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3次錯失諾獎,為造原子彈隱姓埋名17年,歸來已是滿頭銀髮

曾3次錯失諾獎,為造原子彈隱姓埋名17年,歸來已是滿頭銀髮

71年前,中國志願子弟兵帶上簡單的裝備,跨過邊境,跨過鴨綠江,投身到朝鮮戰場。

兩方軍備實力相差懸殊,這場戰爭打得異常艱難。

曾3次錯失諾獎,為造原子彈隱姓埋名17年,歸來已是滿頭銀髮

圖 | 抗美援朝

甚至有一次,為了能殲滅中國軍隊,美國動用了一種威力奇大的炮彈。

炮火所到之處,頓時變成屍山血海、寸草不生。

中方指揮司令部懷疑,投放的極有可能是原子彈,要求國內派出專家,親自來到現場確認。

收到前線的指派後,有那麼一個人,當即做了一臺便攜性檢測儀,不顧生命危險趕赴戰場。

曾3次錯失諾獎,為造原子彈隱姓埋名17年,歸來已是滿頭銀髮

儘管可能有核輻射的威脅,他還是細細翻查土壤,確認炮火痕跡。

所幸勘察過後,沒有發現放射性,應該只是一種氣浪彈。

而這位專家,正是我國研製原子彈的元勳之一——王淦昌。

有人說,他所有的成就,只得其一,便足以留名青史。

但王淦昌的一生,卻足足三次錯失諾獎。

可直到垂老臨終時,

他仍舊堅持說:“我從不後悔。”

曾3次錯失諾獎,為造原子彈隱姓埋名17年,歸來已是滿頭銀髮

圖 | 第一排第三個——王淦昌

曾3次錯失諾獎,為造原子彈隱姓埋名17年,歸來已是滿頭銀髮

作為家中老么,王淦昌出生在江蘇楓塘灣的一戶中醫世家,才不過4歲,父親便撒手人寰,母親後來又跟著病逝。

雖然身處紛亂年代,但所幸王父生前行醫多年,積攢下不少家財,一家人尚可生活無憂。

曾3次錯失諾獎,為造原子彈隱姓埋名17年,歸來已是滿頭銀髮

圖 | 王淦昌故居

高中畢業後,王淦昌一邊學習外語,一邊跑到上海當汽修學徒。

從小對理工知識頗具天賦的他,順利地考入了清華大學物理系。

曾3次錯失諾獎,為造原子彈隱姓埋名17年,歸來已是滿頭銀髮

圖 | 王淦昌(前排右二)與清華大學同學在一起

開啟物理世界的大門後,王淦昌幾乎是忘我地投入。

他常常在實驗室裡待上一整天,超時使用儀器裝置研究學習,屢次被發現後,向來出了名管教嚴厲的系主任,也不無偏愛地對王淦昌說:

“你要按時吃飯,免得傷了身子。”

如果說除了沉迷實驗之外,讀書時期,王淦昌還經常做的一件事就是

——上街遊行。

曾3次錯失諾獎,為造原子彈隱姓埋名17年,歸來已是滿頭銀髮

圖 | 軍警與遊行群眾對峙(“三·一八”慘案)

當年,因極力反對腐敗無能的北洋軍閥,北京愛國學生運動蓬勃發展,王淦昌也是熱血進步青年中的一員。

有一次,他和同學參加示威遊行時,卻不幸被抓捕。

面對抓住他的印度士兵,王淦昌毫不畏懼,厲聲反抗道:

“你我的國家同被殖民欺凌,我在為祖國的命運奮鬥爭取,如果這發生在印度,你還會阻止你的同胞嗎?”

