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琊榜:梁帝最信任的弟弟,紀王看似荒誕平庸,實則深諳生存之道

琅琊榜:梁帝最信任的弟弟,紀王看似荒誕平庸,實則深諳生存之道

文/紫依

看《琅琊榜》時,有這麼一個人讓我印象深刻。

他長得胖胖的,總是在飲酒作樂,最喜歡吃吃喝喝,看起來沒個正形。

可他卻是梁帝最信任的弟弟,雖是個閒散王爺,可卻很有威望,說話也很有分量。

按理說,梁帝多疑,就連當初扶自己上位的林燮,自己最愛的女人宸妃娘娘,還有最優秀的皇子祁王,他都會下狠手,可他卻唯獨放過自己的弟弟。

為什麼呢?

不合常理啊。

紀王與梁帝,明明是最大的皇位競爭對手啊!

但從劇中可以看出,梁帝對紀王的態度截然不同。

琅琊榜:梁帝最信任的弟弟,紀王看似荒誕平庸,實則深諳生存之道

他就如同一個關愛弟弟的兄長一樣,時不時開玩笑,又互相調侃,聊的都是些家長裡短,什麼“敢情不是你兒子,說得這麼輕巧”,“這是靜妃做的糕點吧”,諸如此類。

能讓猜疑心非常重的梁帝卸下心防,這足以證明紀王絕非表面上那麼簡單。

真是深藏不露。

按輩分來看,

當年五王之亂時,梁王本不是太子,內有言侯和林燮,外有玲瓏公主,最終奪嫡成功,登上皇位,其他皇子都犧牲了,只有紀王倖免於難。

作為梁帝的幼弟,紀王爺能在血雨腥風、派系林立的皇宮中求得生存,並深得皇兄的信任;能在各方勢力暗流湧動的京城裡,這麼多年來不但休養生息,還默默地做著正義之事。

就連梁帝最後決定立靖王為太子時,也是默默徵詢了他的意見。

所謂大隱隱於朝,中隱隱於市,小隱隱於野,紀王是如何用超常的智慧立足,又能巧妙地一路相幫梅長蘇,值得我們來分析分析。

01:表面上寄情於聲樂,看似荒誕平庸,反而是存活的必要條件

《琅琊榜》中,有兩個人在紛亂的朝堂中,以混字求得生存。

琅琊榜:梁帝最信任的弟弟,紀王看似荒誕平庸,實則深諳生存之道

一個是紀王,終日飲酒作樂,喜好聲樂,吃得胖乎乎,總是裝傻充愣;

一個是言侯,他常年一頭紮在煉丹房,一心求道昇仙,連兒子都不管不顧;

可他們,卻在關鍵時刻起了重要作用。

當蒞陽長公主以首告的身份,請求重審赤焰舊案時,蒙大統領第一個附議,因為他控制了禁軍,讓梁帝無從反抗和制止;

霓凰郡主第二個附議,因為她掌握著雲南穆府,代表著外境的安寧;

緊接著,第三人,是紀王爺,他代表著宗親的勢力,他一跪,席上其他宗親瞬間就跪了一地了。

此時的梁帝,才捂著胸口,大驚失色地說“你?你?你。。。”,然後就震驚得說不出話來。

一來他沒有想到紀王爺也會摻和此事,而不是明哲保身;

二來他是梁帝最信任的弟弟,宗親中支援率最高的皇子,他的意見,對其他搖擺不定的宗親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紀王爺總在最需要的時刻,表明立場,說自己該說的話,卻能永保太平,實屬不易。

年少時的他,應該也算得上是聰明英才,只可惜

當年他無實力爭鬥,只能韜光養晦,遠離朝堂;

長大後的他開始

沉迷於

曲樂

之道,成為看起來荒誕不羈的人。

他從

不理朝事,不參與黨爭,不發表意見,只愛風花雪月,吟詩作賦,求得一生平安,最後成為了最文藝,也是最有情調的王爺。

他的忘年交,是言候的公子——言豫津,他欣賞並尊重的紅顏,是妙音坊的宮羽姑娘。

每次被梁帝召喚問話時,他也總是顧著吃吃吃,怎麼著,看著都是一個不靠譜的人。

琅琊榜:梁帝最信任的弟弟,紀王看似荒誕平庸,實則深諳生存之道

可是梁帝把身邊的人逐一利用,娶了言侯的妹妹當言皇后,言氏一族的勢力得保;

