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夜追兇》攝影師詳解創作過程,為何7分半長鏡頭拍了一整天?

網劇《白夜追兇》開播半個月,已播出十餘集,豆瓣維持在9。0分,代表了觀眾對這套劇的高度認可。緊張的劇情、縝密的邏輯,潘粵明一人分飾兩角的精湛演技,是為這套劇博得高分、吸引觀眾的主要原因。但整部劇的影像風格,以及潘粵明一人分飾兩角毫無破綻的畫面呈現,其實是由攝影師來提供技術支撐的。甚至有不少觀眾是因為第一集開篇7分半的長鏡頭才被這套劇吸引。那麼《白夜追兇》的長鏡頭是如何創作的、潘粵明一人分飾兩角又是如何在畫面上呈現的?我們對攝影師劉英劍的採訪,能解開有關這些的疑問。感謝劉英劍接受採訪,文中用到的劇照由攝影師王小濤拍攝。

《白夜追兇》攝影師詳解創作過程,為何7分半長鏡頭拍了一整天?

拍《

白夜追兇》用的什麼攝影機,以及哪些拍攝附件?

劉英劍:攝影機是用了ALEXA-MINI和AMIRA。鏡頭方面就比較簡單,ARRI UP定焦鏡頭組,另外加了4支變焦,是安琴的16-42, 30-80, 18-80,以及45-250。兩個小變焦是考慮到裡面有不少動作戲,小變焦鏡頭輕,手持拍攝會比較方便。

另外我們也用了移動裝置,45尺的伸縮炮,剩下就是常規的軌道、小搖臂之類的。

《白夜追兇》攝影師詳解創作過程,為何7分半長鏡頭拍了一整天?

影像風格很大程度上決定了《白夜追兇》的整體調性,比如很少見到明豔的色彩,黑暗場景特別多,幾乎所有場景都用盡量少的燈光,最初是怎樣決定這樣的影像風格的?

劉英劍:影像風格其實是劇本決定的,劇本給到你的第一感覺就是這樣的風格。是比較陰鬱、沒有色彩的。我看過劇本之後跟導演,監製,還有合作了十幾年的燈光師在一塊兒開會討論,結果大家一拍即合,都有同樣的感受和想法,所以最終就確定了這樣的影像風格,這裡要感謝我們的燈光師孫景良,他給了這部劇很多幫助。

這套劇是不是按照劇情的發展,或以案件為單元來拍攝的?有沒有分AB

組?

劉英劍:不是按照故事的時間順序拍攝的,《白夜追兇》有很多起案子,每個案子都有不同的場景,但同時也有一些固定場景,比如警察局、關宏宇的家等,所以我們是按照場景來拍的,比如說警察局的戲份,是一次性拍完,再按照劇情穿插到各個集裡,這樣會提高拍攝效率,也節省資金,如果按照時間順序拍,會轉場太多,浪費錢也浪費時間。另外我們是分了AB組,我來負責A組,動作戲是B組來拍攝的。其實你會發現《白夜追兇》裡出現最多的場景就是公安局,其他很多場景都是一天就拍完了,故事在推進的過程中,場景也在不斷的變化。

《白夜追兇》攝影師詳解創作過程,為何7分半長鏡頭拍了一整天?

第一集開場的長鏡頭讓人印象很深,這場戲角色很多,在演員排程上應該難度不小,為什麼想到要拍這個長鏡頭?NG

了幾次?

劉英劍:我承認自己是長鏡頭控。我在拍攝《心裡罪》的時候也拍了幾個長鏡頭,我覺得用長鏡頭會比較連貫。

但是開篇那場戲,確實是我在看劇本的階段就覺得它應該用個長鏡頭。其實他在劇本里面是兩場戲,被我拍成了一場。到劇組後我和導演,監製在一起開會討論這場戲的拍攝方式,我就建議拍成一個長鏡頭。他們也都很支援我。作為一個攝影師,拍長鏡頭其實壓力挺大的。我們那天的計劃是先把這個7分半鐘的長鏡頭拍完,雖然已經提前看了景、做了準備,但是現場還是碰到了一些之前沒有預料到的麻煩。

《白夜追兇》攝影師詳解創作過程,為何7分半長鏡頭拍了一整天?

