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鳴狗盜、屈子投江,完璧歸趙、負荊請罪。這些典故全和一人有關

完璧歸趙、雞鳴狗盜、屈子投江、將相和,這些都是我們語文課本里出現過的典故。

這些典故里,無一例外都有一個共同的反派:秦王。

那麼這個秦王是誰呢?大概許多人都以為是秦始皇嬴政吧?

但是,這個人狡猾霸道不講理的人,還真不是秦始皇。他是秦始皇的太爺爺,秦昭襄王嬴稷。

雞鳴狗盜、屈子投江,完璧歸趙、負荊請罪。這些典故全和一人有關

咱們小學初中的時候,大概秦始皇沒少背鍋。 也不怪咱們冤枉他,滅六國、修長城、焚書坑儒。如此“有作為”的一個人,再多背幾個鍋咱們也完全接受。

可是,這個昭襄王也不是什麼善茬啊!

在熒屏上,昭襄王還是挺招人待見的。熒屏上的贏稷,經常在前期呈現“萌萌噠”、“熊孩子”的樣子,被大家親暱地稱之為“稷兒”。

雞鳴狗盜、屈子投江,完璧歸趙、負荊請罪。這些典故全和一人有關

雖然劇裡的贏稷在早期一直呈現人畜無害的形象,可是秦昭襄王的所作所為,實在是一標準的虎狼之君。

雞鳴狗盜:我得不到,別人也別想要

雞鳴狗盜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但是,大家還記得這件事的起因嗎?

孟嘗君田文,奉齊王之命出使秦國。孟嘗君是戰國四公子之一,很有才能。能做大事的人,對人才都有一種敏感。昭襄王十分愛惜孟嘗君的才能,想要讓孟嘗君留下來做丞相。

雞鳴狗盜、屈子投江,完璧歸趙、負荊請罪。這些典故全和一人有關

人在屋簷下,孟嘗君哪裡敢違背昭襄王的意思?只好答應了下來。

但是,任命丞相,可不是小事。丞相位尊權重,多少人都盯著的位子。秦國的大臣宗室怎麼甘心讓一個外人撿便宜?於是秦國的大臣宗室紛紛向昭襄王進讒言:孟嘗君家在齊國,又是齊國宗室,怎麼會忠心侍奉秦國?

這句話是紮在昭襄王心上了。通常來說,君主最在意的,是臣子的忠心。如果一個人不能盡心盡力地侍奉自己,那自己養他幹嘛?給齊國省糧食嗎?

雞鳴狗盜、屈子投江,完璧歸趙、負荊請罪。這些典故全和一人有關

昭襄王因此打消了讓孟嘗君做丞相的念頭。

但是,放了孟嘗君,昭襄王也不甘心。孟嘗君的忠心有待商榷,可是孟嘗君的才能是毋庸置疑。把這樣一個有能力的人放回去,繼續侍奉強大的齊國,昭襄王覺得心裡更難受了。

不想用,也不想放。於是,昭襄王就把孟嘗君給軟禁了起來,打算找到藉口就把孟嘗君給殺了。

孟嘗君真的是欲哭無淚啊,想把他留下來當丞相是昭襄王的意思,結果不信他了、翻臉又要殺人。

倒黴歸倒黴,生機還是要自己找。他派人去拜訪昭襄王的寵妾,希望那個寵妾能給自己求情。那個寵妾開出了條件,索要白狐裘,這才引出了後來雞鳴狗盜的故事。

看上的,就強留下來。不想用了,為了滅絕後患就想要殺了人家,沒有一點愛惜憐憫的意思。昭襄王如此行事,怪不得孟嘗君歸國後集結韓、魏攻擊秦國呢。

囚禁楚王:大國說騙就騙,大王說囚就囚

楚懷王剛即位時也是一個有為之君,他啟用屈原等賢臣,又恢復了變法的一些內容。楚國一時間國力大漲。

可是,不徹底改革的國家,註定無法長久強盛。秦國勢力日漸強大,楚國日漸衰落,再加上他晚年寵信奸臣,導致國家實力越來越弱。

公元前299年,秦國攻佔了楚國8座城池。昭襄王約楚懷王在武關商談,楚懷王不顧大臣們的反對,前往赴約。

雞鳴狗盜、屈子投江,完璧歸趙、負荊請罪。這些典故全和一人有關

這裡要申明一點,楚懷王可不是完全被騙過去的。楚國打了敗仗,戰敗國的君主,沒辦法啊。而且,在楚懷王被囚之前,哪裡有隨隨便便扣押一國之君的?

