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價的無印良品,其實早就掉價了

一度成為地標的無印良品,如今的地位有點尷尬。

無印良品在中國地位不保,真的只是因為貴嗎?

從什麼時候開始,你不買無印良品了?

去年 12 月,無印良品現任社長金井政明出現在北京,為公司的家裝業務做宣傳。釋出會結束後,金井政明半開玩笑地問在場的中國人:

“ 你們覺得無印良品怎麼樣?”

“ 你們會買嗎?”

問者大膽,答者也坦誠。有相當多的人不好意思地表示:“ 不會買,很喜歡無印良品,但是太貴啦。”

要知道,在此之前,鮮少打折的無印良品已進行了 11 次 “ 價格重新審視 ”(降價),卻仍舊挽不回中國消費者的心。

降價的無印良品,其實早就掉價了

能把降價說得這麼好聽的,也只有 MUJI 了。/@七月的錢多多

大多數人也許和現場那些人一樣,對無印良品這個乾淨又簡約的 “ 老朋友 ” 頗有好感。

只不過,昔日鐵粉們,似乎早已想不起來上一次逛無印良品是什麼時候。

所謂極簡生活的各種 “ 良品 ”,在中國逐漸爛了大街,無印良品已不再特別。

而那些曾經因為 “ 貴 ” 而對無印良品提不起興趣的人們,依舊喜歡到無印良品線下門店去逛一逛,在舒服的懶人沙發上躺一躺,然後意猶未盡地走進隔壁的某某優品——

在這些十元均一、二十元均一的店裡,他們可以無所顧忌地放手消費。

據說有 MUJI 的地方,總有某某優品。

無印良品在中國 “ 脫粉 ” 已經是不爭的事實。

根據良品計劃公佈的 2020 財年第二季度業績報告,截至 2019 年 8 月 31 日,無印良品內地市場同店銷售首次出現下跌,下跌達到 2。2%,粉絲們正在加速離去。

但無印良品在中國地位不保,真的只是因為貴嗎?

降價的無印良品,其實早就掉價了

一個 " 無印 ",兩種奇蹟

1980 年 12 月,日本大型超市西友的某個角落裡,出現了一款其貌不揚的袋裝香菇片,形狀不同,大小不一,有部分甚至碎掉了。

在琳琅滿目優等品的襯托之下,它們更像是打折促銷的殘次品。

但就是這樣的商品,令主婦們眼前一亮。

一般超市的香菇片,捨棄了 “ 上不了檯面 ” 的碎片,但是價格貴,買回去之後還要手動切碎。

但眼前這款香菇片,只有一半的價格,並且省去了砸碎的麻煩。

超市工作人員發現,這款香菇片總是在營業結束前就被搶購一空。

這次不起眼的售賣嘗試,讓西友公司嗅到了一絲有趣的商機,無印良品正式出道。

降價的無印良品,其實早就掉價了

1980 年,MUJI 以單色新聞廣告亮相報紙。/MUJI

1980 年代的日本,正處於泡沫經濟的富裕中,主婦們剛剛在隔壁商場買完幾十萬日元一套的炊具,怎麼會看得上這些便宜的碎香菇?

但也許是富裕的日本人在消費主義的汪洋中隨波逐流了幾十年,突然覺醒了。

就像在拼命用透支身體賺來的錢過度消費之後,突然發現窮人的逍遙自在,

在 “ 飽食鐵板燒與鵝肝後,忽而覺得,茶泡飯真好吃 ” ——而這句話,正是早期無印良品在日本的廣告語。

1983 年,無印良品從西友超市獨立出來,推出了 “ 因為合理,所以便宜 ” 的品牌理念,鼓勵大家用最少的錢買最適合自己的東西,成為當時市場上的一股清流。

降價的無印良品,其實早就掉價了

1980 年代 MUJI 門店,一般與社群緊密結合。/Bilibili

日本學者三浦展在其社會觀察力作《第四消費》中提出一個觀點:

