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天皇貴胄到宗室罪人,看建文帝朱允炆失去政權後對其家人的連累

前言:建文四年(公元1402年)6月13日,鎮守南京城金川門的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九子谷王朱橞開啟城門,把他四哥燕王朱棣所率領的靖難大軍放入城內。隨著皇宮奉天殿上的一把大火,當朝皇帝朱允炆對大明帝國四年的統治就此灰飛煙滅。

朱允炆在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閏五月以皇太孫的身份登基之後,他的父母、妻兒、兄弟、姐妹的身份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是隨著建文政權的垮臺,往日的榮耀不但不能保持,朱允炆家人們的他們身後哀榮及人生命運都發生了巨大的轉折。今天筆者來盤點一下這些建文朝的天皇貴胄在燕王朱棣登基之後的悲慘命運。

從天皇貴胄到宗室罪人,看建文帝朱允炆失去政權後對其家人的連累

建文帝朱允炆

一、父母輩

生父懿文皇太子朱標

朱標是明太祖高皇帝朱元璋嫡長子,生於元順帝至正十五年(公元1355年)。至正二十八年(公元1368年),朱元璋建國稱帝。國號大明,年號洪武。時年14歲的朱標被冊立為皇太子,成為大明276年曆史上的第一位皇太子。

朱元璋為培養朱標幾乎傾注了一生的心血,可惜的是天不假年,朱標於洪武二十五年(公元1392年)去世,享年38歲。朱標死後,朱元璋經過長期考慮,最終立朱標之子朱允炆為皇太孫,成為大明王朝新一任接班人。

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閏5月10日,朱元璋在南京大內西宮駕崩,年七十一歲。皇太孫朱允炆即位,改明年年號為建文。建文元年(公元1399年)二月,朱允炆追尊其父懿文皇太子朱標為孝康皇帝,廟號興宗。

朱棣登基之後,為了表明自己的皇位是得至於其父朱元璋,於建文四年6月26日派弟弟安王朱楹將朱標的牌位從太廟遷出。同時朱標的廟號和皇帝身份都被褫奪,仍稱懿文皇太子,陵園稱懿文陵(即明東陵)。

嫡母

敬懿

皇太子妃常氏

常氏,大明開國功臣開平忠武王常遇春長女。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四月,冊封為皇太子妃。明初皇子、公主都是和開國功臣後代聯姻。因此朱元璋把自己長女臨安公主嫁給了功臣排名第一韓國公李善長的兒子李祺。按理朱標應該娶功臣排名第二魏國公徐達的女兒才對。之所以沒有這樣安排,第一條原因是徐達長女當時年齡還小,才11歲。第二條原因在於從皇太子妃冊文

“以爾常氏,實朕功臣開平忠武王長女,相結為親。”

來看,常氏和朱標之間應該定過娃娃親。

洪武十一年(公元1378年)十一月,常氏在生下朱標第三子朱允熥後去世,從常理分析,應死於產後大出血。朱允炆即位後,於建文元年二月追尊常氏為孝康皇后。朱棣即位後,常氏皇后尊號被取消,仍稱敬懿皇太子妃。隨後她父親常遇春在建文時代得到豪華裝修的墳墓,其僭越部分均被拆除。

禮部言洪武中開平忠武王常遇春祠墳俱有定製。建文中增修過度,請復其舊。從之。—《明太宗實錄卷二十四》

生母

文皇太子

呂氏,太常司卿呂本之女,即建文帝朱允炆生母。建文元年二月,尊為皇太后。建文四年六月,朱棣大軍包圍南京之時,呂氏還以太后之尊親臨軍中斡旋。

燕兵至金川門,迓太后至軍中,述不得已起兵之故。太后還,未至,宮中已火。《明史卷一百十五·列傳第三》

朱棣即位後,呂氏的太后稱號也被剝奪,仍稱皇嫂懿文太子妃。皇宮也不能待了,跟著小兒子朱允熙一起遷居懿文陵。此後呂氏再沒有出現在史料之上,不知何時去世。

二、兄弟輩

庶人朱允熥

朱允熥,朱標第三子,是他母親常氏拼了命生下來的。按理在他大哥朱雄英夭折之後,朱允熥才是真正意義上的朱標嫡長子,地位應高於其二哥朱允炆。可惜他的母親常氏早逝,外公常遇春那邊的親戚又過於顯赫。雖然常遇春早已去世,但朱允熥的舅舅是開國公常升、舅姥爺是涼國公藍玉。朱標死後,朱元璋擔心朱允熥日後稱為這些軍界大佬的傀儡,於是皇太孫成了他毫無軍方背景的哥哥朱允炆。而他的母系親屬,此後都死在了爺爺朱元璋的屠刀之下。