聽完這番話後,那印度官兵心生惻然,偷偷放走了王淦昌。

1930年,王淦昌離開了清華,考取了江蘇省官費留學生,前往德國柏林大學深造。

曾3次錯失諾獎,為造原子彈隱姓埋名17年,歸來已是滿頭銀髮

圖 | 王淦昌在德留學期間與友人合影

當時負責帶領他的導師來頭可不少,是著名的原子物理學家邁特納,

被愛因斯坦稱讚為“我們的居里夫人”。

但也正因為她的偏執,王淦昌第一次與諾獎無緣。

曾3次錯失諾獎,為造原子彈隱姓埋名17年,歸來已是滿頭銀髮

圖 | 邁特納

在一次學術研討會中,有科學家提出發現一種能夠穿透10釐米厚鉛的能量,不少人認為是伽馬射線。

可王淦昌卻敏銳地察覺不對勁,認為伽馬輻射沒有這麼強的貫穿力。

他立馬跑去找導師邁特納,向她提議說,用更先進的探測器“雲霧室”來重做實驗,也許能夠搞清楚真相。

邁特納笑著拒絕了,覺得眼前這位年輕的學生,想法太過天真。

王淦昌並不死心,接連懇請了幾次,邁特納卻始終不肯給機會。

還規勸他說:

“你很聰明,但重複他人實驗沒有意義,自己開闢新路,才會達到另一座高峰。”

王淦昌最終只好黯然放棄。

僅僅過了兩年,英國物理學家查德威克,同樣想到用“雲霧室”重做當初的實驗,

結果發現了震驚世界的新粒子——中子。

曾3次錯失諾獎,為造原子彈隱姓埋名17年,歸來已是滿頭銀髮

圖 | 查德威克

它的威力輕易能夠將鈾的原子核擊成兩半,也就是傳說中的裂變;

中子的發現,相當於一把鑰匙,打開了原子彈的大門。

查德威克因此獲得了1935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

只差一步,這把鑰匙本可以握在中國人手中。

而得知了這個訊息的邁特納,直接驚得連手裡的杯子都握不住,滿懷愧疚地跟王淦昌道歉。

王淦昌雖也失望遺憾,但此時的他,心中有著更大的牽掛。

博士畢業後,王淦昌一一拒絕了導師好友的挽留,決意要回到那片已烽煙四起的土地。

曾3次錯失諾獎,為造原子彈隱姓埋名17年,歸來已是滿頭銀髮

曾3次錯失諾獎,為造原子彈隱姓埋名17年,歸來已是滿頭銀髮

回國的途中經過英、法、荷、意等國,王淦昌每到一個地方,都會爭取拜訪當地的物理學大師。

但唯獨義大利之行,令他久久不能釋懷。

那天,王淦昌本想拜訪費米博士,後世被譽為“核反應堆之父”的厲害人物。

曾3次錯失諾獎,為造原子彈隱姓埋名17年,歸來已是滿頭銀髮

圖 | 費米博士

但熱愛足球的大師去觀賽了,並不在家,王淦昌撲了空,拐道路過小酒館時,

他看見一富商,藉著酒勁摔瓷杯玩樂。

還笑著說:

“瓷器的確價值連城,卻也如同它的名字china一樣,那麼不堪一擊……”

王淦昌被這一幕扎得生疼,又氣又無奈,只好加快歸國的步伐。

回國後,受竺可楨校長的邀請,王淦昌來到浙江大學,負責教近代物理。

由此,29歲的他成了大學裡最年輕的教授,被同學們親切調侃為“娃娃教授”。

曾3次錯失諾獎,為造原子彈隱姓埋名17年,歸來已是滿頭銀髮

圖 | 第一排右二,王淦昌

這位學識淵博、談吐幽默的“娃娃教授”深得學生喜愛,自然也避免不了有人偷偷心生愛慕。

但王淦昌早在13歲的時候,便結了婚。

因外婆和大哥擔心,失去雙親的他無人照顧,作主給他聘了王家世交的女兒,叫吳月琴,比王淦昌還大上3歲。

其中就發生了一段鮮為人知的小插曲。

班級裡有一位才女,仰慕王淦昌許久,然而某一天她看見,風度翩翩的教授竟然親熱地挽著一位,挪動著三寸金蓮步伐走路的女人,後邊還跟著幾個小孩。

年輕姑娘頓時明白過來,這是一樁封建包辦婚姻!

字都認不全的小腳媳婦,怎麼能與大科學家般配?