如果說第三消費時代是大量生產大量消費的時代,那麼第四消費時代則是將消費行為與思考生命的意義相連線的時代。

也就是說,來到第四消費時代,人們將傾向於買具有更高性價比並且對自己真正有用的東西。

無印良品的出現,無疑是對第四消費時代的 “ 水暖鴨先知 ”。

5 年後的 1989 年,日本經濟泡沫破裂,經濟一度停滯,第四消費時代如約而至,無印良品以其樸素簡約的生活哲學收穫了民眾的歡心。

降價的無印良品,其實早就掉價了

日本泡沫經濟破裂,讓日本人突然陷入噩夢。/the Japantimes 截圖

最明顯的賣點當然就是 “ 便宜 ”。

“ 無印良品之父 ” 平面設計師田中一光說:“ 樸素不會在奢華面前感到自卑,因為樸素所隱含的知性和感性,有它自豪的世界。如果我們能夠理解這樣的價值觀,我們就可以用更少的資源,去過更具有美的意識的富裕生活。”

換句話說,用去了標牌的簡約商品,便宜又好看實用,即便窮,也窮得體面。

比如一雙沒有任何標誌的帆布鞋,質量還不錯,但是沒有花哨的處理,成本降低了,白菜價就能買得,穿出去反而有一種樸素的特別。

這無疑是一種經濟失落時代的精神勝利法,也讓無印良品在日本迅速開啟局面。

一時間,日本的大街小巷,甚至便利店裡,都有它的身影。甚至是在日本經濟 “ 失落的 10 年 ”(1990 年到 2000 年)裡,無印良品也創下了 133 億日元利潤的奇蹟。

2005 年,日本在上海開了第一家店,將無印的生活哲學帶到了中國。

降價的無印良品,其實早就掉價了

MUJI 的上海版圖。/MUJI 官網

意想不到的化學反應發生了。

當年在經濟停滯時代提倡性冷淡生活的無印良品,轉身成了中國中產階級的慾望聖物。

進入新世紀的中國,迅速崛起的中產階級們有著熱切的消費慾。

他們流連於無印良品別有洞天的明亮店鋪,在一次次徘徊中恨不得悉數帶走無印的床、無印的書桌、無印的料理鍋、無印的文具 …… 過上一種無印的簡約生活。

在消費慾望高速膨脹的中國,提倡沒有品牌標識的無印良品,很大程度上是作為強大的品牌符號被錯位消費的。

這個符號就像瑪格麗特 · 杜拉斯小說裡 “ 疲憊生活的英雄夢想 ”,是一桌一凳、一杯一碟,是迴歸自然的審美意趣。

在繁忙的都市生活中,MUJI 就像一江春水,澆灌著中產們乾涸的內心;在城市晝夜不停的競爭之下,迴歸自然成為這個時代最大的奢侈品。

於是,無印良品的樸素和高冷反而刺激了消費者的購買慾——儘管一件簡單的白色棉麻襯衫,需要花費 300 多元人民幣。

一開始,無印良品在中國的定價之貴,有關稅和長途物流成本的考量。但似乎是無心插柳般地,貴,也成了高階的象徵。

降價的無印良品,其實早就掉價了

MUJI 高大上的地平線海報,看著確實值錢。/MUJI 海報

對於自己的被誤讀,無印良品有些無奈,卻也難免竊喜。

2012 年,無印良品借勢擴張,以每年新增 30 到 50 間門店的速度發展,同時營收也大幅增加。

截至 2015 年 12 月 31 日,無印良品在中國拓展至 38 個城市,門店多達 121 家。營收也從 2011 年的 115。6 億元增長到 2015 年的 199。4 億元。

作為一個外來品牌,無印良品的成功令人眼紅。

降價的無印良品,其實早就掉價了

買東西的人最無情

2015 年 12 月,上海淮海路 755 號門口排起了百米長隊,在寒風中,人們興致勃勃地討論著等下的購物清單,也有人憧憬著在這家剛開業的 “ 雜貨店 ” 新增的餐廳處飽餐一頓。

那是無印良品在中國最大旗艦店的首次開業,僅當天銷售額就超過了 215 萬元。

這樣的盛況持續了整整 3 周。

這是無印良品的高光時刻,卻也是其落寞的開始。

經歷了 2015 年的巔峰,2016 年開始,無印良品在中國市場的可比銷售增幅逐漸下降,到了 2017 年,同店銷售增幅也在放緩。

但其實伏筆在之前就已經埋下了。

很長一段時間內,中國消費者對無印良品品牌認知的錯位,為它貢獻了加速增長的營業額。

然而,隨著去日本旅遊的人越來越多,中國消費者發現,這個高大上的性冷淡品牌,在日本本土竟然是一個以平價著稱的平民品牌,接著就是難以避免的內心傷害。

其中最大的傷害,莫過於商品在日本與中國的價格差。

在無印良品降價之前,同一件商品,中國內地的價格是日本本土的 2 倍左右。比如同一款小雜物箱,日本本土只需要約 71 元人民幣的白菜價,但國內賣到 135 元。

降價的無印良品,其實早就掉價了

聞者傷心,見者落淚。/@車仔鹿

一方面,巨大的價格差讓知情的消費者大感受傷;

