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年說牛|韓陳其:華夏文明的領頭牛|以苦為樂的樂牛文化

華夏文明的領頭“牛”

▓ 中國人民大學教授 韓陳其|文

▓ 著名畫家 海上文淵|圖

牛年說牛|韓陳其:華夏文明的領頭牛|以苦為樂的樂牛文化

樂享天倫 海上文淵畫

四、牛語――以苦為樂的樂牛文化

說起牛語,首先要說起“牛”字——即以“牛”為偏旁的漢字,《漢語大字典》收牛旁的字282個,大多與牛及其動作行為相關。牛語,顧名思義,就是指與“牛”這個漢字有關的語詞以及以“牛”為偏旁的漢字的語詞。牛語之多,僅僅以與“牛”這個漢字有關的語詞而言,則有成千上萬,在“人立方”網站上搜了搜,便知不是虛言。

牛年說牛|韓陳其:華夏文明的領頭牛|以苦為樂的樂牛文化

母子情 海上文淵畫

說起牛語,似乎不能不提到柳宗元的《牛賦》,其文雖短,但意境高遠,情深意切,字裡行間,洋溢著對牛的深情而全面的讚美。牛,“牴觸隆曦,日耕百畝”;“利滿天下”、“物無逾者”;“牛雖有功,於己何益?命有好醜,非若能力。慎勿怨尤,以受多福”。這就是“老黃牛”精神,這就是雖於己無益也要利滿天下的“老黃牛”精神,這就是以苦為樂的“老黃牛”精神,這就是以苦為樂的樂牛文化!

牛年說牛|韓陳其:華夏文明的領頭牛|以苦為樂的樂牛文化

力大無窮的牛 海上文淵畫

說起牛語,似乎不能不提到《詩經·鄘風·柏舟》中的“特”:“汎彼柏舟,在彼河側。髧彼兩髦,實為我特。之死矢靡慝。母也天只!不諒人只!”這是一首愛情誓言的歌!“ 髧彼兩髦,實為我特”——那一個披著兩綹長髮的男孩,真是我的好物件!“特”,本義是“健壯的公牛”;“牛”在人們生活中的重要地位,便決定了女孩以公牛的強健形貌作為理想配偶的唯一標準,因此“特”便演化為女孩心目中的理想配偶的專用詞。

牛年說牛|韓陳其:華夏文明的領頭牛|以苦為樂的樂牛文化

東方鬥牛 海上文淵畫

與“特”遙相呼應的是“牛郎”,一個在地上,一個在天上。與牛郎配對的是“織女”。在《詩經·小雅·大東》中牛郎、織女,是兩顆隔著銀河的冰冷的星星;以後人間的愛情逐漸演繹為天上的愛情“牛郎織女”:《古詩十九首》雲“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纖纖擢素手,札札弄機杼。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這個時候,牽牛和織女在既清且淺銀河兩岸相望相視而不得語。稍後不久,在曹丕的《燕歌行》、曹植的《洛神賦》和《九詠》裡,牽牛和織女已成為夫婦了。曹植《九詠》曰:“牽牛為夫,織女為婦。織女牽牛之星各處河鼓之旁,七月七日乃得一會。”

牛年說牛|韓陳其:華夏文明的領頭牛|以苦為樂的樂牛文化

長年溫順,偶爾倔強 海上文淵畫

這就說得明明白白了,只不過是天帝怒,但使一年一度相會罷了。也正因為一年一度的相會,“牛郎織女”的愛情就更加打動人心,感動中國。清人許纘曾評曰:“算來若不隔銀河,怎見得相逢更好”,頗耐人尋味,這使我自然而然地聯想起古今廣為流傳的愛情誓言: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秦觀《鵲橋仙》)、只要曾經擁有,又何必天長地久(流行歌曲),二者之間有異曲同工之妙。其實,我倒是非常欣賞《唐詩三百首》的壓軸之作:杜秋娘《金縷衣》“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惜取少年時!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這是江南勝地京江女的樸素真摯的愛情觀,沒有什麼比初戀珍貴的,沒有什麼比時光更珍貴的!

牛年說牛|韓陳其:華夏文明的領頭牛|以苦為樂的樂牛文化

黑牛黃牛和平相處 海上文淵畫

當代中國受西化影響,男歡女愛,男主角叫白馬王子,女主角叫白雪公主,男生往往把心儀的理想配偶稱為“白雪公主”,女生則往往把心儀的理想配偶稱為“白馬王子”。殊不知,在華夏牛文化中,在天有“牛郎織女”,在地有“窈窕淑女”,有“窈窕淑女”的“髧彼兩髦”的“特”;“特”者,強健公牛也,因此就中國女孩而言,所謂“白馬王子”,應該就是“特”,應該就是“強健的大黃牛”,應該就是“黃牛王子”、“黃牛帥哥”!

