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怒漢》:人性的探究

《十二怒漢》:人性的探究

好的電影,改變您的認知。歡迎大家來到我的電影專欄,我是懷揣夢想的博學的楓葉,開門見山,今天給大家聊一部年代久遠的老電影,大導演西德尼·呂美特的遺作——《十二怒漢》。這部電影於1957年問世,在隨後的60餘年中,被各國電影人多次致敬或翻拍。比如,根據根據著名推理小說家阿加莎克里斯蒂同名小說改編的原著《東方快車謀殺案》(1974年版本)。

《十二怒漢》:人性的探究

這個故事同樣經歷過多次影視化改編,即使對不少中國觀眾來說,情節都已經稱得上耳熟能詳。而呂美特拍攝的這一版本,可以說是目前為止公認的最佳版。

故事講述的是一個住在貧民窟的車臣男孩涉嫌殺害自己的父親被送上法庭審判,人證物證具在,只剩下最後一項,陪審團庭議,12個陪審員聚集在一個狹小的房間裡,從剛開始只有8號陪審員一個人認為他無罪,這個人提出種種證據上的疑點,最後所有人都投票男孩無罪。爭執中體現了幾乎每一個人的背景、想法、觀點。

《十二怒漢》:人性的探究

《十二怒漢》:人性的探究

由於陪審團制度的存在,美國公民一旦被法院選中,如果沒有特殊情況,就必須履行義務,去聽審一樁與自己完全無關的司法案件。被選中的人來自社會各界,他們可能對法律條款一竅不通,但他們必須為案件做出一個最終判決。不是簡單地少數服從多數,而是要所有陪審員意見一致,只要有一個人有不同意,判決就不能算數。

就是因為8號陪審員的不同意,《十二怒漢》的故事正式開始。

《十二怒漢》:人性的探究

《十二怒漢》:人性的探究

人證物證俱在,所有證據都在說明少年確實是殺人兇手,這是一個毋庸置疑,毫無爭議的結果。

按照法律的思考方式,就算如此,案件也必須走完所有司法程式。

讓德高望重的法官按照法律條文做出裁決,這應該誰都能,但是讓一幫不怎麼懂法的“群眾”最後來決定嫌疑犯的生死,非陪審團制國家的觀眾可能就不理解了。普通人大都是帶有私心和偏見,那又怎麼保證他們的判斷是公正的呢?

《十二怒漢》給出了答案。有著帶著有色眼鏡的人成為了陪審員,而且還有的人擺著一副事不關己的樣子,只想著隨便表決一下就走人。甚至還有人在開庭之前就對案件有著自己強烈的看法,不管證據是什麼,都不影響他最開始的決定。8號陪審員認為大家完全沒有經過一番思考和探討就直接下了結論,直接給一個18歲少年定罪,俗話說人命關天,這麼做實在是過於草率了。發現嫌犯少年有著特殊的家庭背景,就算真的殺了人,也是情有可原,法律不外乎人情,為什麼就不能從男孩的角度重新審視一下案件,或許當中還有些隱情是警察和律師都沒發現的呢?8號提出“無罪”開始,電影就像是一場本是實力懸殊的對決,變成了一場全程繃緊,超級大逆轉的競技比賽。只不過競技的方式是吵架。他要和11個認為“有罪”的陪審員進行“對抗”。這場鬥爭,可以看作是是維護美國司法尊嚴的一場戰鬥,是陪審團制度是否有利的一次證明。從某種角度來看,這部電影也可以說是心理片,這是對人性的探究,在探索案情的同時,也從心理層面成功的塑造了12個陪審員的個性。每個人的臺詞,動作,眼神,行為舉止無不透露著他們各自的性格特徵。

《十二怒漢》:人性的探究

可以說每個角色的經歷決定了他們各自對事物的判斷能力,以及他們所處的陣營。他們是不同型別的人,思考方式和看待事情的角度會有所區別,這就是人性。案件的真相併不是《十二怒漢》的重點,所以少年到底是不是兇手?導演沒有給出明確的答案。

阿加莎克里斯蒂曾經說過:“人人都有謀殺的慾望。”人性本惡,罪犯普遍存在。善惡存在於人性中,這部電影警醒自我不要被貪婪,仇恨所吞沒,不要被邪惡佔據我們的心房,不要失去理智做不該做的事。我是懷揣夢想的博學的楓葉,請停下您的腳步,關注我,陪你共賞好劇,分享收穫,學習更多幹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