另一方面,一些精明的中國人也嗅到了商機——既然存在價格差,那將無印良品的產品以更低的價格賣出去,似乎也有利可圖。

在這種情況下,一批中國本土仿製品牌迅速崛起。

2013 年,某某優品成立,打著和無印良品相同的生活理念,卻以其三分之一甚至更低的價格賣出同款產品,消費者沒有理由不心動;

MUJI 有的,我都有。

2016 年,某某嚴選面世,自面世第一天起就被稱為 “ 平價版的無印良品 ”,價格也幾乎只有無印良品的一半。

園園本來是無印良品的死忠粉,從床上四件套到日用品再到文具,消費無印良品就像 “ 集齊卡片召喚神龍 ” 一樣令她充滿滿足感。

當年 MUJI 在上海開業的時候,她是其中排隊的一員。

如今工作忙碌的她,已經很久沒去過無印良品了。

在被問到還買不買無印良品的時候,她忍不住笑起來:“ 某某優品不香嗎?”

接著她展示了家裡軟裝的照片,仍舊是 MUJI 性冷淡風,但她說,看起來這麼無印良品風的家飾,其實大多數都是在其他地方買的,便宜又方便。

擁有一個 MUJI 風的家,不需要很多錢。

誰都明白,即便不是線下商店,線上同款 “ 良品 ” 也早已氾濫,只要搜尋 “ 某某同款 ”,就能以白菜價迅速拿下。

無印良品的高冷光環,終究在中國狂熱學徒的夾擊下黯然失色。

在感受到中國人的精明之後,從 2014 年開始,無印良品便開始推出 “ 價格重新審視 ” 的政策,每年進行兩次以上的降價,直到現在一件以前需要 300 塊才能買到的基本款襯衫,120 塊錢就能買到。

而以前的爆款香薰機、懶人沙發,也通通比之前降了兩三百塊錢。

爆款香薰機,讓多少人挪不開腿?

然而,這仍舊無法挽回中國粉絲的心。

2018 財年 2 季度至 2019 財年 2 季度,無印良品在中國市場季度營業收入分別同比增長 22。6%、 21。2%、 18。3%、14。8% 和 10。4%,呈現逐漸放緩的趨勢。

截至 2019 年 5 月 31 日,其第一季度淨利潤則比去年同比大跌 31% 至 4 億元人民幣。

其實,不僅是價格上的問題。在中國學徒們花式照搬之下,無印良品的日式美學早已變得爛大街;而 “ 降價 ” 之舉,也真正讓無印良品變得 “ 掉價 ”。

無印良品的成功,在於趕著早班車,用獨一無二的產品切中了中國雜貨零售的缺口,現在,當這兩點優勢不再時,偏高的價格,就成了它在中國的攔路石。

面對激烈競爭,無印良品開始發展延伸業務。

2017 年 6 月,無印良品的全球首家專供餐飲的 MUJI 餐廳在上海淮海路旗艦店內開業;2018 年,無印良品分別在深圳和北京開設了兩家 MUJI 酒店。

一晚 950 元的 MUJI 酒店,始終是無法吸引精明的消費者。

只不過,這些延伸的業務更像是一出鬧劇,在新鮮感過去之後,圍觀的人群也就散去了。

無情又現實的消費者,不再為了無印良品的一切買單,畢竟在無印良品吃一頓簡樸的食物需要三四百塊大洋、住一晚原生態無印良品酒店需要 950 元——那幾乎是五星大酒店的價格。

