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自功散文|故鄉的中秋

「來源: |南湖文學 ID:nhwx990」

宋自功散文|故鄉的中秋

↑點上面

[南湖文學]

藍字丨

關注

南湖文學宗旨:打造最純淨的文學平臺、營造最溫馨的精神家園。

宋自功散文|故鄉的中秋

點選上方音訊收聽

宋自功散文|故鄉的中秋

作者簡介:宋自功 中共黨員 國家註冊稽核員 中國傳統文化愛好者 作品散見於王江涇,今日高照,中國詩歌網等平臺。2021年度“美麗浙江”網路文學大賽獲“”網路人氣獎“”和專家評審二等獎。

宋自功散文|故鄉的中秋

宋自功散文|故鄉的中秋

故鄉里外婆家的院子在村子的最東頭,三間茅屋正房,一個土牆小院。院內幾顆歪脖棗樹總也長不高。鬱鬱蔥蔥的楊樹遮擋了大半個院子。

如果是晴天便能清楚的看見30裡開外的青峰,那時候我們叫“東山”。在兒時的記憶裡東山很高,而且還有主峰。因為山高,上面還有靶場,所以村上的人上山採野果子一般都不去那裡。白天晚上總能聽到從山上傳過來的“嘟嘟……噠噠……”的打靶聲。甚至有人說,東山上有個放羊的羊倌因為誤入靶區前幾天被打死了。給高聳的東山平增了幾份神秘。已經記不清村上真實模樣,更記不清門前院子裡是否掛滿了北方農村常有的玉米和辣椒串。

童年的記憶裡,只記得住村東頭外婆家的屋子裡很深也很黑。屋裡僅有的一個褐色木櫃子常年緊鎖,那也是我的希望所在,因為外婆總能時不時的從裡面掏出一個半個香甜的蘋果給我。相比放學後從灶灰中掏出的火燒紅薯,它更有吸引力。清晨,紅彤彤的太陽像一顆大大的蛋黃一樣慢慢的從山後爬起,陽光灑滿大地。那是我見過的最美的日出。

宋自功散文|故鄉的中秋

那時候父母還年輕全年都要全身心的投入到田間地頭,用以維持一家的生計,有時候飯都要帶到地裡吃。外公年齡大了但也沒閒著,釀醋是他的拿手絕活。走進屋子最東邊那間,便能看到一大堆用番薯幹做的粬餅。堂屋放置著他釀醋的簡易裝置和盛醋的大缸。幾次想努力回憶起他釀醋的細節但也總未能如願。只清晰的記得,趁外公不妨會偷偷的掀開醋缸的蓋子,拿起裡面的葫蘆水瓢舀起半瓢就是一陣痛飲。那股入口酸爽,進肚酣暢的感覺至今依然記憶猶新。

外公也總會緊跟其後,“味道還行吧。”因為外公有釀醋的手藝,而且從不用醋精勾兌,所以村子裡家家戶戶吃醋都到這裡來買。院子裡自然每天都會有人。四爺住外婆家西南排,是村裡出了名的文化人。很多孩子的名字都是他起的包括我。院子裡老楊樹下也總能聽不完他各色的故事和傳說。最早知道的字謎“日出東方——打一字”便從他那裡得知。

和嘉興的香樟樹一樣,故鄉的小村莊種滿了楊樹和槐樹,偶爾也會有幾顆可以點綴春天的桐樹和柳樹。因為都是落葉樹,所以小村莊的秋顯得特別的蕭瑟和落寞。更沒有南方桂花的芬芳。北風來襲,翻卷著滿地的落葉和揚塵中收秋的架子車,整個人都要窒息了。

宋自功散文|故鄉的中秋

北方的中秋剛好趕上收黃豆的忙季,所以年輕的勞力基本顧不上過多的去準備中秋的食物。外婆是個心很細的人,全家所有人的生日,傳統的節日她都會記得很清。雖然生活不是很富足,但我們從精神上也從來不會有什麼缺失。

