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加索最貴的畫價值1.79億美元,為何這麼貴的畫還是有人買?

《亞威農少女》由西班牙著名畫家畢加索創作於1907年,是第一張被認為有立體主義傾向的作品,現藏於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2015年5月11日在佳士得紐約夜場,該系列油畫O版以天價1。79億美元成交。

畢加索最貴的畫價值1.79億美元,為何這麼貴的畫還是有人買?

畢加索的《阿爾及爾女人》

為何畢加索的畫作能以如此高價賣出,而如此之貴的畫作有為何會有人買呢?

畢加索最貴的畫價值1.79億美元,為何這麼貴的畫還是有人買?

畢加索

藝術品的價格與其它商品的價格的決定機制相同:都是供需關係決定的。

所以畫家死後他們的畫價格往往會瘋漲,一者,物以稀為貴,二者,也是更為重要的,是供給絕對穩定。

因為死人是不可能再會產生新畫了。

而藝術品天生擁有一個職能。

用於鄙視他人。

這是藝術品的最大功用,又衍生出了其他職能,彰顯自己的品味,滿足自己的欣賞等等。

但首先他是用於建設鄙視鏈的。

每一代藝術大師的成名,都是由於他們服務了新崛起的階層,或者被新崛起的階層所選擇,成為了他們用來支撐他們鄙視他人,尤其是鄙視舊精英的一個石塊。

比如藝術品往往復雜的價格高,因為困難天生可以控制供給,所以藝術生產會有大量的工序。

但是矛盾的是,藝術家會有一種反技術傾向,一者,是因為技術的普及會使效率提高,降低價格,二者,用技術解釋會降低藝術的准入門檻,藝術品會變得不那麼值得炫耀。

所以藝術共同體都不會承認技術對藝術發展的影響,也會很強調流派。

所以藝術品會很強調原創、創新、手工,而不是首先強調優質。

所以有的時候老的看不起新的,有的時候新的看不起老的,更多的時候賺不到錢的會看不起能賺錢的~~~

藝術品,重要的不是它客觀上是否存在一個好壞的標準,而是他能如何滿足一個人、一群人的分別心。

藝術是證明自己消費升級的產物。

人心之中總有兩種慾望,一種是跟別人一樣,一種是跟別人不一樣。

而藝術,就是要跟一小部分人一樣,跟絕大多數人不一樣,與眾不同,並說服自己與他人,這一小部分人的認知高於他人、優於他人、強於他人。

藝術品的本質,不是高階,是小眾,然後給這份小眾再附加一個看似高階的定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