娶了林帥的妹妹當妃子,還生了皇子,讓林府死心塌地輔佐;

娶了滑族的玲瓏公主,生了譽王,獲得諸多助力;

可唯一不曾被梁帝利用的,恰恰是他的親弟弟——紀王爺。

在梁帝看來,紀王爺就像顆無

實用

的棋,是可以當作親人一樣看待的弟弟。

紀王的存在會時刻安慰著梁帝,哪怕年輕時為了權勢,他殺光了所有的親人和朋友,如今還好有紀王在,有人懂自己。

作為皇子,自古以來只有兩種可能。

一是參與奪嫡,最後成王敗寇;

二是碌碌無為地,混過一生。

要麼分到封地,偏安一隅;

要麼兩手不理窗外事,做個閒散王爺,紀王如是,《甄嬛傳》裡的果郡主也如是。

所以,紀王很有自知之明,他明白想要生存就該收斂鋒芒,不必過分聰慧,這樣才能躲過樑帝內心的猜忌。

琅琊榜:梁帝最信任的弟弟,紀王看似荒誕平庸,實則深諳生存之道

可你以為,這就是紀王爺的本色嗎?

當然不是了。

(2)悄悄地做正義之事,心甘情願做梅長蘇的“棋子”,助力頗多

你以為,紀王爺在他的保護色下,真的只是混日子嗎?

當然不是了。

若不是在獵宮時,梅長蘇與紀王一語道破,我們很難想象,一個風流倜儻、無所事事的王爺,他的政治立場是什麼,背後他默默做了多少事。

琅琊榜:梁帝最信任的弟弟,紀王看似荒誕平庸,實則深諳生存之道

一開始,靖王與梅長蘇、霓凰郡主相遇,庭生的出現,讓人立刻明白他的特殊之處。

我們一直以為,要麼是梁帝開恩,要麼是靖王相幫,否則祁王的遺腹子怎麼可能好好地活下來?

結果,從梅長蘇設計營救庭生開始,梁帝就渾然不知,靖王一直一臉蒙逼,可見另有他人。

真相揭開之時,我們仔細想想,在過去的12年裡,紀王爺是如何神不知鬼不覺地,偷樑換柱地,默默保護著蕭庭生?

琅琊榜:梁帝最信任的弟弟,紀王看似荒誕平庸,實則深諳生存之道

要知道,當年的謀逆案後,千萬雙眼睛盯著祁王府,盯著掖幽庭,想從中偷龍轉鳳,

保下孩子,需要花費多少心思。

在所有人唯恐避之不及時,紀王卻悄悄地應承了這事,而且辦得極為漂亮。

他不是單純地把懷有身孕的祁王側妃帶走,然後自己撫養孩子,因為這樣目標太大,而且容易讓人懷疑有謀反之心;

而是替她換了一個身份,放到掖幽庭,直到生下孩子,然後再放訊息給靖王,讓他暗中照顧。

琅琊榜:梁帝最信任的弟弟,紀王看似荒誕平庸,實則深諳生存之道

因為事發之時,靖王並不在京城,所以,不會有人懷疑,他對一個掖幽庭裡的孩子特殊照顧,有什麼不妥。

事後,梅長蘇當面致謝,紀王只是說了一句“誰跟誰還不是骨肉至親呢”。

紀王爺在這十幾年裡,從未泯滅良知,為了心中的正義,他竭盡所能,保全自身,維護他人。

正是因為他身份敏感,原本是和皇權走得最近的人,所以他都是虛招,讓人查無影,看無蹤。

正如沈追說的,當年那事,京城血流成河,好幾個府都直接被殺光了,求情的人,或被貶,或入獄,或緘口不言,直到此事成為一個忌諱,無人敢提。

琅琊榜:梁帝最信任的弟弟,紀王看似荒誕平庸,實則深諳生存之道

那麼紀王爺他尚年幼,也只能盡一份綿薄之力而已。

梅長蘇歸來後,好幾個大案,紀王都參與其中,看似是梅長蘇的一顆棋子,可實際上,他心裡清楚得很,只是默默相幫而已。

第一件事,他做何文新殺人現場的目擊證人。

按理說,該案發生在妓館,雖然很多人看到了,但誰敢去當證人?