上世紀八十年代末,村裡還沒有用上電,家家戶戶到了晚上都點煤油燈。家裡有把手電筒已是很稀奇的物件。有時候在想從某種角度來講也許正是因為此故鄉的月亮才顯得特別的大和亮吧。又是一年中秋節,滿月早早的爬上了東山的山頂。村子裡瘋跑的孩子們尖叫聲此起彼伏。草叢裡,田野裡的蟲鳴聲依然清脆入耳。外婆早早的讓我們拿出前幾天已經準備好的幹蓖麻花,然後熟練的把鍋裡下午就已經發上的麵糰搬到案板上。和麵,分層,夾心,成型,加花……整個過程一氣呵成。

院子裡外公和四爺在一邊下棋一邊喝茶(白開水)。百無聊賴的我在院子和廚房之間走來走去。除了馬上可以吃到月餅,最主要的是今晚又可以聽四爺講故事了。

宋自功散文|故鄉的中秋

很快玉盤般的明月掛上了枝頭,夜色也越來越重了。田裡回來的父母和哥哥、姐姐也都從村西家裡聚了過來。每年中秋節全家人都在外婆家吃飯已成習慣。鍋裡的大月餅也已然熟透。猛地一下掀開大木鍋蓋,一團熱氣迎面衝來。鍋裡的大月餅佔滿了整個大鍋,豐滿而又白亮。象徵著團圓的蓖麻花紋清晰可見。外婆招呼母親一起將月餅抬上案板,然後按照花紋將月餅分割,並把第一塊交給了家裡年齡最小的我。院子裡四爺已經回去吃飯了,外公和父親一起收掉方桌上的棋子和棋盤,父親將從家裡帶來的柿子和花生用盤子裝好放了上去。一人一大碗麵條,對著桌子上的月餅和水果全家人開始了中秋節的晚餐。外公一直在關心著父親地裡的收成,父親有問有答。我早早吃了月餅就坐在凳子上等了……

差不多吃完飯,四爺如約而至。不過這次又多了幾個人,四爺的孫子和幾個鄰居叔叔,阿姨。繁重的田間勞作之後,吃完飯是很難馬上就睡覺的。所以飯後小聚已不是中秋節才有的,一方面可以打發時間,另一方面也可以互補一下農忙的資訊。四爺剛進院子我就跑著迎了上去,“四爺,好講故事了!”四爺笑眯眯的抱起我,“好的。”等我們走到桌前,桌子上已經多了兩個被均分成八份的蘋果和一個開水瓶,幾個喝水的瓷碗。中秋的夜晚已有幾份涼意,楊樹上飄下來的落葉不是的掉到方桌上面。

宋自功散文|故鄉的中秋

外婆養的大黑貓老老實實的趴在方桌前一動不動。深邃的夜空中繁星點點,圍繞在大玉盤的周圍。月亮上明暗相間的影子隨著夜色的加深越來越清晰了。大人們一陣寒暄之後,各自落座。爺爺就在一片歡聲笑語中開始了他的故事:“很久很久以前,天上住著十個太陽。白天十個太陽一起出來散步,整個大地被曬的莊家枯死,河流斷流,老百姓苦的活不下去了。這個時候有個叫羿的年輕人力大無窮。用自己的寶弓神箭連射了九顆太陽下來。王母娘娘欽佩羿的神力和為人,就送給了他們一包長生不老藥,吃了可以昇天……”

四爺的版本是嫦娥偷了后羿的仙丹之後,獨自一個人飄到了廣寒宮終身與玉兔為伴,嚐盡了分離和孤獨之苦。所以每逢中秋嫦娥都會抱著玉兔向世間窺看后羿,並用廣寒宮的桂花枝向世間播撒甘露。所以中秋節那天晚上人們一般都會晚睡賞月,等待嫦娥的出現。從那時起每逢月圓我都會盯著月亮細看,潛意識的覺得說不定哪天嫦娥剛好走出宮門就能看到了。甚至有時候會討厭嫦娥,為什麼不帶后羿一起走,他是個對感情不夠忠貞的人。。。這些念頭伴隨我直到唸了初中,讀了很多版本的嫦娥奔月。但四爺的故事讓我們的童年增加了無限的夢幻和色彩。

