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學不會英語?

為什麼我學不會英語?

圖片來自網路

故事

“吳老師,為什麼我總是學不會英語呢?”小勇哭喪著臉,低頭說

“怎麼學不會呢?”

“看不懂,聽不懂!”

初中的英語並不難啊,吳老師翻了一下小勇的書本。今天是小勇父親請吳老師到家裡喝茶。小勇知道吳老師經常幫助青少年調整心理,試探著找吳老師傾訴,希望能夠獲得一些幫助。

“嗯,我看了你的書,好像學了複雜的語法,每節課的單詞詞彙量也增加了。”

“是的呢!吳老師,聽老爸說您幫助很多學生調整心理的,有沒有遇到學英語不好的,能不能也幫幫我呢?”

“有的,不過每一個的學習情況不一樣!你覺得自己學英語的困難在哪裡?”

“我覺得就是很難理解英語的句子,看到英語的時候,我經常要翻譯成中文,然後才能理解。”

“翻譯成中文是什麼意思?”

“比如,who are you?我就要翻譯成你是誰。 What are you doing。我要翻譯成 你真正做什麼。”

“這樣啊,是不是閱讀的時候比其他同學慢了一些呢?”

“是的是的,不僅慢,還容易犯錯誤。我必須逐字逐句地閱讀,才能讀懂。”

“我知道了,咱們有辦法了。”

為什麼學外語這麼難

為什麼小勇學習英語需要翻譯成為中文呢?

具身認知真的存在嗎?

因為學習第二種語言的時候,需要有具身認知的過程。

具身認知理論在應用到語言學習方面,提出人們對語言的加工工程,不是簡單的符號對應過程,不是看到apple ,就對應蘋果的簡單對應關係,而是需要有感覺、情緒、運動神經系統以及環境系統聯絡起來,是身體狀態一連串的資訊加工、儲存過程。

比如吃藥,簡單翻譯為eat medicine ,對不對呢?吃=eat ,藥=medicine,好像沒毛病,但是,吃藥的正確翻譯是 take medicine 。

雖然我們在學習語言的過程中看不到腦子裡面腦電圖的神經放電現象,但是確實存在一些具身的動作電位。

是否有證據能證明學外語需要啟動到具身認知呢?

在行為研究方面,心理學家採用圖-詞匹配正規化,也就是圖和詞語對應關係。比如給一個蘋果的圖,然後呈現apple,這屬於圖詞匹配,給一個蘋果的圖,然後呈現一個orange ,這屬於圖詞不匹配。

Bergen 等(2010)等考查了 母語為英語的人,在看圖-詞匹配條件下的反應速度更快。發現圖-詞匹配(跑步的圖-run)比圖-詞不匹配(跑步的圖-swim)快。研究人員認為是人們在動詞理解中都激活了相應的感覺運動系統。

另一個研究把動作和情緒結合起來,Dudschig 等(2014)讓人們學會朝上是積極詞彙,朝下動作是消極情緒,然後測試人們對詞彙的反應速度,結果發現,當詞彙空間或情緒效價和被試的反應方向匹配時(例如, 看到星星或幸福詞彙按上方反應鍵),按向上反應鍵,人們的反應都較快, 表現出鮮明的具身效應。

那麼學習語言需要具身認知,在單詞方面需要具身認知,在理解句子方面需要具身認知嗎?也是需要具身認知參與的。當人們在閱讀到相應動作的時候,軀體模擬會自動化、無意識的參與到情緒詞彙的認知中。

Foroni 給人們看這樣的句子 “

I am smiling

”。用裝置記錄面部的電位資訊。發現面部的肌肉有肌電位反應。

說明人們看到詞語會啟用相應的軀體肌肉資訊。當閱讀描述積極情緒且與肌肉活動相關的句子時, 面部顴骨肌肉有顯著啟用, 但在描述消極情緒材料的條件下, 沒有發現類似效應。

為什麼人們閱讀消極情緒的材料(比如悲傷、憤怒),面部肌肉沒有反應呢?也許是人們天生具有迴避負面情緒的能力,不願意啟動負面情緒,否則需要用其他心理動力去消除負面情緒的影響。

也許有人問,在腦電圖方面,看到動作詞彙,是不是也會有反應呢?