我在前一天晚上和導演去看過那個場景,看完之後我們回到賓館,賓館剛好有一個麻將機,我們就用麻將機就擺演員的位置,儘量把一切都規劃好。第二天早上6點鐘就到了現場,這場戲計劃是在地面架一條20多米長的軌道,然後把伸縮炮放在軌道上面,然後工作人員完成移動、伸縮、搖炮,這個已經很難。但是我們在架軌道的時候就發現了一個問題,現場是一個廢棄的工地,地不平,本來想的是把地面平以下就可以了,結果不行,只好去找板子,用木板把地面鋪平這個過程就用了2個多小時。

都弄好之後新的問題又來了,伸縮炮過車的那個鏡頭,炮的遙控頭和車門的上下只有2釐米的距離,炮稍微偏一點都是過不去。我們只好再把路墊起來,讓車高一些,這樣才確保機器可以過去。類似這樣的問題我們遇到了很多,只能逐步去解決。

《白夜追兇》攝影師詳解創作過程,為何7分半長鏡頭拍了一整天?

到了下午2點鐘,才拍了第一條,這個時候我們的壓力就很大,開機後每拍一條7分鐘,再看回放,總共就15分鐘了,再加上所以人的準備,差不多1個小時才能拍一條。從2點開始拍,6點就天黑了,總共應該是拍了6條或7條吧。所以拍這個鏡頭壓力很大,幸好導演很支援我,如果導演和監製不支援你,那種情況攝影師完成是不可能的。一個炮就有9個人在配合,不算演員。這個難度可想而知。9個人配合完成這個鏡頭,我們的經驗也有不足的地方,所以在我的標準看來,只能說是完成了吧。

最後觀眾看到的是哪一條?

劉英劍:應該是最後一條,觀眾在看這一集的時候應該能留意到,遠處的燈光已經很亮了,因為天已經很暗了。下午剛開拍的時候是沒有那麼亮的。當然,按照劇中的故事,這場戲的時間應該是在早上,但很難做到早上的戲就早上去拍攝。那樣太浪費時間,早上的時間就那麼一點,所以我們下午拍完,後期調色的時候再調成早上的感覺。

《白夜追兇》攝影師詳解創作過程,為何7分半長鏡頭拍了一整天?

這個長鏡頭的攝影機運動非常複雜,除了正常的移動外,還有從麵包車上穿過的畫面,和跟焦員、攝影助理都是怎樣配合的?

劉英劍:前面提到了,一共是9個人配合了這個鏡頭,控制遙控頭的主要是拍演員;還有負責伸縮炮的、負責搖炮的、推軌道的,以及焦點員。有幾次機器都撞到車了,因為上下的空間不夠。還好我們鏡頭執行比較緩慢,剛接觸到車就停了,沒有撞壞鏡頭,不然對於劇組來講也是很大的損失。

還要有人要去扶著遙控頭,幫它帶到一個標準的位置,讓它繼續往前走。45尺都伸出去之後,搖炮員就很難對準了。這麼多人一直配合著,包括演員的排程、臺詞。當時我手心裡的汗都是往下淌。而且那天非常熱,那個鏡頭真的很辛苦,拍完後大家都是一種興奮不起來的狀態。大家都希望這個鏡頭抓緊結束。確實太折磨人了。

過麵包車那段,因為要穿過兩邊的車門,過去之後還要回來。我們安排工作人員藏在車裡面,機器快到的時候,兩個助理就會帶著機器往前走。縮回來的時候,再送回來。送完了就得撤,以免穿幫。所以觀眾在畫面裡看到的演員都是很專注的在勘察案發現場、分析案情,其實鏡頭外的工作人員始終在很緊張的跑來跑去。

《白夜追兇》攝影師詳解創作過程,為何7分半長鏡頭拍了一整天?

關宏峰有黑暗恐懼症,有一場表現他發病的戲,是在他的家裡,環境的設定是家裡的窗子也拉著窗簾的,拍攝的時候燈光是怎麼處理、又是怎樣完成拍攝的?當時演員是在不斷運動的,這對於攝影機對焦是不是難度也很大?

劉英劍:這場戲其實是有底子光的,也夠拍攝的曝光度,不可能一點光都沒有。拍戲就是這樣,你說的是屋裡是全黑的,看不到人怎麼辦?我們在拍攝臉的時候就會用很小的光源勾邊。窗戶是拉著窗簾,我拍戲不喜歡窗外來光,我不設定月光進來,窗外一般都是路燈光。進來的都是暖光。打好底子光,窗外的光再透過窗簾透過來,屋裡面的曝光基本上已經差不多夠了。

至於對焦,我的焦點員也跟了我好多年了。我拍戲比較喜歡隨機。我如果是手持拍的話,演員開始表演,我都還不知道拍什麼,我要在鏡頭裡面看,所以他們也是被我鍛煉出來了,我往前走,或者突然往後退,他們反應也都很快,對他們來說難度不是很大。

《白夜追兇》攝影師詳解創作過程,為何7分半長鏡頭拍了一整天?

潘粵明一人分飾兩角,兩個人還有很多對手戲,這些鏡頭都用了哪些創作手法?

