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族具有百家姓,但是姓氏的起源知道嗎?它從何時開始的!

在現代人眼中,“姓”與“氏”經常連在一起使用,二者是統一的,姓氏即等同於姓。但在中國的上古時代,姓與氏卻是有嚴格區別的。當時,姓與氏是分開使用的,男子稱氏,婦人稱姓。

中華民族具有百家姓,但是姓氏的起源知道嗎?它從何時開始的!

《左傳。隱公八年》記載:“天子建德,固生以賜姓,胙之土而命之氏。”氏用以區分地位等級的貴賤,貴者有氏,賤者有名無氏。姓氏以區別婚姻關係,所以有同姓、異姓、庶姓的區別。氏同但姓不同的人,可以結婚。姓同而氏不同的人,不可以結婚。在上古,隨著社會生產的發展,人口不斷增值,從一個姓下分支出若干個氏,形成氏族。

可見,姓是個大範圍,而氏則是這個大範圍下在分支。姓為氏之本,氏由姓所出。

中華民族具有百家姓,但是姓氏的起源知道嗎?它從何時開始的!

“男子稱氏,婦女稱姓”,而且從“姓”字的寫法來看,便知“姓統氏,氏從屬於姓”的規定是母系氏族的產物。進入到父系氏族社會,由姓分化出的氏逐漸發展成以男性為中心的氏族的產物。如果從宗法制的角度來解釋,就是:“姓者,統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別其子孫之所自分。”既姓是大宗的符號,氏是小宗的符號。

姓與氏不僅在範圍上有區別,而且具有不同的社會功能。“姓”的主要功能是“別婚姻”,既姓是用來區別不同血緣群體,限制和規定群體間婚姻行為的符號。“氏”的主要功能是“別貴賤”,即氏是用來區別不同等級、身份的群體,從而限定其社會地位的符號。

中華民族具有百家姓,但是姓氏的起源知道嗎?它從何時開始的!

隨著時代的發展,姓氏分離的狀況逐漸被淡化,代之而起的是姓氏的合一。關於姓氏合一的時間問題,清人顧炎武說:“姓氏之稱,自太史公始混而為一。”在司馬遷的《史記》中已經出現了姓氏混用的現象。姓氏合一的時間約為秦漢之際,秦漢建立後,“氏所以別貴賤,姓所以別婚姻”的社會功能也逐漸喪失。

中華民族具有百家姓,但是姓氏的起源知道嗎?它從何時開始的!

距今約五千年前,在現在的陝西省寶雞市渭水流域的姜水附近,繁衍生息著一個古老的氏族部落——姜炎部落。傳說在這個部落中曾經誕生過一個偉大的人物,即上古帝王之一的神農氏,因他以火德為王,被後人尊為炎帝。據說,炎帝是中國農耕和醫藥的發明者,他在世的時候,教人民打井取水,並創造國許多和農業生產相關的工具。正是從他生活的那個時代起,中國開始進入了農耕社會。(作者:游龍公子,本文有“超級時空穿越”創作)

歡迎點贊加關注,小編將會定期分享歷史知識給大家!

本文圖片來自網路,如有侵權請諒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