若是平民百姓,又何必摻和到兩個政府要員的兇殺案中?

若是妓館的人,還要做生意呢,誰會去惹事?

若是達官貴人,誰想挑頭讓別人知道,當晚自己也去了妓館?

可卻只有紀王,他看到了,還特地告訴豫津,並且還口口聲聲說,不吐不快,他要去當目擊證人。

琅琊榜:梁帝最信任的弟弟,紀王看似荒誕平庸,實則深諳生存之道

一來,這事兒只有紀王作證,無人才置喙,因為他是王爺,不怕得罪吏部尚書;

二來,他一向喜歡飲酒作樂,去妓館更是慣用的保護色,跟梁帝作證,也沒人敢說什麼。

如果不是紀王爺的神助攻,單憑一個文遠伯,壓根抗衡不了譽王的勢力。

第二件事,營救衛錚,他願意入局並親眼看見和作證懸鏡司的夏冬,在轉移人犯。

衛錚被抓,整個金陵的人都知道,於是所以他料定靖王會有所動作,便一直在等著上門,想要配合。

琅琊榜:梁帝最信任的弟弟,紀王看似荒誕平庸,實則深諳生存之道

他先是靜候豫津,屏退左右,等豫津一提起話頭,他就接茬,然後順理成章到宮羽處。

一開始他也不明白計劃到底是什麼,從謝玉案開始,他就知道宮羽的身份,於是各種言語試探,先是問宮羽要不要去住自己府上,接著就提議開窗。

在豫津煞有介事地看著什麼的時候,他主動去旁觀,甚至還發表了評論,讓大家知道,他不但看到了,而且看清楚了。

琅琊榜:梁帝最信任的弟弟,紀王看似荒誕平庸,實則深諳生存之道

於是乎,在靖王陷入險境,被夏江和譽王聯手指責時,紀王在一旁裝傻表示看不透,可言談中卻一直引導著梁帝,甚至直接作證,確實看到了夏冬在轉移人犯。

本來就多疑的梁帝,一下子反應過來,這是夏江在做局,瞬間就落敗了。

紀王每次作證,地點都很微妙,要麼是妓館,要麼是妙音坊的宮羽,如此毫不避諱,又直率的訴說,讓人完全沒有任何懷疑。

第三件事,就是在蒞陽長公主大殿陳詞後,當堂支援重審赤焰舊案。

梁帝曾跟靜妃說,言侯和紀王在宗親外戚中,威望頗高。

琅琊榜:梁帝最信任的弟弟,紀王看似荒誕平庸,實則深諳生存之道

琅琊榜:梁帝最信任的弟弟,紀王看似荒誕平庸,實則深諳生存之道

言氏一族,出過3個皇后,可以說根基非常深厚了。

記得有一幕,謝玉案當晚,言侯一出現在寧國侯府,巡防營的副將立馬變色,畢恭畢敬,反而對一旁的譽王沒什麼好臉色。

而紀王爺的風評,也是好得出奇。

明明他一副浪蕩公子哥的模樣,可也從未做過什麼離譜的事情,可見平日裡,他默默做了多少好事。

因為他最得梁帝的信任和寵愛,所以宗親裡要是遇到啥事,他只要三言兩語便能化解危機,大家互幫互助的,感情自然也好。

這種對關係的把握,實在妙極了,又能讓皇上對自己沒有防備,又能在年輕皇子面前樹立威望,還能在皇親國戚裡成為有威望的人,本來已經很難了。

而他每次作證,從來沒人跟他翻臉,譽王沒有,夏江無力,梁帝更是不敢責怪,真是太厲害了。

(3)紀王在關鍵時刻,站隊支援靖王

九安山叛亂後,譽王徹底結束了自己的政治生命,曾經爭了十年的太子和譽王,紛紛落敗退出歷史舞臺。

此時,梁帝已入遲暮之年,身邊只有靖王,還有其他沒有名字的,默默無聞的皇子。

