市約75公里,地處“長安古道”,緊靠黃河岸邊。因關在峽谷中,深險如函而得名。而在函谷關的東邊,正好就是韓國的疆域。在此基礎上,如果秦國不消滅韓國的話,那麼,在秦國進攻魏國、趙國、楚國、齊國、燕國等諸侯國的過程中,韓國完全可以派兵切斷或者騷擾秦軍的後勤補給。眾所周知,在古代戰爭中,一旦後勤補給被切斷的話,即便秦軍再過勇猛,也會因為糧草匱乏而四散的。

秦滅六國時,第一個就消滅韓國,原因究竟是什麼呢?

基於此,即便到了戰國末期,韓國已經決定向秦國俯首稱臣,但是,秦王嬴政依然要消滅韓國,因為韓國的存在,始終會威脅到秦國。打個比方,假如秦國和楚國在決戰的時候,也即雙方總共投入了百萬大軍,幾乎全力以赴的時候,韓國只要派兵襲擾秦軍的糧草運輸路線,機很可能會改變秦楚決戰的歷史走向。換而言之,韓國雖小,但是因為地理位置關鍵,也會影響到大局的。與此相對應的是,公元前228年,秦國攻破趙國都城後,趙國公子嘉逃到代國稱王。對於當時的代國,因為地處偏遠之地,所以,秦國在有能力消滅代國的背景下,依然讓代國堅持到了公元前222年,這和韓國的情況,無疑是截然相反的。如果代國的位置會威脅到秦軍,那麼,秦國絕不會等到公元前222年才消滅這個諸侯國。

秦滅六國時,第一個就消滅韓國,原因究竟是什麼呢?

另一方面,秦國之所以首先韓國,也和遠交近攻的策略存在直接的關係。公元前266年,秦昭襄王任用范雎為相,並積極推行范雎的“遠交近攻”策略。按照介紹,遠交近攻先把鬥爭重點放在近旁的三晉,也即韓國、魏國、趙國三國,對較遠的齊楚暫且不顧,從而“得寸即王之寸,得尺亦王之尺”,破壞山東六國之間的“合縱”策略。在此背景下,在秦滅六國之前,韓國的疆域,已經大半落入到秦國手中了。換而言之,對於戰國末期的韓國,其疆域甚至不到巔峰時期韓國的三分之一了。因此,在攻打韓國上,秦國只需要付出很少的兵力,就可以實現全據韓國的目標。進一步來說,消滅六國是一項艱難工作,為了鼓舞士氣,自然先要哪一個軟柿子開刀了。

秦滅六國時,第一個就消滅韓國,原因究竟是什麼呢?

最後,在戰國七雄中,韓國搖擺不定的策略,也讓秦國失去了耐心了。比如在長平之戰前,正是韓國將上黨地區獻給趙國,以此引發了秦趙長平之戰,這樣韓國就可以坐山觀虎鬥了。在戰國後期,韓國的策略就是儘量依附於強大的諸侯國,或者挑起諸侯國之間的大戰,以此實現明哲保身的目標。基於此,儘管韓國在公元前230年已經俯首稱臣,但是,對於秦國來說,依然需要徹底解決掉這一顆“牆頭草”,以此避免夜長夢多。公元前230年(秦王政十七年)秦國派內史騰率師十萬南下渡過黃河攻韓,一路勢如破竹,幾無抵抗,俘虜韓王安,韓國滅亡。公元前226年,在新鄭的前韓國宗室發動叛亂,後被平定。從後面的情況來看,韓國確實不是一個省油的燈,所以秦始皇第一個就消滅了韓國。

文/情懷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