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奇幻的爛片漂流

文 | 廖藝舟

編輯 | 趙普通

春節檔同時出現兩部國產奇幻電影的情況,已有數年未見。

映前的預售榜上,《刺殺小說家》和《侍神令》分別排在第三位和第四位。如今檔期過半,《侍神令》的單日實時票房下滑至第六位,總票房未破2億,與領跑大盤的《唐人街探案3》和《你好,李煥英》差距明顯。

平庸的票房表現,對映著國產奇幻片近年在電影市場的尷尬處境。

2017年,電影《侍神令》立項。演員陳坤、周迅是當年《畫皮》的老搭檔,那一年,內地電影票房總榜Top10中奇幻電影還佔據五席,如今榜單上還帶有奇幻元素的,只剩《哪吒之魔童降世》和《美人魚》。

一位電影從業者向

毒眸

表示:“國產奇幻一直在走下坡路,這個型別已經死了五年。”

中國奇幻電影不是沒有過輝煌時刻。2013年,周星馳的《西遊·降魔篇》以12。47億的成績問鼎年度票房冠軍,2015年的《捉妖記》以24。38億重新整理中國影史票房紀錄。

國產奇幻的爛片漂流

《西遊·伏妖篇》和《捉妖記

可惜的是,《捉妖記》的成功帶來的不是一片繁榮,而是一場電影泡沫的開始。

“東方新魔幻”

2002年,張藝謀的《英雄》開啟了中國的“商業大片”時代。2。5億,這是中國首部票房過億的影片,佔全年總票房約四分之一。那之後,《十面埋伏》《夜宴》《滿城盡帶黃金甲》相繼出現。

當古裝武俠大片一路高歌猛進時,陳凱歌卻沒有走尋常路。2005年,《無極》問世。這部電影的經歷和它的劇情一樣魔幻。影片收穫了1。75億票房,在海外獲得了金球獎提名,卻在國內遭遇如潮謾罵。

就連《霸王別姬》的編劇蘆葦也對本片頗有微詞:“無極的視覺包裝,無極的濫用技巧,無極的資源揮霍,無極的垃圾哲理。觀眾看它發笑完全是一種訕笑。”

陳凱歌被《無極》拉下神壇,一個饅頭在鏡頭外也引發了血案。在不斷推高的質疑聲浪中,陳凱歌說出了那句:“5年內沒人看得懂《無極》。”

15年後回過頭看,經歷了無數爛片的洗禮,觀眾自覺地給這部電影“平反”,《無極》的豆瓣評分開始回升。但在《無極》之後的三年,沒有導演再敢碰奇幻題材。

國產奇幻的爛片漂流

《無極》

2008年,《畫皮》在宣發期打出了“東方新魔幻”概念。創作團隊意在以此和好萊塢式奇幻片形成區隔,影片在人設、場景等方面更具東方神韻。該片投資方代表曾表示:“‘東方新魔幻’將成為全新的電影品牌,並有可能以該品牌為基準,打造一系列東方新魔幻風格的經典大片。”

該片最終躋身票房年榜第三,還獲得了華表獎和金像獎的認可。這年票房年榜第二是吳宇森的古裝大片《赤壁(上)》。有學者認為,《赤壁》的高開低走正代表著傳統古裝電影開始走下坡路,而《畫皮》結束了《英雄》以來中國大片主攻歷史的題材束縛。

國產奇幻的爛片漂流

《畫皮》

《畫皮》的確催生了一批能列入“東方新魔幻”體系的作品,如2011年的《倩女幽魂》《畫壁》和2012年的《畫皮2》。其中烏爾善執導的《畫皮2》一舉創下了七項票房紀錄,以7。03億的成績再次殺入當年票房榜前三。

2013 年《西遊·降魔篇》現象級的商業成功,又讓一批投資方對“西遊”題材趨之若鶩。《西遊記之大鬧天宮》《西遊記之孫悟空三打白骨精》《西遊記女兒國》等電影紛紛出現。

2015年,《尋龍訣》票房達到16。82億。當時有媒體標題打出“華語電影終於有了工業化大片”。2015也被稱作是國內的“IP元年”,IP的衍生價值開始被各大電影公司尤其是網際網路影企所重視,有將《鬼吹燈》視覺化的《尋龍訣》珠玉在前,後續奇幻電影也開始頻繁從小說中尋找改編素材。

