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清明莫搶前,三月清明莫推後”,今年清明在二月還是三月

“燕子來時新社,梨花落後清明。池上碧苔三四點,葉底黃鸝一兩聲。日長飛絮輕。”, 這裡的社指的是“春社日”,就是“土地爺”的生日,時間不固定,規定是在每年立春後的第五個“戊日”。這句詩句的大意是說,燕子從南方飛回來時正趕上“社祭”之時,到了清明節以後梨花紛飛。幾片碧苔點綴著池中清水,黃鸝的歌聲縈繞著樹上枝葉,只見那柳絮飄飛。

清明時節草長鶯飛,山花爛漫,和煦的春風吹落了枝頭繁華,吹醒了大地,迎來了世間清明。

“二月清明莫搶前,三月清明莫推後”,今年清明在二月還是三月

清明是二十四節氣當中的第五個節氣,在每年公曆的4月5日前後交節,而清明節是中國傳統節日之一,源於上古時代的祖先信仰與春祭禮俗,時間不固定,通常是清明節氣是哪一天,清明節就是哪一天。

為什麼清明節這天通常都會下雨呢?

清明節在古時候又被稱為“踏青節”,這個時候正是春天到來,萬物復甦,古人通常會選擇這天出來遊玩。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看來清明節在古時候就是經常會下雨。其實,清明節這天下雨也是有科學根據的,我們知道南方的暖流和北方來冷空氣相遇就會產生降水天氣。如果,北方的冷空氣勢力比較大,佔了上風,就會下雪和降溫,部分地區會出現倒春寒的天氣。如果,南方的暖流佔了上風,就會長期佔據北方的天氣,會經常下雨。

“二月清明莫搶前,三月清明莫推後”,今年清明在二月還是三月

有朋友可能就會有疑問了,為什麼每年都偏偏趕上清明節下雨呢?

這個也好理解,咱們國家的氣候一直受到外界氣候的影響,主要有兩股勢力。一股是來自西伯利亞的寒流,另一股是來自太平洋的暖流,它倆每年都會在我國的地理環境中交鋒。由於,地球是圍繞太陽公轉的,在一年中太陽照射地球的區域不停地在變化,所以,這兩股勢力會此消彼長。

但是,這兩股勢力誰也不能長期保持優勢,它們每年的春天和秋天都會重新劃分自己勢力範圍。它們之間產生交鋒,直接影響到了我們身處的環境。一到了秋天北半球受到太陽的照射減少,氣溫降低,這時候西伯利亞冷空氣將佔據優勢,高歌猛進,佔領了很大一塊地盤,南方的暖流勢力不夠強,只能看著,一點辦法也沒有,導致我們北半球進入了漫長又寒冷的冬季。

到了春天的時候,北半球太陽照射範圍增多,溫度升高,太平洋暖流勢力開始慢慢增強,到了清明前後,已經佔領了大部分地區,而西伯利亞冷空氣只能苦苦堅守,看準時機會適當反擊一下,形成倒春寒的天氣。

這兩股勢力一交鋒,會在國內江南一帶,打一仗,北方冷空氣死守防線,逼的太平洋暖流沒有辦法,只能從其頭頂上繼續像北進攻,隨著帶著水蒸氣的暖流不停地在冷空氣頭頂上彙集,勢力不斷增加,打敗了冷空氣,形成了降雨。所以,清明前後江南一帶總會下雨,就是暖流佔據了上風導致的。

咱們古人肯定不知道啥是西伯利亞寒流也不會知道太平洋暖流,他們只是透過長時間的記錄天氣,發現了這個規律,形成了很多詩句和農諺流傳下來。

“二月清明莫搶前,三月清明莫推後”,今年清明在二月還是三月

“二月清明莫搶前,三月清明莫推後”是什麼意思呢?

咱們古人是看農曆的,至於陽曆、陰曆和農曆之間的糾葛,咱們今天不去講,我之前的文章有詳細的講解。這裡而二月和三月指的就是農曆二月份和三月份,清明指的就是清明節氣。

清明節氣的交節時間是在每年的公曆4月4日到4月6日之間,看上去是比較固定的。但是,在農曆上就沒有這麼固定了,有的時候會處在農曆二月份,有的時候處在農曆三月份。

這句農諺大意是說,如果清明節氣在農曆二月裡,那麼農民就不要在清明之前播種春種農作物;如果清明節在農曆三月裡,那麼農作物的播種可以儘量趕在清明之前。

為什麼這麼說呢?清明處在農曆二月份裡,這個期間溫度並不穩定,乍暖還寒,還會出現下雪和降溫的天氣。“倒春寒”會造成還已經播種尚未出土的農作物出現爛種以及已經出土的幼苗大量被凍死,影響產量和質量,危害還是挺大的;如果,清明處在三月份裡,溫度已經比較高了,暖流的勢力已經佔據上風,雨水也比較好多。所以這個期間適當提前播種,更有利於農作物生長和豐收。

那麼今年清明節氣是在農曆二月份還是三月份呢?查了一下,今年的清明節氣是在農曆三月初五,農民播種是可以適當清明前播的。

古人留下來的農諺還有很多,雖然,現在氣候條件不一樣了,但我們重新來看一遍古人流傳下來的農諺還是很有道理的,分享幾個給農民朋友!

清明節氣農諺:“清明前後,種瓜點豆”、“清明穀雨兩相連,浸種耕種莫遲延”、“清明忙種麥,穀雨種大田”、“清明雨漸增,天天好颳風”、“春分後,清明前,滿山杏花開不完”、“清明雨星星,一畝高粱打一升”、“清明天晴不下雨,石頭縫裡都結谷”、“麥怕清明霜,谷要秋來旱”等等。

全文完,麻煩您幫忙轉發一下,幫助更多的農民朋友。都看到這了點個贊吧!感謝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