沒發生過的事,自然不容易去防備。比如,我讓你明天出門多看看頭頂,小心受到外星人的襲擊,你能聽我的嗎?

可是昭襄王是誰啊,貫穿中小學課本的大魔頭,他能按常理出牌嗎?楚懷王一到武關,就給扣了下來。

雞鳴狗盜、屈子投江,完璧歸趙、負荊請罪。這些典故全和一人有關

被囚之後,昭襄王向楚懷王要求割地,楚懷王嚴詞拒絕。楚懷王從此就被囚禁在秦國,楚國擁立了他的兒子為繼任楚王,楚懷王成了閒置品。後來孟嘗君與秦國博弈的時候,也曾要求秦國放出楚懷王,但是秦國沒有答應。

國家衰弱,被囚異鄉。楚懷王在秦國住了3年,就病死了。

楚懷王晚年糊塗,但是依舊信任屈原。可他兒子頃襄王比他還不如,沒多久就把屈原氣的投江了。

完璧歸趙:我要的是玉嗎?我要的不僅是玉啊

曾有人說:匹夫無罪,懷璧其罪。這話不假,為了一塊和氏璧,卞和被砍去了雙足。後來趙國也因此招來了秦國的關注。

昭襄王固然不會為了一塊玉璧割讓十五座城池,可是他如此周折,難道單單是為了一塊玉璧?

當然不是。

當時秦國已是戰國霸主,虎視眈眈,時刻想著吞併六國。可是趙惠文王為趙國國君,趙國有平原君、趙奢、藺相如這些能臣在,趙國的勢力也不弱。

昭襄王不僅是想要和氏璧,也是想趁機試探一下趙國的實力。如果方便,還能在外交上“欺負”一下趙國。

幸好趙國有藺相如,既沒給秦國進攻的藉口,也沒丟趙國的臉。

雞鳴狗盜、屈子投江,完璧歸趙、負荊請罪。這些典故全和一人有關

昭襄王欺負趙國可不僅僅是這一次,澠池之會他讓史官記錄“趙王為秦王鼓瑟”、後來趙惠文王死後,他又拿平原君要挾繼任的趙王。

貫穿中小學課本的大魔頭昭襄王,是真能欺負趙國啊。

負荊請罪(將相和):被嚇到相親相愛

負荊請罪的故事故事大家耳熟能詳,在這個故事裡,大家紛紛稱讚藺相如的識大體,廉頗的知錯就改。但是大家忘了在藺相如的臺詞裡出場的秦王(昭襄王)

藺相如說:“以秦王的威勢,而我卻敢在朝廷上呵斥他,羞辱他的群臣,我藺相如雖然無能,難道會怕廉將軍嗎?但是我想到,強大的秦國之所以不敢攻打趙國邯鄲城,就是因為有我和廉將軍在呀,如今兩虎相鬥,勢必不能共存。我所以這樣忍讓,就是為了要把國家的急難擺在前面,而把個人的私怨放在後面。”

後來廉頗聽到了這一席話,深以為然,又感動於藺相如識大體、以國家利益為先,因此羞愧。於是肉袒負荊,上門請罪。

藺相如的退讓,廉頗的幡然醒悟,都離不開秦國的威脅。開個玩笑,如果昭襄王的臉皮更厚一點,他可以去向趙王討一個和平獎了。

雞鳴狗盜、屈子投江,完璧歸趙、負荊請罪。這些典故全和一人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