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文解字》第304課:細說“廷”字

司馬遷《史記·呂太后本紀》中有一段:“

於今面折廷爭,臣不如君;夫全社稷,定劉氏之後,君亦不如臣。

”(周勃說:)如今在朝廷上當面反駁,據理諍諫,我們比不上您;而要保全大漢天下,安定劉氏後代,您又比不上我們。其中“

面折廷爭

”後來發展成為成語,指當面指責別人的過失,有意見當面講。這個成語中,重點要理解“廷”字。這也是今天要講的漢字。

《說文解字》“廴”部的部屬漢字只有三個,就是“廷、正+廴(注意,不是“延”,“延”字在“㢟”部)、建”,其中有兩個是現代漢語常用漢字,即廷和建。今天先講一個字:“廷”,其詳情如下:

1、廷。讀tíng。《說文解字》給的解釋是:“廷,朝中也。從廴,壬聲。”形聲字。本義是朝廷,即封建時代君主接受朝拜和處理政事的地方。

關於這個字的字形,因為是形聲字(許慎的判定),我們不做過多解說,只說一下我們的【猜想】:

《說文解字》第304課:細說“廷”字

(《字源》載廷字的字形演變)

看字形演變,“廷”字在早期的文字中,很像在某個場合,一個巨大的人(天子或諸侯)對小人進行訓話。那麼,這個場合,就叫“廷”。

段玉裁的《說文解字注》稱:“朝中者,中於朝也。古外朝、治朝、燕朝,皆不屋,在廷,故雨霑服失容則廢。”這裡的外朝、治朝、燕朝指三種朝會,即大規模禮儀性的朝會,日常議政的朝會,定期的朝會,在古代,天子和諸侯都有處、治、燕三朝,起初,這三種朝會都在屋外舉行,因為雨水會沾溼衣服使容儀喪失,所以,後世就有了廷,就是朝中。

司馬遷《史記·呂太后本紀》中有一段:“於今面折廷爭,臣不如君;夫全社稷,定劉氏之後,君亦不如臣。”(周勃說:)如今在朝廷上當面反駁,據理諍諫,我們比不上您;而要保全大漢天下,安定劉氏後代,您又比不上我們。其中“面折廷爭”後來發展成為成語,指當面指責別人的過失,有意見當面講。

《說文解字》第304課:細說“廷”字

(朝廷)

比如《穀梁傳·襄公二十四年》:“廷道不除”。陸德明釋文:“廷道,朝廷之道也。”又比如杜甫詩《自京赴奉先詠懷五百字》:“彤廷所分帛,本自寒女出。”朝廷裡分派的東西,自然都是出自民間。

《說文解字》第304課:細說“廷”字

(杜甫像)

後來,廷字的意義有所引申,又指地方官吏辦事的地方。《廣雅·釋官》:“廷,官也。”王念孫《廣雅疏證》稱:“謂官舍也。”《史記·高祖本紀》:“(劉邦)為泗水亭長,廷中吏無所不狎侮。”就是劉邦在當泗水的亭長時,亭中的小吏沒有不被他戲弄耍笑的。這裡的廷指的是官衙門,並不指朝廷。再比如韓愈《為裴相公讓官表》:“移官府廷,因佐幕戎。”這裡的廷,指的也是官署,並非朝廷。

《說文解字》第304課:細說“廷”字

(現在的內鄉縣衙)

此外,廷字還有其他引申義,比如:

(1)正直;公平。《廣雅·釋詁三》:“廷,平也。”《廣韻·青韻》:“廷,正也。”比如《漢書·百官公卿表》:“廷尉。”顏師古注稱:“廷,平也。治獄貴平,故以為號。”實際上,這裡的“廷”字意義還是來自本義,因為朝廷、官署等,歸根到底,還是為民做主的地方,公平最為重要,所以戰國時期秦國就設定了這個官職,秦朝、西漢沿用,廷尉首長列位九卿,為中央最高司法審判機構長官,彙總全國斷獄數,主管詔獄和修訂律令的有關事宜。現在的《封泥考略》(卷一,189頁)一書中,收有“廷尉之印章”一印的封泥,是西漢武帝時廷尉印屬物,如圖:

《說文解字》第304課:細說“廷”字

(《封泥考略》中的“廷尉之印章”封泥)

(2)庭院;院子。這當是又一層深的引申。這個意義之下,廷在後世都寫作“庭”,比如《詩·唐風·山有樞》:“子有廷內,弗灑弗掃。”你有自己的庭院和房間,卻不去打掃它。

《說文解字》第304課:細說“廷”字

(庭院)

《說文解字》收的也有“庭”字,指的是“宮中”,與現行的“庭”字有字義上的差別,到本字時再說。

(3)朝位;位置。《集韻·徑韻》:“廷,朝位也。”《馬王堆漢墓帛書·稱》:“奇從奇,正從正,奇與正,恆不同廷。”用這個意思。

(4)用同“鋌(dìng)”。用它的量詞意義,注意讀音不是“鋌而走險”的tǐng,其實就是“錠”。《李陵變文》:“敕賜赤鬥錢二萬貫,紫磨黃金一萬廷。”不僅漢代,後世很多朝代,金鋌子的說法一直存在。

《說文解字》第304課:細說“廷”字

(金鋌子)

廷字的小篆寫法如圖:

《說文解字》第304課:細說“廷”字

(廷字的小篆寫法)

(【說文解字】之304,部分圖片引自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