從天皇貴胄到宗室罪人,看建文帝朱允炆失去政權後對其家人的連累

開平忠武王常遇春畫像

建文元年二月,朱允熥被冊為吳王,封國在富庶的杭州,算是哥哥朱允炆對他的一點補償。可惜好景不長,朱允炆垮臺後,覆巢之下焉有完卵。朱棣登基後既然朱標的皇帝稱號被剝奪,那麼按照洪武二十八年八月更定的皇太子、親王等封爵、冊寶之制,吳王朱允熥也該由親王降封郡王。

皇太子次嫡子並庶子,年十歲皆封郡王,授以塗金銀冊、銀印。—《明太祖實錄卷二百四十》

於是朱允熥在七月被改封為廣澤王,遷居福建漳州府。如果就此能安居在漳州,也未嘗不是一種福氣,可惜朱棣不會給他這樣的好日子過。同年九月廣澤王朱允熥受召回京,同年十一月抵達京城後立刻被廢為庶人,理由是不能匡輔其兄。永樂十五年(公元1417年)九月,被囚禁長達十五年的朱允熥去世,享年40歲。聽到訊息後朱棣惺惺作態:“

吾既往不咎矣,於親親寧過厚也。”命以禮葬之。

朱允熥原配趙氏,是兵馬指揮趙思禮的女兒,洪武二十八年十一月冊為郡王妃,此後便消失於歷史記錄之中。朱允熥的子女,有史可考的有兩人,為一子一女。

天順元年(公元1457年)十月,明英宗朱祁鎮在釋放建庶人朱文圭的同時,也釋放了朱允熥的子女。

敕太監雷春等曰:…今遣太監吳昱管送吳庶人及其母楊氏等共一十八名口,前去鳳陽居住。每月令所司支與食米二十五石、柴三十斤、木炭三百斤,聽於軍民之家自擇婚配。其親戚許相往來。其餘閒雜之人並各王府,不許往來交通。…—《明英宗實錄卷二百八十三》

這裡的吳庶人,當然應該指朱允熥的兒子,因為朱允熥本人早已去世。另外根據《明憲宗實錄》記載,吳庶人還有一個姐姐。

(成化二十一年八月)庚寅,守備鳳陽太監李棠奏:“故吳庶人姊年八十六歲,近卒於高牆內,乞令所司為營葬域。“上聞之惻然,命禮部移文所司營葬如例。—《明憲宗實錄卷二百六十九》

按年齡推算,其應該出生於建文二年,那也就是從兩歲起就被監禁,年近六十才恢復部分自由。如果沒有發生靖難之役,這姐弟倆應該一個是親王,一個是郡主,逍遙自在,安享富貴。現在她雖然得享受高壽,但這一生遭遇之悲慘,也是令人唏噓。

庶人朱允熞

朱允熞,朱標第四子。生於洪武十八年(公元1385年)六月,建文元年二月冊為衡王。朱棣即位後,先被降封為懷恩王,居江西建昌府。隨後與其兄朱允熥一起被召回京城,隨即廢為庶人,此後再無記錄。他在南京城破的建文四年六月,已經年滿十八歲,按理到了冊立衡王妃的時候。可惜隨著他哥哥朱允炆的倒臺,後面的一切也都不會再發生了。

寧哀簡王朱允熙

朱允熙,朱標第五子。生於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391年)八月,建文元年二月冊為徐王。朱棣即位後,先被降封為敷惠王,陪母親呂氏遷居懿文陵。由於朱允熙現在也不過12歲,朱棣實在不好意思把不能匡輔其兄的罪名也加在他頭上。於是在永樂二年三月,改封敷惠王朱允熙為甌寧王,以奉懿文皇太子之祀。冊文中假惺惺地說“

惟長兄未有承祀,其第四子允熙生十四矣,器資端重。今改封甌寧王,世奉懿文皇太子之祀。”

兩年後的永樂四年十二月,甌寧王朱允熙突然就死了。《明太宗實錄》記錄“

忽夜邸第不戒於火,王驚仆地,久而始蘇。上命醫亟視之,竟成疾而薨,時年十六。上深悼之,賜祭,諡哀簡雲。”

家裡著火沒有燒死,反而嚇死了。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朱標一系終於沒有一個有爵位的後代了。