靖王之前一直被放逐,主要還是因為他是祁王一派的,對赤焰案也一直耿耿於懷,所以,梁帝對他不甚放心。

但九安山案中,靖王拿了虎符調兵增援,護駕成功後,他第一時間就歸還了兵符,沒有絲毫遲疑。

要知道,當時的梁帝手上禁軍只剩幾百人,如果靖王要謀反,簡直是分分鐘的,但他沒有。

儘管如此,他還是懷疑,甚至拿到兵符的第一時間,是在一旁反覆查驗真實性。

而後,他隨口提議,要儘快返回金陵,靖王毫不猶豫地答應了。

靖王的磊落和不計回報,讓一向多疑的梁帝都被感動了。

如果靖王以兵符相威脅,求得儲君之位,梁帝不會拒絕;如果他有任何私心,拒絕返回宮城,都是完全可以的。

於是,梁帝猜忌了一輩子,對收穫這樣一個孝順又忠君的好兒子,是滿意的,但又不放心。

因為他擅於制衡,從前是太子和譽王,後來是譽王和靖王,如今又要安排靖王和誰?

環顧四周,發現沒有可以與蕭景琰匹敵的皇子,他不免有點不安。

於是,他只能跟紀王商量立儲之事,試探想法。

琅琊榜:梁帝最信任的弟弟,紀王看似荒誕平庸,實則深諳生存之道

在進門之前,言侯就曾暗示,今日諸多朝中大事可定。

紀王明明聽懂了,卻還是裝糊塗。

聰明人說話,就是如此。

果不其然,紀王把這場談話,當作是兄弟間的閒聊,假裝一門心思在品嚐美食上。

當他聽到梁帝,直接試探儲君之位該歸誰,又問靖王到底有沒有爭儲之意時,他的回答就很微妙。

從表面上看,靖王確實沒有流露出任何想當太子的想法,所以,梁帝也擔心,要是他不願意,自己卻強推怎麼辦呢?

於是他就說,只要是皇子,當然都有野心的啦,都想當皇帝的。

這本來是一句拉家常的話,可梁帝卻轉眼問了一句,那你呢?

紀王就辯解稱,“臣弟才不是皇子,臣弟是皇弟。那是不一樣的。”

而後他用“仁孝德厚,赤誠忠勇”來評價靖王,充分打消了梁帝的疑慮。

歷數過往的諸位皇子,祁王有勇有謀,背後有勢力支撐,但他強勢而且與梁帝政見不合;太子德行有虧,難堪大任;譽王野心勃勃,而且是滑族人。

只有靖王,他倔強且勇猛,而且不喜歡刻意結交大臣,這樣的人,是梁帝很好掌控的。

紀王知道梁帝想要什麼,在擔心和懷疑什麼,於是他專挑對方需要的品質去描述靖王,無形中就成為了他們這一派的人。

結語

紀王爺與梅長蘇的對話,很經典。

通觀全劇,他總是沒正形,說話也不太正經,還總是裝傻。

一開始,梅長蘇正經地道謝時,他是繼續裝傻的,直到點到了庭生的事情時,他才說了一句“萬事對心不對人,誰跟誰不是骨肉至親呢”。

琅琊榜:梁帝最信任的弟弟,紀王看似荒誕平庸,實則深諳生存之道

他好像說了什麼,又好像什麼都沒說。

只不過,他其實對梅長蘇的謀劃早有察覺,所以,是有意識地當棋子。

畢竟當年自己未能阻攔下赤焰軍和祁王的悲劇,已經是他一生的遺憾了;這麼多年又看著太子和譽王把朝政搞得烏煙瘴氣的,他也只能盡力做些周旋。

如今,終於等來了靖王和梅長蘇,他也放心了。

紀王爺,真是個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