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建國,劉秀做了五個制度安排,為何還是不能阻擋國家分裂?

細說三國第二期,我們來聊一個聽起來很大的話題,為什麼會有三國。

文章有點長,所以分了上下兩篇。今天是上篇。

為什麼會有三國呢?

有人可能會說,這個答案還不簡單,東漢末年農民起義,天下大亂,出現了群雄割據,然後就有三國了唄。

這個回答就太籠統了,因為這樣回答又會產生了一個新問題,為什麼亂了之後國家就分裂了?

要知道,黃巾起義主力不到一年就被鎮壓了,而清朝時的太平天國起義,整整打了十四年,也沒看哪個總督、巡撫公開跳出來對抗中央政府的。而且,在東漢初年秦末搞分裂的貴族幾乎滅絕了,西漢初期搞分裂的諸侯王也沒啥權力了,光武帝劉秀還透過制度設計,把另外幾個不穩定因素也都給安排了——你站在那個歷史時期,已經看不出有誰能威脅皇權,更看不出有誰會分裂國家了。

那為啥後來還是出現了三國鼎立的局面呢?

東漢建國,劉秀做了五個制度安排,為何還是不能阻擋國家分裂?

今天這篇文章,我們就來分析一下東漢末年的政治結構,看看到底是誰分裂了帝國。

公元25年,劉秀建立東漢,然後又經過十二年的戰爭,徹底統一了全國。

這時,劉秀坐在皇帝寶座上,舉目環顧自己的帝國心裡還是比較踏實的。

你想,秦朝末年搞分裂的六國貴族都快滅絕了,西漢初年搞分裂的同姓諸侯王現在也沒有權力了,還有誰能威脅到我大漢王朝呢?

但劉秀仔細琢磨了一下,心裡忽然又不那麼穩當了,因為他覺得還有五個不穩定因素是有可能威脅到皇權的。

第一個不穩定因素是功臣。

和劉秀一起打江山的兄弟們,也就是傳說中的雲臺28將,現在一個個都身居高位,手握兵權。

對他們這些人呢,劉秀是想起來不開心,看起來不順眼,總覺得他們手中的權力對自己是一種威脅。

劉秀就和他們商量:“各位老鐵,你們打這麼多年的仗,大概都累壞了。現在國家有提前退休政策,要不要享受一下呢?”

功臣們一聽,都高舉雙手錶示贊同(大概也不敢不贊同):“陛下太照顧我們了,我們正想去海邊餵馬砍柴呢!”

劉秀一聽也很高興:“給你們每人發個面朝大海的別墅。然後,劉秀就給這些功臣們一定的經濟地位和政治地位,都勸退了,讓他們都回家養老了。”

第二個不穩定因素,是丞相制度。

丞相制度有啥問題呢?

權力太大,容易產生權臣。

權臣是很可怕的,你看王莽,就把西漢皇帝扒拉下去自己當皇帝了。

所以劉秀直接把丞相給廢除了,把丞相的權力分成三部分,給了新設定的三公太尉、司徒和司空。

分成三部分後,劉秀還是不放心,三公的權力也不小,看著怪嚇人的,所以你們也別真掌權,當三個政治吉祥物得了。

東漢建國,劉秀做了五個制度安排,為何還是不能阻擋國家分裂?

所以,劉秀在選三公時,任用的都是學問特別好但對行政能力不怎麼在行的大儒,“虛置三公”。

可三公的權力也被剝奪了,誰來幹活呢?

劉秀又設定了一個叫“尚書檯”的機構,負責處理日常行政工作。

那如何防止尚書檯的官員成為權臣呢?把辦事人員弄得多多的,權力都分散掉;品級再壓得低低的,讓你見誰都得點頭哈腰,你不就成不了權臣了嗎?

第三個不穩定因素,是郡國的“都試”制度。

這個概念很多人比較陌生,我們花點時間來解釋一下。

我們先來了解下什麼是郡國。

東漢實行兩級行政管理制度,最下面是縣,縣上面是郡。

和郡同級別的還有“國”,就是諸侯王的封國。諸侯王由國家養著,好吃好喝,但是沒有治理封國的權力;負責治理封國的,是中央派出的國相。

(東漢既有平原縣又有平原國,劉備既做過平原令又做過平原相,也就是說他在郡、縣兩級都做過地方長官,並不是誰寫錯了,不用懷疑。)

郡國的規模,相比於現在,大概相當於地級市;相比於古代,大概相當於春秋時宋、衛這樣的小國。

“都試”呢,是郡國的一種軍事演習制度。

西漢時規定 ,平民中男子只要年滿二十三歲,都得到郡國服役一年,每年搞一次軍事演習,這就是“都試”。

郡國有“都試”,就相當於太守或國相掌握了一股固定的武裝力量。

劉秀起兵時,就想過利用南陽郡的都試奪取郡兵的指揮權。所以在他看來,都試是有隱患的,存在著被地方利用對抗中央的可能性,必須也給廢除了。

第四個不穩定因素是豪強地主。

什麼是豪強地主呢?