來自腦電圖的證據

學者們認為,我們日常經常使用的動詞詞彙如果和身體經常發生互動的詞彙,比如吃-對應的是嘴部動作,抓-對應的是手指手掌動作,踢-對應的是腳動作,我們比較容易加工這些詞彙,加工這些詞彙有一個專用詞,學界稱之為身體客 體 交 互 效 應 (Body-Object Interaction Effect, BOI)[WP1] , 這是因為在互動作用中客體與軀體感覺系統及其相應腦區建立起聯結, 當表示這些客體的詞彙出現時, 相應軀體感覺系統及其腦區易於啟用。

呈現運動語境(比如我在足球場踢球,我用手抓起一把沙等)有助於對動作詞彙的加工。這個研究提示,我們在學習動詞的時候,不能夠直接記憶動詞,而需要在語境裡面理解使用動詞。

比如學習踢-kick,不能死記硬背踢=kick,kick=踢,而是應該設定一個語境,比如I was kicking rocks at the river。我正在河邊踢石頭。

為什麼我學不會英語?

又比如grab 抓,

I grabbed a handful of sand。

我抓起一把沙子。(注意這裡使用了過去式)

大家在看到上面兩個句子的時候,是不是已經有畫面感了,是不是啟動了動作神經系統?

我相信,大家已經學會了kick 、grab

學英語就是這麼簡單

那麼,學習外語是不是需要母語的幫忙呢?

早期的研究者認為,學習外語需要母語的中介,比如學習apple,我們需要先學會蘋果,再學會apple。

學習kick ,必須先學會“踢”,再學會kick。

有沒有證據證明母語和外語的關聯性呢?

研究者認為學外語必須經過母語的翻譯轉化,並且轉化後效果會降低。研究發現,

對於相同的情緒詞彙比如(laugh,笑),當人們看到母語的情緒詞彙(笑),和看到外語詞彙(laugh)情緒反應不一樣。外語詞彙誘發的肌電圖和面板電位都比母語的少。

此外,還發現,外語情緒詞(laugh)誘發的神經電訊號滯後於母語詞(笑),且持續時間較短。說明有可能人們在看到外語詞的時候,需要先轉化為母語詞,然後再識別。這也是人們為什麼很難學會外語的原因。

那麼,這是不是符合學習語言的方式呢?我們學自小學會中文,也沒有任何的中介物體啊?

難道學外語一定要用母語中介幫助嗎?

可能是因為人們對外語掌握不熟練,才導致需要用母語來中介。比如看到kick,需要先想一想這個單詞什麼意思,然後才反應過來。

語言熟練度和具身效應存在正相關

。對於外語越熟練,越能夠具身體驗。比如當我們熟練掌握了

為什麼我學不會英語?

I was kicking rocks。

當看到kick,就不需要轉化為“踢”。

莊子說,得魚忘筌,我已經抓到了魚,可以暫時忘記抓魚的籠子。得到了想要的物件,手段便不重要了,事情成功以後就忘了本來依靠的東西。《繫辭傳“》曾引孔子說:“書不盡言、言不盡意。

不要管外語對應的中文什麼意思,只要記住外語對應的動作是什麼。

所以,

在學習外語的動詞時候,千萬不要死記硬背英語單詞和漢語的一一對應,而是應該在真實的語境當中,啟動具身認知來理解英語。

什麼是具身認知[WP2]

具身認知認為感知覺經驗、身體與外部環境構成人的認知系統,三者不可分,對認知過程造成直接影響。“把身體和環境的內容包含進認知加工中,擴充套件了對傳統概念認知的理解。具身認知 (embodied cognition) 是心智具身性(embodiment of mind) 討論中提出的一個概念。關於具身認知的實驗,可以操作臉部肌肉來影響心理情緒。比如做出微笑動作,可以讓自己更開心。

微笑的表情真的可以讓人開心嗎?讓一部分人保持微笑動作看動畫片,另一部分人不需要微笑看動畫片,哪些人會認為動畫片更可笑呢?

Fritz 等人的實驗中 ,在觀看卡通片的過程中 ,嘴巴中要麼用牙齒咬住一支筆 ,目的是促進微笑肌肉的活動 ; 要麼用嘴唇含住一支筆 ,以便抑制微笑的肌肉活動 。 研究結果表明 ,那些用牙齒咬住筆的被試比那些用嘴唇含住筆的被試更傾向於認為卡通片滑稽可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