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壽縣,古稱壽春,曾為楚國都城,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安徽省壽縣,古稱壽春,曾為楚國都城,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壽縣,隸屬於安徽省淮南市,總面積為2986平方千米,總人口137。2萬人。壽縣別稱壽州、壽春,是安徽省第一批入選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三個城市之一,中國豆腐的發祥地。

一、歷史沿革

1、戰國有壽春邑,楚考烈王二十二年(前241年)遷都於此。秦置壽春縣,為九江郡治。西漢初為淮南王劉安國都,元狩元年(前122年)復為九江郡治。東漢屬九江郡。

2、三國魏為揚州駐地。西晉為淮南郡治。東晉孝武帝為避鄭太后(名阿春)諱,改稱壽陽縣。南朝宋大明六年(462年)複名壽春縣,八年改名睢陽縣。北魏複名壽春縣。

3、隋開皇初移安豐縣自今霍邱縣東南,治今縣西南戈家店西。大業初壽春縣為淮南郡治。唐為壽州治,安豐縣屬之。北宋政和六年(1116年)升壽州為壽春府。南宋紹興十二年(1142年)升安豐縣為軍。乾道三年(1167年)廢府,遷安豐軍於壽春縣。安豐縣屬之。

4、元壽春縣為安豐路治,安豐縣屬焉。明初改安豐路為壽春府,又改為壽州,並壽春、安豐二縣入壽州,屬鳳陽府。1912年廢州為壽縣。1914年屬淮泗道,1927年直屬省。

5、1949年隸皖北行署區,屬六安專區。1952年復屬安徽省,屬六安專區。1971年屬六安地區。1999年屬六安市。

二、地名來歷

《壽縣誌》:“考烈王元年(公元前262年),此地為春申君黃歇的食邑,始得名為壽春(壽,長久之義,吉祥之詞;壽春含‘為春申君壽’意)。”

三、中國豆腐的發祥地

壽縣八公山豆腐的製作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了。這裡曾出土一件西漢時期用於磨製豆漿的陶質水磨模型,就是一個有力的例證。明代李時珍的《本草綱目》記載“豆腐之法始於淮南王劉安。”

三、風景名勝

安徽省壽縣,古稱壽春,曾為楚國都城,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1、正陽關老街。正陽關位於壽縣城西南約三十千米的淮、淠、潁三水匯流處,清同治時所建東西南北四座城樓,除西門全部拆除外,東、南、北三座城門尚存,鑲嵌在城門拱頂處的內外石刻,更是古鎮的見證。

安徽省壽縣,古稱壽春,曾為楚國都城,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2、淮南王墓。漢淮南王劉安墓周長120米,墓地面積2366平方米,墓四周築有高1米青石護土牆,墓前立有清代安徽布政使吳坤修書寫的“漢淮南王墓”碑刻一方。劉安墓面臨淝水,背依青山。淮南王劉安家族墓地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安徽省壽縣,古稱壽春,曾為楚國都城,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3、珍珠泉。位於八公山側鳳凰山下。珍珠泉不論春夏秋冬、天旱雨霖,泉水湧流終年不斷。在泉水湧出時,泉池中便會不斷上浮一串串氣泡,形似珍珠。因而人們把這眼古泉名為“珍珠泉”。

安徽省壽縣,古稱壽春,曾為楚國都城,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4、孔廟。位於壽春鎮西大街中部,始建於唐代,移建於元代,現存明清時期古建築群面積5739。05平方米,是安徽省現存建築體量最大的孔廟,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