線上電商打不過某某嚴選,下沉市場也跑不贏某某優品,無印良品突然有些落寞。

降價的無印良品,其實早就掉價了

執迷不悔的理想主義者

四五年前,林安特別喜歡無印良品。從門店的生活氛圍到產品的細節設計,都是讓他心動的原因。

但作為一名廣告策劃,林安最喜歡無印良品的一點,是它簡單直白又直指人心的產品文案。

比如照明系列:所有的燈光,都是為了最接近陽光的溫暖與透亮。

比如肌膚護理:不給肌膚吃不下的營養才是最有效的治癒。

降價的無印良品,其實早就掉價了

曾經光看就讓人感覺舒適的 MUJI 式廣告。

但最近一兩年,林安發現這一套已經過時了。相比這種慢悠悠的文字,人們更容易被熱鬧的聲畫組合吸引。

在這個短影片遍地,時間加速碎片化的時代,無印良品就像個跑不起來的老人家,仍舊喜歡用優雅的腔調告訴你——慢、慢、生、活。

有人說,無印良品在中國的失守,是因為它太傲慢了,不肯瞭解中國市場,不肯放下姿態。

但也許另一種說法更 “ 無印良品 ”:無印良品,是一家太過於沉浸在細節裡的公司。

降價的無印良品,其實早就掉價了

MUJI 的設計師可能不僅是細節控,而且可能是處女座。/MUJI 官網

細節載舟,亦能覆舟。

2018 年 9 月,無印良品公司駐中國職員春名篤史接到一項任務,和團隊一起研究中國人的生活。

期間,他們和中國人深入交流,觀察各種人群的生活方式,記錄下他們吃飯、喝水、洗浴、睡覺等生活細節,然後再根據這些記錄來研發新產品。

在 “ 每日人物 ” 的採訪中,春名篤史提到了一個有趣的發現。

原來日本人不喜歡用的保溫杯,在中國卻很受歡迎。

降價的無印良品,其實早就掉價了

幾年前,前黑豹成員趙明義用保溫杯喝水帶動了一波熱水風。/@趙明義

在實地走訪中,他發現中國人雖然喜歡喝熱水,可大多數人又覺得保溫杯不僅重,裝的水還少。一般人發現這樣的痛點,直接回去生產一個大容量保溫杯就完事兒。

但日本的產品研發團隊硬是回去繼續實驗,生產出一款能多裝 50 毫升水,重量卻輕了 55 克的保溫杯。

最終一個產品研發下來,花了近半年的時間。

MUJI 的慢生活,看得令人著急。

這種誠意,在一切越來越快的中國,似乎顯得笨拙。

對於轟轟烈烈的電商衝擊,無印良品負責人岡田甚至一再強調無印良品不會急躁地做線上銷售,而是會繼續研究產品,深耕線下門店。

這是無印良品對未來中國零售的判斷,這一判斷是否能重現 1980 年無印良品在日本先知般的奇蹟,我們仍未可知。

唯一知道的是,目前中國的商業邏輯裡,沒有人會以月或者年為時間單位去打磨商品,在激烈的競爭之下,品牌爭奇鬥豔,速度是關鍵,晚 1 小時都有可能人走茶涼。

無印良品的佛系底氣,會不會變成 “ 人還沒走、茶就涼 ”?

降價的無印良品,其實早就掉價了

2019 年,MUJI 最大的競爭對手 niko 也趁熱來到了中國。/@張端 zhangduan

知乎上流傳著一段關於無印良品的趣事。

當年,無印良品的一款 PP 收納盒,在日本本土的另一家公司抄襲,公司將其告到法庭。

法官看了他們提供的各種設計、研發和生產的資料,面露難色:你們無法說明這個產品是你們獨有的,因為這個產品毫無特徵,就是最簡單的收納盒。

MUJI 輸掉了官司,卻全體喝酒慶祝:“ 我們終於做到我們想要的收納盒的樣子了。”

這樣一則聽起來荒謬十足的故事,卻是真實事件。

無印良品現任社長金井政明先生曾經說:無印良品的核心競爭力,不是設計,不是便宜,而是無印良品對生活哲學的理解。

至於這個哲學是什麼,連他自己也說不清楚。

相比起如何快速實現公司擴張的問題,他經常追問的,是 “ 有多久沒有注視月亮緩緩移動而忘記時間 ”。

這樣的故事與哲學固然很沁人心脾,可商業邏輯沒有閒工夫等 “ 月亮緩緩移動 ”。

如今,依然在中國高速跑道上堅持慢生活的無印良品,就像嫁接在空氣中的無根之樹。

在熬過寒冬之前,可能就已經枯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