劉英劍:這裡面我們用了很多種方式。不知道你有沒有注意到,有一場戲是關宏宇回家時,兄弟倆有一個小的長鏡頭,這個鏡頭對我們來講難度就比較大。因為他們兄弟倆的妝是不一樣的,同時又是一個長鏡頭、又要手持拍,所以儘量要保持軌跡的穩定,不能把一個人的路線全走完,再拍另一個人,要一個鏡頭一個鏡頭拍。這裡面用到了很多種方式,有二人同框在一個畫面裡,用了二次曝光,還用了一些綠布,還用了綠棍做參考點,用了很多種方式。

《白夜追兇》攝影師詳解創作過程,為何7分半長鏡頭拍了一整天?

其實一人分飾兩角一開始我們就想好了,要把他們當成兩個不同的人來拍攝。我們沒有刻意強調要怎麼拍,這樣拍我們覺得比較穩妥,真實。不會被兄弟倆在同一個畫面裡的技術問題所迷惑。兄弟倆的戲的原則就是他們兩個人當做兩個人來拍,有時候兩個人同框,有時候沒有同框。拍的時候不想他是一個人扮演的,就是兩個人,要怎麼拍就怎麼拍。就是有時候等拍完這個角色,再拍另一個角色的時候,就要等他去換妝。換了妝再來演另一個人。在拍下一個動作的時候,哥哥演完了,就再去換妝演弟弟。慢慢的推進來完成。所以潘粵明是很厲害的演員,在戲裡一眼都能分辨出哥哥和弟弟。導演自己給這部的戲打7。5分,他說其它的分都是潘老師給的。

《白夜追兇》攝影師詳解創作過程,為何7分半長鏡頭拍了一整天?

裡面有一些鏡頭是兩個人同框的,是後期做出來的嗎?

劉英劍:有的是前期用二次曝光拍的。拍攝過程中也用了很多種方式,這部戲主要是說兄弟倆,不可能一直用單一的方式來拍,所以我們設計了那個長鏡頭。我們為什麼要拍攝這個長鏡頭呢,就是想直白的告訴觀眾就是兩個人。他們兩個人一直在對話,有交錯的,有同在一個畫面裡的。觀眾看完之後,讓觀眾相信兩兄弟長得一模一樣的人設是成立的。

《白夜追兇》攝影師詳解創作過程,為何7分半長鏡頭拍了一整天?

即便這樣,潘粵明應該也有替身吧?

劉英劍:是有替身。替身主要是替背影的鏡頭,比如天台上那場戲,兩個人的背影,其中有一個是潘粵明自己,另外一個就是替身。

《白夜追兇》攝影師詳解創作過程,為何7分半長鏡頭拍了一整天?

有一個穿幫的鏡頭,能介紹一下嗎?看著像是一個人扛著攝影機躲在沙發的後面。

劉英劍:沙發後面那個,好像是燈光助理在扶燈吧,我記不清了。其實我們劇組內部也一直在找穿幫,我們都覺得這很正常,沒把穿幫當做很嚴肅的事情。

《白夜追兇》攝影師詳解創作過程,為何7分半長鏡頭拍了一整天?

另外還有,兄弟倆在房間和那送餐員的那場戲,關宏峰剛進來的時候,有一個魚缸的鏡頭,魚缸裡就有工作人員的臉,這是我發現的。其實沒有作品是完美的,有穿幫能讓觀眾挑點毛病,也能增加趣味性。

這套劇在拍的時候,大家一直在熬夜,因為白天的戲和晚上是戲體量都差不多。但是有很多白天的戲我們也晚上拍,尤其是內景戲,整部戲下來晚上的時間是比白天的時間多的。大家都熬夜,可能一些小的細節沒有注意到啊。反正觀眾也能理解,這是多好的一件事啊。

《白夜追兇》攝影師詳解創作過程,為何7分半長鏡頭拍了一整天?

拍攝難度最大的戲份是什麼?

劉英劍:最困難的是雨戲,看到後面你會發現,還有連續的3到4集的雨戲,一直在下雨。當然這種戲都不是雨天拍攝的,拍攝是不能這麼操作的,都是灑水車,只要畫面裡充滿雨就可以了,其它地方都是晴天。

雨戲都我們來講是挑戰最大的,因為下雨就會有很多問題,包括演員的妝的問題,在雨裡面說臺詞也是不小的考驗。攝影機一直在雨裡面,要給他做保護。大家都穿著雨鞋,雨衣。這跟晴天拍攝是不一樣的。其中有一場雨戲是在東莞,那天因為特殊情況調不過來雨車,後來從廣州調來一臺雨車,那個雨車撒出來的水是臭的,所有的演員在雨裡面站著,淋著臭雨在演,真的很不容易,他們在雨裡還要演戲,還要說臺詞,要堅持表演,這個是很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