她不甘地向王淦昌告白,主動地投懷送抱,卻被王淦昌斷然回絕,他說:

“那是不可能的,你與她不站在同一條起跑線上。我們的關係只能界定在師生上,只可以聊聊彼此感興趣的話題。”

在一個崇尚拋棄“糟糠”的年代,王淦昌卻是擇一人白首不離。

曾3次錯失諾獎,為造原子彈隱姓埋名17年,歸來已是滿頭銀髮

圖 | 王淦昌一家

可惜山河染血、動盪不安,能歲月靜好的日子並不多。

1937年8月,前線“淞滬會戰”失利,浙江大學被逼開始“流亡”之路,全校師生集體遷徙7次,足足2600公里。

曾3次錯失諾獎,為造原子彈隱姓埋名17年,歸來已是滿頭銀髮

圖 | 浙江大學西遷示意圖

西遷過程中,天上不斷有敵機轟炸,曾經一天落下118枚炸彈,教室、宿舍被炸燬,行李、書籍被焚燒。

好在老師和學生們課間休息時,大多來到附近的溶洞乘涼,才所幸躲過一劫……

曾3次錯失諾獎,為造原子彈隱姓埋名17年,歸來已是滿頭銀髮

圖 | 西遷途中的師生

面對日本的炮彈,王淦昌從無畏懼。

每當警報拉響爆炸正在發生,他依舊能面不改色地站在洞口,動情地給學生講授物理學的玄妙。

多年以後對中國核事業發展,有著舉足輕重影響的人物:

程開甲、錢人員、呂敏、胡濟民、忻賢傑、李政道……幾乎都是王淦昌親手教導的學生。

曾3次錯失諾獎,為造原子彈隱姓埋名17年,歸來已是滿頭銀髮

被譽為中國“核司令”的程院士晚年回憶道:

“如果講脫離穴居是人類文明的一大進步,我那次被王先生引出洞口,便是我學習物理關鍵性的轉折。”

