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年後再看《馬大帥》,依然是國產喜劇的巔峰

2004年,由趙本山導演並主演的電視劇《馬大帥》在央視首播,這部劇是繼《劉老根》在央視熱播後,趙本山再次執起導筒,拉上範偉共同主演的一部喜劇電視劇。該劇雖然沒像《劉老根》一樣得到央視大量的正面宣傳,但透過多次的重播和口碑相傳,17年來每每提起,依然被人津津樂道,大帥與彪哥的表情包覆蓋了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令人忍俊不禁。

17年後再看《馬大帥》,依然是國產喜劇的巔峰

《馬大帥》海報

17年後再看《馬大帥》,依然是國產喜劇的巔峰

《劉老根》海報

電視劇《馬大帥》不同於《劉老根》,雖然都帶有喜劇電視劇的標籤,但《劉老根》作為中央電視臺、中國電視劇製作中心聯合出品的電視劇有著很明顯的政治色彩,歌頌了以劉老根為代表的新時期農民帶領大家勤勞致富的故事,這樣的主題思想符合時代主旋律和黨的方針政策,播出時對於宣傳和弘揚時代精神具有積極的社會意義和現實意義。該劇2003年獲得第22屆、23屆中國電視劇飛天獎長篇電視劇二等獎;而《馬大帥》講述的則是農民進城後發生的一系列悲歡離合的故事,與《劉老根》相比,這部劇更加的平民化、生活化,樸實無華地刻畫了底層小人物在城裡生活的酸甜苦辣,從受眾的群體來看,《馬大帥》的故事更接地氣,劇中的人物形象和性格特點在我們的生活中隨處可見,正是有了這樣的貼近真實,才使這部劇17年來經久不衰,被奉為經典。

17年後再看《馬大帥》,依然是國產喜劇的巔峰

17年後再看《馬大帥》,依然是國產喜劇的巔峰

《劉老根》劇照

17年後再看《馬大帥》,依然是國產喜劇的巔峰

《馬大帥》之所以被譽為國產喜劇的巔峰,從嚴格意義上來講,自改革開放之後,沒有哪一部喜劇電視劇的包袱和笑料能超越此劇的;也沒有哪一部劇在揭露社會現實問題中比這部劇更為全面和深刻,本來喜劇既是悲劇,那種笑中帶淚的場景比比皆是。有人質疑這部劇就是一部加長版的小品,無論是在當年播放的時候還是現如今的看法,這樣的議論從來都沒有停歇過。因為很多觀眾認為趙本山和範偉是小品演員,靠春晚舞臺走紅的,由他們主演的喜劇電視劇自然會與小品聯絡在一起。如果說在劇中的某些情節有小品的橋段,這也無可厚非,作為一部長達27集的電視劇,在喜劇藝術的處理上需要誇張的表現形式,甚至荒誕,但必須貼近生活。比如劇情開始時馬大帥被販賣假鈔的犯罪分子無辜栽贓一節,被警察審訊時說自己叫馬大帥,不叫“賈超”;馬大帥要賬的時候由於內急,在籬笆牆旁大便的時候被幾個小孩用雞蛋戲耍的情節;馬大帥帶著幾個孩子哭喪的時候跑錯地方跪倒人家結婚的現場嚎啕大哭起來,等等,這些情節在生活中似乎不會發生,看似荒誕,笑料百出,但又與生活有著必然的聯絡,既有小品原素的包袱又有現實生活的場景,誇張而不令人生厭。

17年後再看《馬大帥》,依然是國產喜劇的巔峰

17年後再看《馬大帥》,依然是國產喜劇的巔峰

17年後再看《馬大帥》,依然是國產喜劇的巔峰

電視劇《馬大帥》中馬大帥和範德彪是這部劇中的兩個靈魂人物,也正是這兩個人物透過故事主線的互相穿插錯綜交替,上演一系列啼笑皆非的故事支撐著全劇的始終。眾所周知,趙本山和範偉在90年代初靠著春晚的舞臺走進了千家萬戶,與高秀敏一起被演藝界稱為“鐵三角”,給全國觀眾帶來了無數的歡樂,更使趙本山被冠以“小品王”之稱,成為享譽海內外的著名笑星。其實趙本山的喜劇天賦很早就被人發掘,從早期的電影《現世活寶》、《來的都是客》就足以看出趙本山的喜劇天賦和藝術細胞絕非舞臺上那一畝三分地能夠容得下的。電視劇《夜深人不靜》、《一村之長》等劇的成功播出印證了趙本山在影視領域發展的巨大潛力。趙本山與範偉的合作從舞臺走進熒屏最成功的作品就是2001年出品的《劉老根》了,趙本山飾演劉老根、範偉飾演藥匣子,這兩個人物在劇中可謂“一正一邪”,後來的《馬大帥》也是延續了這樣的角色定位。在《劉老根》中,作為男一號的趙本山,在劇中的主角光環無人替代,而範偉飾演的藥匣子也鋒芒畢露,範偉以精湛的演技將藥匣子自以為是稀奇古怪的性格展現的淋漓盡致,是劇中一個不可或缺的點睛人物。《劉老根》的成功使趙本山的本山傳媒集團很快打造了27集電視連續劇《馬大帥》,這一次趙本山與範偉堪稱完美組合,兩個人的演技旗鼓相當,互相飆戲,在春晚舞臺上沒看夠的小品,可以在這部劇裡盡情欣賞。