三、姐妹輩

都郡主

洪武二十七年(公元1394年)十二月,朱標長女江都郡主下嫁長興侯耿炳文之子耿璇。朱允炆即位後,江都郡主進封江都公主。朱棣起兵之後,江都公主的公公長興侯耿炳文和夫君耿璇先後上戰場與朱棣率領的靖難軍對抗,雙雙殉難。朱棣即位後,江都公主降封江都郡主,隨即在永樂元年三月去世。

倫郡主

永樂十五年(公元1417年)三月,朱棣冊封懿文皇太子第二女為宜倫郡主,命錦衣衛百戶於禮為中奉大夫、宗人府儀賓,與郡主成婚。朱標死於洪武二十五年(公元1392年),也就是說宜倫郡主成婚的時候至少也有25歲了,在古代妥妥的已經是個老姑娘了。宜倫郡主的壽命也比較長,而隨著距離靖難的時代越來越遠,她的生存空間也得到了不小的改善。

正統八年(公元1443年)七月,英宗下令“

免南京羽林左衛帶俸百戶於鉞差役,令侍奉其母宜倫郡主,從郡主奏請也。”

從這條資訊來看,郡主的夫君於禮應該已經去世了,她的兒子於鉞則有著一個世襲百戶的差使,生活應該還過得下去。正統十四年(公元1449年)正月,此時的郡主已經年近六十,於是她上奏朝廷稱自己年紀大了,“

乞敕有司預造葬地。”

看得出來,英宗朝的政治空氣還是相當寬鬆的,但是英宗還是以

非舊制不允。

此後宜倫郡主再也沒有出現在歷史記錄之中,卒年不詳。

四、妻子兒女

朱允炆有史可考的妃嬪只有皇后馬氏一人。馬氏,光祿少卿馬全之女。洪武二十八年十月冊為皇太孫妃,建文元年二月冊為皇后。城破之後,《明實錄》並沒有記載馬氏的結局,《明史》則說死於大火。從朱棣即位後沒有處分馬氏的記載來看,應該是死於大火。

從天皇貴胄到宗室罪人,看建文帝朱允炆失去政權後對其家人的連累

皇后馬氏畫像

馬氏共生二子。長子朱文奎,生於洪武二十九年十月,是朱元璋在世的時候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出生的曾孫。但是《明太祖實錄》卻記載朱元璋對這位曾孫的出生極不感冒。意思朱文奎這孩子非常晦氣,甚至都不許慶賀。至於這段記載的真假,只能見仁見智了。朱文奎在建文元年二月被冊封為皇太子,南京城破之後下落不明。

上(注:指朱元璋)曰:”十月,數之終,又生於晦日。“命內庭勿賀。—《明太祖實錄卷二百四十七》

次子朱文圭,生年不可考。城破之日年約兩歲,此後歷經太宗朱棣、仁宗朱高熾、宣宗朱瞻基、英宗朱祁鎮正統朝、代宗朱祁鈺景泰朝,一直被關押幽禁。直到英宗復辟之後,可能是感念自己在瓦剌一年的囚徒生涯,起了同情之心。天順元年(公元1457年)十月,英宗下詔:“

…爰念建庶人等自幼為前人所累,拘幽至今五十餘年。憫此遺孤,特從寬貸。用是厚加賞賚,遣人送至鳳陽居住。月給廩餼,以安其生。仍聽婚姻,以續其後。庶副朕眷念親親之意。“

被關押了五十多年的建庶人朱文圭終於獲得了部分的自由。

從天皇貴胄到宗室罪人,看建文帝朱允炆失去政權後對其家人的連累

鳳陽關押宗室罪人的高牆

《明史》記載朱文圭被釋放以後”

未幾卒“,

被解釋為不久死去,其實是不太準確的。至少在成化三年(公元1467年)十月,巡撫淮揚、右副都御史勝昭曾經上奏朝廷:

”建庶人、吳庶人等俱置鳳陽城中,官軍巡護警拆,聲聞陵寢,恐或未安。況城池不修,或有不逞之徒一時事出不測,猝難防禦。臣愚以為…建、吳二庶人送置有軍衛城池處,或鳳陽舊中書省,嚴加防範。…“

憲宗皇帝對此的回覆是:

”安置已定,不必動。“

至少說明朱文圭天順元年釋放以後過了十年依然還活著。

結語:由於靖難之役的發生,朱允炆所有直系親屬的命運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皇帝、皇太后、親王、郡王、公主、郡主、駙馬,一切的一切,都不過是鏡花水月而已。權力面前無親情,看著朱棣一系子孫飛黃騰達,朱標一系的子孫也只能黯然神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