在如此動盪艱苦的環境下,王淦昌不僅培養出一代青年棟樑。

曾3次錯失諾獎,為造原子彈隱姓埋名17年,歸來已是滿頭銀髮

圖 | 王淦昌和物理系師生們

他甚至還透過閒暇時的思索與實驗,一舉攻克了世界級難題。

繼之前物理中子被發現後,中微子也在理論上被確立。

但尋找中微子道路上的首個突破,卻是來自於王淦昌。

曾3次錯失諾獎,為造原子彈隱姓埋名17年,歸來已是滿頭銀髮

圖 | 年輕時的王淦昌

1941年,王淦昌寫成了著名論文

《關於探測中微子的建議》

,提出間接證明中微子存在的辦法,並發表在美國頂級學術週刊《物理評論》上,

被物理學屆譽為“王-阿倫方法”。

曾3次錯失諾獎,為造原子彈隱姓埋名17年,歸來已是滿頭銀髮

當時王淦昌就曾預言,誰能發現中微子,誰就能獲得諾貝爾獎。

只苦於舊日的中國不具備任何先進的裝置條件。

最終,美國物理學家萊恩斯,透過“王-阿倫方法”在實驗中成功觀測到了中微子,摘下了諾獎的桂冠。

這次,王淦昌再度諾獎折戟,不因為人力,只因為國力。

太弱。

曾3次錯失諾獎,為造原子彈隱姓埋名17年,歸來已是滿頭銀髮

圖 | 以前的中國

曾3次錯失諾獎,為造原子彈隱姓埋名17年,歸來已是滿頭銀髮

另一邊,日本軍國主義的爪牙,發瘋般在世界戰場上擴張,終於捅破了美軍的底線。

1945年8月,幾架身塗白星的銀翼巨鳥飛抵廣島、長崎上空,找準位置後,雙側機腹開啟,兩顆萬噸重的原子彈一墜千里,狠狠砸在日本陸地上。

原子爆炸釋放出的熱浪輻射,連太陽都無法與其爭輝。

曾3次錯失諾獎,為造原子彈隱姓埋名17年,歸來已是滿頭銀髮

慘遭重創的日本,自此投降跪地,俯首稱臣。世界各國也紛紛震懾於“蘑菇雲”的威力,加緊推進核武器的研發。

雖身在偏遠的貴州,但緊跟時事的王淦昌,也抓緊機會繪製原子彈構造圖,向學生們講訴原子核物理的奧秘。

此時的他還不會想到,美國下個核威脅,已開始瞄準中國。

冷戰時期,美國意圖殺雞儆猴,發動朝鮮戰爭,並多次侵入東北領空。

中國在朝鮮的求助下加入戰鬥,志願軍們拼死頑強的抵抗,遠超美軍所料。

杜魯門總統氣急敗壞,再三揚言要動用一切武器對敵,包括原子彈在內。

曾3次錯失諾獎,為造原子彈隱姓埋名17年,歸來已是滿頭銀髮

雖然,朝鮮戰爭最後以平局結束,但核威脅的陰影仍籠罩在中國頭上。

中國決定,即使再困難,也要搞出自己的核武器,掌握了話語權才能不捱打。

起初,中國向蘇聯申請幫助,蘇聯剛開始也是滿口答應,不僅應承幫忙建立核反應堆,甚至還讓中國派出學者,到蘇聯學習核技術。

其中,就包括王淦昌。

曾3次錯失諾獎,為造原子彈隱姓埋名17年,歸來已是滿頭銀髮

但萬萬沒有料到,國際局勢風雲變化,先是蘇聯開始對中國主權試探干預而不得,雙方關係逐漸僵化。

同時,蘇聯美國破冰建交,為了討好美國,蘇聯老大哥反手就插了中國一刀。

蘇聯竟主動表態:決定兩年內不再向中國提供任何核技術。

曾3次錯失諾獎,為造原子彈隱姓埋名17年,歸來已是滿頭銀髮

緊接著,蘇聯立馬撤走所有專家裝置,銷燬所有相關圖紙檔案,還不忘譏諷中國說:

“離開外界的幫助,中國20年也搞不出原子彈,好好守著這堆廢銅爛鐵吧。”

有位蘇聯專家實在不忍,臨別時滿懷同情地說:

“沒關係,我們走了,你們還有王淦昌。”

這時,王淦昌還遠在蘇聯的一家研究所,擔當著某項實驗工作。被派往蘇聯學習3年,由於過硬的專業能力,他從一名普通的研究院,迅速提升為研究所的副所長。

曾3次錯失諾獎,為造原子彈隱姓埋名17年,歸來已是滿頭銀髮

圖 | 王淦昌(左)在核試驗基地

而且王淦昌帶領著團隊,又再次作出一項壯舉:

發現了世界上第一個反西格瑪負超子。

這個發現填補了微觀物理世界體系的一項空白,訊息一經公佈,轟動了國際物理學界。

幾乎所有人都堅信,只要王淦昌願意繼續研究下去,獲得諾貝爾獎不過是時間的問題。

曾3次錯失諾獎,為造原子彈隱姓埋名17年,歸來已是滿頭銀髮

圖 | 左一王淦昌

但此時的他,正手握一張來自祖國的絕密電報。

美國強勢,蘇聯背信。被圍剿的中國必須從夾縫中另謀生路。

第三次來到諾獎門前,已是天時地利人和,可王淦昌這次,卻是親手關上了大門。

放棄了所有成果、榮譽與前途,即刻返回了祖國。

曾3次錯失諾獎,為造原子彈隱姓埋名17年,歸來已是滿頭銀髮

曾3次錯失諾獎,為造原子彈隱姓埋名17年,歸來已是滿頭銀髮

蘇聯決意扼殺中國所有核技術的日子,發生在1959年6月。

為了不忘記這段時光,更是為了雪恥,中國決定把自主研發原子彈的工程命名為“596工程”。

這項政治任務,掌握了國家最高機密,一旦加入就要隱姓埋名,放棄所有身份和聯絡,即便是對著家裡人,也不得透露半句。

重點是這一走,可能就是一輩子。

這時,已經年過半百的王淦昌,稍微沉思了片刻,便鏗鏘有力地回答道:

“我願以身許國!”