“豪”和現在的“土豪”意思差不多,不過現在的“豪”是有錢,那時的“豪”是有地,土地是古代最重要的生產資料,擁有大量土地也就意味擁有了大量財富。

“強”意思,是“強橫”“不守法”。

豪強地主秦朝和西漢時就已經產生了,來源主要有三種:

一個是沒落的、殘餘的先秦貴族——這些人已經沒有任何政治權力了,但手裡還有不少土地。

另外兩個來源,一個是商人階層,一個是官僚階層。

這兩個階層用金錢或者權勢來兼併土地成為地主

“豪強地主”還有另外的稱呼,叫“豪族”“強宗”或者“大姓”。“族”、“宗”和“姓”都是指宗族,古代人宗族觀念很強,同姓的人通常會圍繞著族長或者家族內出色人物,一起生活,抱團取暖。豪強地主的依附農民中有不少就是本家的窮人,所以“豪強地主”被稱為“豪族”“強宗”或者“大姓”,都一個意思。

“豪強地主”對國家主要有兩個威脅:

第一個威脅,是和國家爭奪人口。很多農民失去土地後,就會進入豪強地主莊園成為“佃客”,他們種地主的地

交出一半收成給地主,但可以逃避國家的賦稅和徭役。

第二個威脅,是擁有私人武裝。

“佃客”平時為農,戰時為兵,遇到有盜匪作亂時

他們還要拿起武器保衛農莊,成為豪強地主手下的私人武裝,這時他們又有了另外一個名字,叫“部曲”。

西漢時豪強地主就是影響社會穩定大難題,中央政府想方設法打擊他們,但始終沒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劉秀起兵時,不少豪強地主帶著自己的私人武裝投奔劉秀,成了他的盟友,幫他推翻了王莽,統一了全國。

但此一時彼一時,只要你對我的皇位有威脅,就別怪我卸磨殺驢。

於是,劉秀果斷地對豪強地主動手,下令丈量土地,普查人口,把資料都給我搞清楚,誰也不許逃稅漏稅。

東漢建國,劉秀做了五個制度安排,為何還是不能阻擋國家分裂?

劉秀擺出一副要弄死豪強地主的架勢,但實際上他的政策根本推行不下去,有的豪強地主是他的親屬,有的豪強地主是他的老鄉,官員們根本不敢認真清查。

還有的豪強地主上面沒人,但做得更絕,直接帶領“部曲”把清查的官員給打跑了。

國家派軍隊來,地主就帶著“部曲”躲到附近山裡;國家軍隊走了,他們再出來——“敵進我退,敵退我進”,和國家軍隊打游擊。

鬥來鬥去,劉秀也沒辦法,豪強也很難受,雙反成本太高,最後只能妥協:

我不往死里弄你,你別太過嘚瑟,大家互相給個面子。

劉秀雖然沒徹底幹掉豪強地主,但也表明了中央政府的態度,所以在東漢大部分歷史時期,豪強地主都保持低調,和皇權和平共處,沒有掀起多大的風浪,直到東漢末期,一股特殊的力量也成了豪強地主,形勢才發生變化。

什麼特殊力量呢?咱們這裡先留個懸念,往下講第五個不穩定因素:士人。

“士人”就是指古代的讀書人,這個群體從春秋戰國時開始活躍,大家熟知的張儀、蘇秦都是當時的“士” 。

西漢時“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加強了儒生的政治地位和經濟地位,給他們官當,讓他們賺錢。

但西漢政府籠絡士人階層的同時,忽視了士人的政治倫理教育,儒家經典裡雖有“忠義”思想,但上過學的都知道,老師不給講只靠學生自學的話,那是極容易跑偏的。比如王莽篡位時,就有很多拿老劉家薪水計程車人,都跳槽到老王家去了,替王莽歌功頌德、出謀劃策。

所以劉秀覺得,覺得光給官給錢不行,還要加強士人的思想政治教育,培養他們忠君愛國的情操讓他們徹底成為皇室的盟友。

那具體怎麼做呢?

第一是樹立典型。

派人到深山老林裡,把那些王莽當皇帝時不肯做官選擇隱居計程車人都給找出來,給予隆重的表彰,這叫“矯正士風”。

第二是加強教育。

你們自學不是學不好麼,政府辦學校,僱老師教你們,中央設太學,地方設郡國學。

洛陽太學生最多時達到三萬人,而洛陽人口總數最多時才一百萬,相當於每一百人中就有三個太學生,這個比例是相當高的。

除了公辦學校,在政府的鼓勵下,全國各地還出現了大量的私立學校,很多大儒都招生講學——劉備和公孫瓚都在大儒盧植辦的學校裡學習過,因為兩人是同學關係,所以劉備剛開始時一直跟著公孫瓚混——有的大儒手下,註冊的學生多達萬人,東漢士人的數量一下子就爆炸了。

劉秀為什麼擴大士人的規模呢?因為放心嘛。

你想,士人們手無縛雞之力,能掀起多大風浪?

而且,他們成天講“忠孝仁義”那一套不應該是皇室的天然盟友嗎?

劉秀把這些事都做完後,放心地閉上了眼睛。臨死時,回顧了一下自己的安排:

中央少了權臣和功臣,地方少了郡兵,打壓了敵人豪族地主,發展了盟友士人集團……

所以,他的心情應該是平靜的,甚至有點得意的:孩兒們,我都安排明白了,從此老劉家就“千秋萬載 一統江湖”,咱們就是“東漢不敗”。

劉秀計劃得挺好,但他做夢也沒想到,有兩個沒預料到的因素打亂了他的所有安排。

具體是哪兩個因素呢?這篇挺長了,我們下篇繼續聊。

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