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縣鄉韻·蘆村趕會(2020)

冠縣鄉韻·蘆村趕會(2020)

冠縣鄉韻·蘆村趕會(2020)

農曆七月十三,又到了冠縣蘆村廟會的日子,據說蘆村會每年舉辦兩次,最大的一次是農曆三月十八,其次是農曆七月十三,去年那兩次古會都被我趕上了,不過每一次前來都會有不同的收穫。

這一次前來,順便在騎行的路上開了會兒直播,一位騎電車的大姐看到後以為我是開著導航去某地,於是問我去哪,我說去蘆村,她很豪爽的說她就是蘆村的,不用開導航,直接跟著她走就行,我便只好答謝。大姐也想要一輛單車,沒事了出來騎一圈,可惜現在有了家庭與孩子,沒有那麼多的自由。

冠縣鄉韻·蘆村趕會(2020)

冠縣鄉韻·蘆村趕會(2020)

冠縣鄉韻·蘆村趕會(2020)

走在這熱鬧的集市上,總能遇見些稀罕玩意兒,很多東西能夠讓人回憶起曾經那些平凡的年代,那些平淡的小事,只不過回憶起來,有一種嘴角悄悄上揚的美好。

冠縣鄉韻·蘆村趕會(2020)

冠縣鄉韻·蘆村趕會(2020)

套圈圈在這裡依然很流行,只不過是小孩子們套小圈,大孩子們套大圈。現場還有十塊錢贈一筐的,這是我遇見的一點不同。

冠縣鄉韻·蘆村趕會(2020)

冠縣鄉韻·蘆村趕會(2020)

冠縣鄉韻·蘆村趕會(2020)

這裡的廟會就像趕集一樣熱鬧非凡,走親訪友好去處、吃喝玩樂一條街。很多小孩子明天就要開學了,趕會也算是開學前最好的放鬆方式。

冠縣鄉韻·蘆村趕會(2020)

在這裡,總能遇見些有趣的人和事,一位來自後田莊的老大爺,據說已經80歲了,還像平常人一樣騎車踏行,還有他那輛產自1958年的老國防,車軸像個老紡車,車尾還用竹板固定著,車樑上還有老布袋,真叫人敬佩!臨別老大爺還跟我說了句祝福的話,體格真是硬朗!

冠縣鄉韻·蘆村趕會(2020)

冠縣鄉韻·蘆村趕會(2020)

冠縣鄉韻·蘆村趕會(2020)

趕會的人們總是絡繹不絕,電三輪和雙輪電動車在這段時期很流行,再等幾十年以後不知道這些交通工具會不會淘汰。

逛的村多了,自然認識的人就多了,在這裡遇見了熟人,還遇見了前兩天賣梨的攤主,也算是一種緣分吧。這裡的套圈圈也多了一些套小動物的攤位,也算是一種創新吧,不過這又讓我想起之前有人套圈圈,一個圈圈套住了最後排的東西,攤主卻說套兩次才算數,這就讓人覺得有些不地道,也沒有跟人提前說明情況。

冠縣鄉韻·蘆村趕會(2020)

街上的棉花糖總是會出現在一雙雙可愛的小手之中,還有那具有傳承文化的糖人,也是小孩子們的最愛。

冠縣鄉韻·蘆村趕會(2020)

附近的房子有些已經不復存在,走過一條曲折的小土路,穿過一片荒蕪的雜草地,真想回到那個年代,感受那些慢節奏的生活。

冠縣鄉韻·蘆村趕會(2020)

一位賣菜種的老大爺也許是太熱了,趴在桌子上眯了一覺,桌子底下還有暖壺和水杯,一看就是過來人。

冠縣鄉韻·蘆村趕會(2020)

李八里莊正宗的小磨香油依舊還是停靠在去年的位置,這又讓我想起小時候在家裡,一聽到“叮叮噹噹”的響聲,就知道換香油的來了,那時的小漏斗,很有年代感。

冠縣鄉韻·蘆村趕會(2020)

純手工製作的鞋底,在街上依舊可以尋見。

冠縣鄉韻·蘆村趕會(2020)

冠縣鄉韻·蘆村趕會(2020)

村子東頭的攤位多是些衣服鞋帽、還有水果蔬菜。

冠縣鄉韻·蘆村趕會(2020)

這裡還有許多散裝的零食。

冠縣鄉韻·蘆村趕會(2020)

冠縣鄉韻·蘆村趕會(2020)

村東的小學如今已經搬到了西頭。

冠縣鄉韻·蘆村趕會(2020)

冠縣鄉韻·蘆村趕會(2020)

冠縣鄉韻·蘆村趕會(2020)

每當古會或是村集,一戶農家的小院裡便會擠滿了人,都是來買果子或是雞蛋荷包吃的,鄉韻十足。

冠縣鄉韻·蘆村趕會(2020)

冠縣鄉韻·蘆村趕會(2020)

有些巷口,閒坐著幾位老人,或是乘涼觀景,或是等待親戚的到來。古會上總是少不了燒香的、算卦的,來到蘆村不往老供銷社來一趟真是等於白來。

冠縣鄉韻·蘆村趕會(2020)

冠縣鄉韻·蘆村趕會(2020)

冠縣鄉韻·蘆村趕會(2020)

一個經營多年的供銷社,一座古老的房子,承載著多少人的回憶?

冠縣鄉韻·蘆村趕會(2020)

冠縣鄉韻·蘆村趕會(2020)

院裡還養著只老母雞,不禁又讓人想起那些拾雞蛋的光輝歲月了。

冠縣鄉韻·蘆村趕會(2020)

門前的一塊大石頭都被磨亮了。

冠縣鄉韻·蘆村趕會(2020)

冠縣鄉韻·蘆村趕會(2020)

聽一位村友介紹,以前村裡沒有超市,只有一個供銷社,全村的人都會來這裡買東西,那時候這裡還賣布匹,當時可謂是人聲鼎沸。後來超市多了,供銷社也就沒落了,不過如今這裡依舊在營業,只是出售些菜種之類。

看看那老屋、看看那櫃檯、看看那算盤,還有那漸漸變老的人們,都曾是一個時代的印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