牛年說牛|韓陳其:華夏文明的領頭牛|以苦為樂的樂牛文化

黃牛帥哥 海上文淵畫

非常遺憾的是,“黃牛”在現代漢語中,已經訛變成為指“言而無信的人”、“投機取巧倒賣車票門票和其它物資的不法分子”,而且有了一定的擴充套件組合的能力,可以說成“黃牛黨”。不過“老黃牛”沒有受到影響,依舊是褒義,指老老實實的人、踏踏實實的人、勤勤懇懇的人。

牛年說牛|韓陳其:華夏文明的領頭牛|以苦為樂的樂牛文化

老牛 海上文淵畫

說起牛語,似乎不能不提到“對牛彈琴”這個成語,這個成語現在比喻對不懂道理的人講道理,對外行人說內行話,是對牛的聲譽的大毀壞。後代形成的詈語“蠢牛”、“笨牛”等待,大約是受了“對牛彈琴”的負面影響。南朝·梁·僧佑《弘明集·理惑論》:“昔公明儀為牛彈清角之操,伏食如故。非牛不聞,不合其耳矣。轉為蚊虻之聲,孤犢之鳴,即掉尾奮耳,蹀躞而聽”這就是“對牛彈琴”的一個出處:春秋魯國有一個叫公明儀的琴家,攜琴訪友,正巧看到野外有條牛在吃草,琴心大發而為牛演奏了一首清角之曲。可惜的是,牛隻顧埋頭吃草而沒有任何反應。公明儀轉念一想,那支曲調太高深了,牛怎麼會聽得懂呢?於是他又另外彈了幾支曲子,一會兒好象蚊子嗡嗡地叫,一會兒又好象小牛哞哞地鳴。這樣一彈,牛就搖著尾巴,豎起耳朵,草也不吃了,迴轉身子走來走去,抬起頭來專注地望著公明儀。”由此可見,顯然,公明儀的琴聲,打動了吃草的牛,牛也是知音啊!

牛年說牛|韓陳其:華夏文明的領頭牛|以苦為樂的樂牛文化

海上文淵作品

說起牛語,與讀書人最有關係的可能就是“牛角掛書”這個成語。《新唐書·李密傳》:“聞包愷在緱山,往從之。以蒲韉乘牛,掛《漢書》一帙角上,行且讀。”《三字經》演化為:“如負薪,如掛角,身雖勞,尤苦學。”這就是李密刻苦讀書的故事,對今天的莘莘學子或許還有一些現實意義和啟迪作用。

牛年說牛|韓陳其:華夏文明的領頭牛|以苦為樂的樂牛文化

稻花香裡說豐年 海上文淵畫

說起牛語,與官員最有關係的可能就是“執牛耳”了。《左傳·哀公十七年》:“諸侯盟,誰執牛耳?”古代,諸侯無故不殺牛,只有在遇到國事爭端,諸侯歃血為盟時,才割牛耳取血。由主盟國的代表拿著盛牛耳朵的盤子,稱之為“執牛耳”。因此“執牛耳”表示最有權威或最有權威的人。用今天的話講,什麼最牛?“執牛耳”最牛!什麼是“牛人”,“執牛耳”才是“牛人”!

牛年說牛|韓陳其:華夏文明的領頭牛|以苦為樂的樂牛文化

東方鬥牛圖 海上文淵畫

說起牛語,大概也不能不想到“青牛”(青牛就是黑牛),不能不想到老子,不能不想到《道德經》。戰國時李耳,號老子,始為周守藏史,後因周衰,乃騎青牛西出函谷關,C留下所著《道德經》五千餘言,騎青牛涉流沙而去。青牛,成了一個與《德道經》與老子息息相關的文化符號。我,騎過黃牛,騎過水牛,然而,沒有騎過青牛,所以,我渴望能夠有一天,騎著青牛,遨遊華夏,遨遊世界······

(續完)

農曆己丑牛年元宵節於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

牛年說牛|韓陳其:華夏文明的領頭牛|以苦為樂的樂牛文化

韓陳其在韓國

作者簡介

:韓陳其,江蘇省鎮江市人。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教授、漢語言文字學專業首批博士生導師,曾任韓國首爾女子大學、淑明女子大學、湖西大學客座教授,連任兩屆江蘇省語言學會會長。出版獨著有《中國語言論 》《中國古漢語學》《漢語借代義詞典》《漢語羨餘現象研究》《語言是小河》《古代漢語自學練習》《漢語詞彙論稿》《韓詩三百首》《韓陳其詩歌集》等,參與審訂《全唐文》點校整理本。研究方向和範圍:漢語、漢語史、中國語言學史、言意象、言意象觀照中的漢語詩歌釋讀和漢語詩歌創作。

牛年說牛|韓陳其:華夏文明的領頭牛|以苦為樂的樂牛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