宋自功散文|故鄉的中秋

四爺故事還沒講完,外婆已經把開水倒好放在了長輩們的跟前。並招呼大家吃柿子和蘋果。印象裡父親很少說話我坐累了就趴在他大腿上繼續聽大家說話。後來大家又一起談到了三年自然災害和那些餓死的人們,甚至談到了鬼火。我開始有點害怕了……一直到深夜,大家才在四爺的勸說下不捨的離去。那些年四爺的故事不比現在的抖音和電影差。

時光荏苒,在我讀小學的時候外婆和外公因病相繼離開了我們。那是我最難過的一段時間,人生第一次感知到了死亡的恐懼。因為四爺的故事我堅信了鬼魂的存在,曾經很長時間我都不敢再走進外婆家的屋子裡。也做過很多關於老宅的奇異的夢。從那時起很多年裡我都沒再有了中秋的記憶。父母常年勞作,幾次都是節後了才給我們講忘了昨天是中秋節了,然後拿出堂屋前臺上的紙筒月餅給我們吃。其實母親不知道我們從前幾天開始就已經在盼望了,只是看著飯都顧不上吃還要在田裡忙到半夜的他們不忍出口。

中秋夜,我坐在母親房間臨窗的縫紉機平臺前寫作業,窗外銀白的月光灑滿了院子,甚至溢到了臥室的床前。臭椿樹上的烏鴉不時的飛起驚起一片蟲鳴。想著大家在田裡忙碌的樣子,時常覺得躲在家裡學習就是一種逃避和軟弱。這時候最容易想起外婆和外公,爺爺和奶奶在我沒出生的時候都已經去世了,是他們給予了我童年的溫暖和呵護。

宋自功散文|故鄉的中秋

畢業後在嘉興成立了自己的家庭,一干就是十幾年。中秋節跟著本地的習俗學會了吃螃蟹,吃鴨肉。也會照例買上一些包裝精美的月餅和新鮮的水果,可再也吃不出童年的味道來了。去年中秋節看到老家同學朋友圈裡曬出來了大月餅,一時來興就轉發到了孔子學堂的師友群裡。“一石激起千層波”大家都驚歎民間還有這麼大的月餅,甚至還講起了自己故鄉的月餅和往事。大家說起來都是那麼的興致盎然想必也是已經在記憶裡封存很久了吧。

八月十四上午剛吃過早餐年已七旬的老母親就讓我帶上父親去鄉下菜園子裡把韭菜割回來順帶再揪些番薯葉子和秋葵回來。等我們回來母親已經把一大鍋的肉滷好了。帶孩子去坐水上巴士的妻子也從鎮上帶回來了水果、零食還有幾盒新塍鎮上“味德豐”的醬鴨和鹽水鵝。最近幾年母親越來越記得準備節日的食物和孩子們的生日了,並交代我們節日裡不要大聲說話,爭吵。全家人也都十分珍惜每個中秋的聚會。我坐在沙發上再次想到了外婆和外公,甚至想到了遠在河南的孤墳。隨著年齡的增長童年的往事似乎越發的清晰了。宋北麗老師在其詩歌中這樣寫道:

“桂香,欲言又止

一隻蛐蛐,用顫抖和憂傷

完善秋的審美

我總是誤入月下的回憶

總是恨一地桂花

掩去徘徊的足跡

對著我的北方喊一聲

桂花就低一寸;再喊一聲

月色,就白了一樹”!

宋自功散文|故鄉的中秋

南湖文學

文學總顧問:吳順榮

音樂總監:格格

文字排版:汪垚卿 吳敏

頁面製圖:小魚

平臺推廣:李遠鵬

投稿郵箱:1097100585@qq。com

真情溫暖你我

文學點亮人生

宋自功散文|故鄉的中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