曾3次錯失諾獎,為造原子彈隱姓埋名17年,歸來已是滿頭銀髮

自這天開始,王淦昌便頂替了蘇聯專家的位置,成為中國核武器研究的“三大支柱”之一。

王淦昌這個人也從此“憑空消失”,但大西北無人區卻出現了一個身影——王京。

曾3次錯失諾獎,為造原子彈隱姓埋名17年,歸來已是滿頭銀髮

圖 | 王淦昌

當時的中國,百廢待興。簡單點來說,就是處處都要花錢。

國家財政本就吃緊,何況西方國家還聯合起來,對中國大搞經濟封鎖,給錢也換不到物資。

說是要製造出最高級別的核武器。

但王淦昌他們,幾乎是兩手空空;無奈之下,只能帶著一幫科研尖子,去北京的舊貨市場裡“淘寶”。

鄧稼先拿手裡的糖果跟小孩交換銅絲,有人去醫院的舊裝置上提取氡氣,甚至到垃圾堆裡翻找零件,差點被警察當成小偷……

帶著所有能找到、拿到的材料裝置,

王淦昌一行人攀山涉水,終於抵達了大西北的原子彈試驗“基地”。

那是荒蕪一片的草原,旁邊便是亂墳崗。

曾3次錯失諾獎,為造原子彈隱姓埋名17年,歸來已是滿頭銀髮

但大家都鬥志昂揚,壘起碉堡,紮好帳篷,迎著風沙儘可能多地積累實測資料,再根據得出的結果,調整研發方向和進行炮轟實驗。

每項裝配流程都要一氣呵成,每段地下埋線都要反覆確認。

手邊、腳下全是炸藥、放射物料,一個不小心命都保不住。

研發過程已是千難萬險,可偏偏,還屋漏兼逢連夜雨。

曾3次錯失諾獎,為造原子彈隱姓埋名17年,歸來已是滿頭銀髮

圖 | 實驗基地簡陋的工具

長達3年的自然災害來襲,全國各地陷入了大饑荒。

這支遠在西北的科研隊伍,只有饅頭和乾菜湯作為每天的食糧,最艱難時,甚至連老鼠和樹葉都要用來果腹。

因為營養極度匱乏,大家的身體都出現了亮起了紅燈,夜盲症、反應遲鈍、全身浮腫……

曾3次錯失諾獎,為造原子彈隱姓埋名17年,歸來已是滿頭銀髮

科學家們會不會就此倒下,原子彈還能不能造出來?

中央領導憂心忡忡,問起王淦昌:

“教授同志,你們那個“大炮仗”什麼時候響呀?”

他總是笑著回答說:“快了,快了。”

這一鄭重承諾的背後,是王淦昌他們的團隊,殫精竭慮,日夜苦戰。

曾3次錯失諾獎,為造原子彈隱姓埋名17年,歸來已是滿頭銀髮

好不容易到了原子彈研製的最後階段,又一個更大的危機悄然逼近:

美國得知了中國的核武器計劃,正計劃打算動用武力摧毀,海峽對岸的蔣家父子,更是積極表示可以出動特種部隊當先鋒……

曾3次錯失諾獎,為造原子彈隱姓埋名17年,歸來已是滿頭銀髮

王淦昌他們只能緊急轉移,放棄原本蘇聯的選址,來到離羅布泊新試驗場更近的金銀灘,一個海拔3800米,最高低溫差有80多℃的地方。

這裡哪怕是年輕人,也常出現缺氧頭暈、嘴唇發乾發紫,流鼻血等高原反應,何況當時的王淦昌年紀最大,又患有高血壓,卻仍舊總是衝在最前頭。

終於,又過了半年的試驗與核實。

1964年10月16日,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沖天的一聲巨響震驚了世界。

曾3次錯失諾獎,為造原子彈隱姓埋名17年,歸來已是滿頭銀髮

比西方國家預料的時間,還要提早了整整5年。而他們也都猜到了,這次實驗背後的主持者,就是王淦昌。

等到再次出現在公眾面前,重新恢復身份的王淦昌,已是滿頭銀髮的71歲老人。

他用17年的隱姓埋名,託舉起了一個國家的地位與未來。

曾3次錯失諾獎,為造原子彈隱姓埋名17年,歸來已是滿頭銀髮

圖 | 王淦昌

記得有一年的除夕夜,腳下是西北的黃沙,抬頭卻是星漢燦爛。

他和鄧稼先在帳篷裡喝酒,

鄧稼先突然哽咽著說:“叫了王京同志十多年,今天叫一次王淦昌吧。”

話音剛落,倆人都已潸然淚下。

曾3次錯失諾獎,為造原子彈隱姓埋名17年,歸來已是滿頭銀髮

文字為國館讀書原創,轉載請聯絡作者

/

本文作者:

暄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