17年後再看《馬大帥》,依然是國產喜劇的巔峰

電影《現世活寶》劇照

17年後再看《馬大帥》,依然是國產喜劇的巔峰

電影《來的都是客》劇照

17年後再看《馬大帥》,依然是國產喜劇的巔峰

電視劇《一村之長》劇照

趙本山與範偉在《馬大帥》裡的角色定位依然延續了《劉老根》中“一正一邪”的人物設定。趙本山飾演的馬大帥是個地地道道的農民,為了進城尋找逃婚的女兒而找到了在維多利亞娛樂廣場保安部當經理的小舅子範德彪。從馬大帥進城後,在他身上發生的一系列跌宕起伏的人生磨難來看,馬大帥具有農民樸實、善良的道德品質,也有正義、揚善的高尚情操,更有農民特有的機智和狡黠。面對欠下的彩禮錢,馬大帥不賴賬,留在城裡靠打工還債,但由於自身能力的欠缺,總是弄巧成拙,鬧出不少笑話。從這一點來看,馬大帥不是那種一跑了之的老賴,無論多麼艱辛,欠下的彩禮錢終究要還。與玉芬組成臨時家庭之後,對玉芬是百般的疼愛與呵護,為了給玉芬治病而從事替人哭喪、替人要賬、充當拳擊手等賺錢職業,除了鬧出笑話還經常被打得鼻青臉腫,這些經歷彰顯了一個男人對於家庭和愛人的博大胸懷和責任擔當以及面對磨難那不屈不撓頑強拼搏的鬥爭精神。為了六個流浪兒童能有口飯吃,馬大帥利用送盒飯的機會“欺上瞞下”,倒騰出來一些食物送給幾個孩子、為了照顧好孤寡老人,馬大帥與玉芬輪班伺候,還囑咐女兒小翠為老人洗澡,使老人在臨終之前感受到了家庭的溫暖和人間的大愛,很滿足地閉上了眼睛。這些情節充分體現了馬大帥的善良和大愛,將農民最純最真的道德品質展現得一覽無餘,高大而立體。可以說,趙本山對馬大帥的成功塑造,是一次炸裂般的神演技,超越了他所有作品的人物形象,也是他演藝生涯的一個巔峰,之後難有作品而出其右。

