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寒易去,一溼難除,溼邪為何冤魂不散

千寒易去,一溼難除,溼邪為何冤魂不散

千寒易去,一溼難除,溼邪是什麼鬼

千寒易去,一溼難除。很多人都會說,唉呀,我最近溼氣重,可是你要去醫院對西醫生生說,溼氣重是怎麼鬼,西醫有驗血驗尿報告,我還沒聽驗溼氣的,但是它真的存在,比如:

面板或者頭面板油膩;

頭重如裹,整天濛濛的,頭昏腦脹;

嘴巴總覺得黏糊糊的,舌苔厚或者白厚,或者厚膩,舌頭兩邊有齒痕;

四肢困重,渾身無力;

腹脹憋氣或食慾不振;

大便粘膩、不成形,馬桶衝不下;

溼疹;

關節疼痛尤其陰雨天更厲害;

小肚子變大,體型偏胖,

形成水腫

香港腳(臭腳);

等等。

這就是溼氣重了。

簡單講,溼,就是顯示出來的水,溼氣也是水,只是過多的水汽,多了才會顯示出來,這些過多的水汽本來應該透過汗水或者尿液排出去,但是卻沒有排出,於是在人體內亂竄搗亂,引起各種不適。溼的性質接近於水,所以流動緩慢,進一步濃稠凝聚之後,就形成了狹義之痰。

溼邪又可以分為外溼和內溼,當然,外溼滲透進去也可以形成內溼,內溼也會向外走形成外溼。

中醫脾主運化,一是脾弱了,就無法把水運化好,土不治水,地面上有水,火在上面烤,這就形成成溼了,要是水下面的火夠旺,也就是腎可以溫煦脾陽的話,脾就可以運化水溼了。

何以現在溼氣重成為通病,很明顯這是我們現代的生活方式帶來的

1。吃過多的寒涼食物,水果啊,冰飲料啊。水果都偏寒涼,而且一方水土養一方人,現在物流發達了,我們也吃遠方的水果,對於我們而言,可能就不是當季水果,這更加造成混亂。

2。夏天長期空調。人與自然相適應,本來在夏天通過出汗排掉一些溼氣,長期呆空調房裡又把溼氣困在裡面了。

3。運動出汗少。

4。西藥,輸液多。西藥,輸液,都是寒涼的,靠輸液治好感冒的,沒有胃口好的。

除溼首先是要改變生活和飲食習慣,中醫去溼的方子很多,對照上面溼氣的形成原因,我們就可以知道怎麼除溼了。當溼氣過重,我們可以通風把溼氣吹走,散掉,用乾燥劑把溼氣吸走,化溼,烤乾,燥溼,把水排掉,利水滲溼,中醫祛溼也是如此。中醫祛溼,先要看溼氣在哪裡,由誰主管。

肺主宣發肅降。

如果溼氣在表,根據症狀,有大青龍湯,越湯 之類,宣肺發表,把溼氣透過面板排出去,除掉溼邪,還有防己黃芪湯。

脾主運化,運化食物,也運化水溼。

如果溼氣在中焦,也就是脾胃弱的,就是沒有很明顯的疼痛,但是人容易睏倦,沉重,舌體胖大有齒痕,舌苔厚膩而白,有個簡單卻非常好用的,就是苓桂白朮甘湯。

茯苓25克,桂枝18克,白朮15克,炙甘草15克。

茯苓健脾利水,桂枝通陽,白朮燥溼,炙甘草補脾。這個湯方很多人都用得到。

腎主水道。

如果口渴,小便很少或很多,喝水不解渴,膀胱氣化不了,可以用五苓散。

如果是偏於腎虛導致的水腫,可以用真武湯。

日常飲食來講,寒涼的容易傷脾增溼。

水果大多偏寒涼。

很多人喜歡用薏苡仁煲湯祛溼,薏苡仁偏寒,炒熟才好。推薦扁豆,芡實,山藥,板栗,做菜多放生薑。

牛奶陰寒容易生溼。

冰飲料冰啤酒,想想都懂吧。

還有,中醫講,脾主意。一日不見,茶飯不思,因為想太過了所以飯都吃不下了,思慮太重,心思重重的,脾胃不會太好,

生活簡單一點,邁開腿,管住嘴,這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