票房接連勝利背後,是口碑的持續滑坡。

2008年到2018年,10年間中國電影市場年度票房總額從43億增長到了600億,據拓普資料,這10年間主型別劃分為“奇幻”的院線電影共有69部。

其中豆瓣評分超過7分的,只有《西遊·降魔篇》和《尋龍訣》。

當特效開始失效

2013至2015年,中國奇幻電影還穩定在每年3部左右。2016年這個數字提升到了每年10部,2017和2018年都是15部。

國產奇幻電影不再缺少投資,但產能大幅提升的同時,從《無極》《畫皮》起就存在的問題從來沒得到解決。用特效就能滿足的觀眾的日子,已經一去不復返了。

以《西遊·伏妖篇》為例,該片仍然在2017年春節檔取得了16。57億票房,單看收益甚至超過了前作,但口碑卻大幅下滑。豆瓣、淘票票、貓眼三大平臺的評論都格外一致:特效一流,劇本三流。

國產奇幻的爛片漂流

《西遊·伏妖篇》

絕大部分影片不如《西遊·伏妖篇》那樣“好運”。《封神傳奇》投資預算5億,僅收回票房2。84億,《鮫珠傳》投資2。5億,收回票房1。14億。《降魔傳》投資2億,收回票房9100萬。

過量供給讓觀眾迅速審美疲勞。視覺效果越華麗,故事、人設、世界觀等劇本層面的要素越空洞,是這一時期幾乎所有國產奇幻電影的通病。

將“大IP+流量明星”視為成功公式,“人妖對立”“人神對立”成了故事套路,“八荒”“三界”……剩下的只有看上去宏大又相似的世界觀。

2017年,陳凱歌用6年時間建了一座唐城,來容納《妖貓傳》裡的盛世幻夢。但觀眾看完後,評價又回到了“一流特效,三流故事”的原點。

餘暉之後

2018年春節檔,《西遊記女兒國》以系列新低的7。27億收官,《捉妖記2》接連被《唐人街探案2》和《紅海行動》逆襲。

安樂影業總裁江志強曾說,“要將‘捉妖記’打造成能延續30年的大IP”,而《捉妖記2》磕磕絆絆取下的22。37億卻成了國產奇幻迄今最後的亮點。

國產奇幻的爛片漂流

《捉妖記2》的票房在首日後斷崖式下跌

曾任《畫皮》總監製的楊真鑑在接受採訪時表示:“中國電影每年30%以上的市場增長率舉世罕見,從業者有兩種策略,一個是搶快錢,另一個是紅海戰略,也就是你敢不敢為5年後拍一部電影。”

楊真鑑為“5年後”拍了一部《阿修羅》。該片後期製作時間長達16個月,投資高達7。5億人民幣,是當年《畫皮》成本的7倍以上。

“完全按好萊塢標準制作。要提高國內的整體工業水平,就一定要這麼做。”

上映3天后,《阿修羅》撤檔停映。豆瓣評分3。1,票房停在了4900萬。

與《阿修羅》同檔期競爭的,是現實主義題材的《我不是藥神》,後者至今仍位列國內影史票房榜第10,豆瓣評分高達9。0。

現實題材在近幾年強勢崛起,此前在題材、IP方面的盲目投機似乎正在遭遇劇烈反噬,屬於國產奇幻的市場份額明顯萎縮。

除去《西遊記女兒國》,整個2018年奇幻電影唯一票房破億的是《雲南蟲谷》,該片豆瓣評分僅3。2分。某種程度上,它延續著《尋龍訣》的脈絡,其失利讓火熱許久的“盜墓+奇幻”題材也幾乎消匿。

到2019年,院線上映的奇幻電影數量縮減到了8部。

國產奇幻電影曾經想挑起“中國式大片”的大梁,如今再提這個詞彙,觀眾想起的更多是《戰狼2》《八佰》等帶主旋律色彩的現實題材作品。

就連“特效”這杆大旗,都一度被以《流浪地球》為代表的科幻電影接下。

國產奇幻的爛片漂流

《流浪地球》

幾次出師不利後,國產奇幻題材沒有放棄嘗試,2020年登陸院線的奇幻電影共有4部,豆瓣評分都在5分左右,其中《赤狐書生》入賬1。85億票房,《晴雅集》在取得4億成績後因特殊原因下映。時隔多年,《刺殺小說家》也成為第三部豆瓣7分以上的奇幻電影。

以好萊塢為參照系,最能體現工業化水準的莫過於戰爭、科幻和奇幻三種類型,前兩者國內都有了里程碑式代表作。拍過《畫皮2》和《尋龍訣》的烏爾善正在籌備《封神三部曲》,還沒有放棄“中國風格的超級大片”的野心。

經歷了短暫的輝煌,在泡沫和萎靡後,當市場終於明白觀眾想要什麼,國產奇幻的漫長漂流,似乎才剛剛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