17年後再看《馬大帥》,依然是國產喜劇的巔峰

17年後再看《馬大帥》,依然是國產喜劇的巔峰

17年後再看《馬大帥》,依然是國產喜劇的巔峰

17年後再看《馬大帥》,依然是國產喜劇的巔峰

由範偉飾演的男二號範德彪在劇中是個大放異彩的喜劇人物。他眼高手低好高騖遠,虛榮心極強,總是萌生一些不切實際的想法,儼然一箇中國版的“唐吉坷德”。對於一個進城七年的農民來說,由於沒有一技之長,還幻想著上層社會的錦衣玉食,自然是融不進這個圈子的,到頭來只落個被詐騙得一無所有的悲慘結局。在劇中,範德彪每日生活在夢幻中,特別能“裝”,無論在什麼場合,自詡“遼北地區第一狠人”的稱號隨手拈來。喜歡被尊重,喜歡眾星捧月的場面,尤其在那次“衣錦還鄉”的熱鬧氛圍中鄉親們滿足了範德彪的虛榮心,大家圍坐一圈,用羨慕的目光看著村裡的這位“大人物”讚不絕口,而範德彪也不小氣,挨個給大家發錢,儼然是一幕“與民同樂”的和諧場景。在回城的路上,兜裡卻翻不出錢來。這一段是整部劇最精彩的橋段,對範德彪這個人物產生了絕佳的諷刺效果,範偉的表演也稱得上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了。範德彪之所以可愛,觀眾們喜聞樂見的還是他一身的“毛病”,以一種看熱鬧的心態去欣賞這個人物的,並沒有產生同情和憐憫,其實範德彪既不邪也不壞,他對馬大帥父女倆是仁至義盡的,雖然馬大帥剛進城的時候他看不起這個姐夫,但包括玉芬在內都一直住在他租住的房子裡,直到後來又增加了六個流浪兒,範德彪都沒有表現出排斥的言行,說明範德彪並不小氣,在關愛啞女時也體現了他閃光的一面。在愛情方面範德彪屢屢碰壁,對阿薇、玉芬的愛情錯覺總之是過於自信,唯一對範德彪有感覺的桂英卻得不到他的心,所以說,範德彪的命運既令人同情也屬於咎由自取。範德彪這一形象在觀眾的喜歡程度上已經超越了馬大帥,在二人組合的“一正一邪”的角色定位上,範德彪的“邪”反而更容易出彩,喜劇色彩更濃。一般情況下,反面人物在角色塑造上往往不受約束,發揮的空間更大一些,而正面人物由於主旋律的導向反而限制人物的塑造,在很大程度上會掩蓋一些缺點,儘量讓正面人物更高大、更完美。

17年後再看《馬大帥》,依然是國產喜劇的巔峰

17年後再看《馬大帥》,依然是國產喜劇的巔峰

17年後再看《馬大帥》,依然是國產喜劇的巔峰

17年後再看《馬大帥》,依然是國產喜劇的巔峰

17年後再看《馬大帥》,依然是國產喜劇的巔峰

在《馬大帥》中,除了成功塑造了馬大帥、範德彪兩個鮮活飽滿的人物外,還塑造了玉芬、小翠、鋼子、吳總、阿薇、桂英等一批有血有肉立體豐滿的人物,每個人的演技都可圈可點,唯一被質疑的就是由孟真飾演的馬小翠,很多觀眾認為沒有演技,太生澀。小編以為:一個不到二十歲,剛從農村出來的姑娘,那木訥的表情和少言寡語的羞澀不正符合小翠的成長經歷和生活環境嗎?還有,這部劇的最大特點就是啟用了很多非專業演員,雖談不上演技,卻給人更真實的感覺。在場景上,拍攝時在鐵嶺、開原等地取得景,包括一些街道、飯店、醫院、小區、鄉村等,還原度很高,展現了具有濃郁的東北地域文化特色和淳樸的民俗民風。

17年後再看《馬大帥》,依然是國產喜劇的巔峰

17年後再看《馬大帥》,依然是國產喜劇的巔峰

17年後再看《馬大帥》,依然是國產喜劇的巔峰

17年後再看《馬大帥》,依然是國產喜劇的巔峰

17年後再看《馬大帥》,依然是國產喜劇的巔峰

2005年至2006年,趙本山帶領原班人馬又相繼拍攝了《馬大帥》第二部和第三部。但從觀眾的反響來看,滿意度和評分遠不如第一部,尤其是第二部,弱化了範偉的戲份,增加了王彬、李萍等人物,劇情也更復雜,馬大帥也紳士般地當上了校長,可故事性沒有第一部那麼緊湊。遺憾的是在第二部裡玉芬的扮演者由王雅捷換成了艾敬(王雅捷因檔期原因),這讓觀眾很難適應,儘管艾敬的演技毋庸置疑,但王雅捷先入為主的形象,在觀眾腦海裡已經固化,這麼多年過去了,王雅捷最讓人記憶猶新的還是玉芬一角。喜歡《馬大帥》的觀眾其實就是為了看趙本山與範偉的組合,第二部弱化了範偉的戲份觀眾自然不買賬。趙本山似乎意識到了這個問題,在第三部裡增加了許多兩人的對手戲,並再次由王雅捷扮演玉芬。如果單看第三部是一部很不錯的趙本山風格的電視劇,但與第一部相比較,仍然無法超越。趙本山與範偉兩人的對手戲增加不少,可戲劇矛盾衝突太弱,劇情過於拖沓,缺少經典臺詞,喜劇效果生硬,所反映的社會現實問題沒有第一部尖銳,這就是第三部沒有達到第一部高度的幾處硬傷,即使後來大火的《鄉村愛情》也很難再續《馬大帥》的輝煌,呼聲很高的《劉老根》第三部也是高開低走。時代的經典就屬於那個時代的產物,任何時期的翻拍複製或重新演繹都只能是畫蛇添足狗尾續貂,包括趙本山、範偉們。

本文圖片來源於網路

(文/田戰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