藺相如因和氏璧成名,張儀為何因和氏璧差點喪命?

藺相如“完璧歸趙”的故事,很多人都耳熟能詳。那時的和氏璧已經流入趙國了。其實和氏璧是在楚國發現的,後來輾轉到了趙國。和氏璧在楚國的時候是什麼樣的呢?

藺相如因和氏璧成名,張儀為何因和氏璧差點喪命?

和氏璧是在楚厲王末年,楚國人卞和在荊山發現的,第一次獻給楚厲王的時候,玉工看了說是石頭,楚厲王就砍了卞和的左腳。楚厲王死後,楚武王繼位,卞和又拿出來獻給楚武王。玉工看過後還說是石頭,楚武王就砍了卞和的右腳。

藺相如因和氏璧成名,張儀為何因和氏璧差點喪命?

楚武王死後,楚文王繼位,卞和又想去獻玉,因為沒有了雙腳,不能走路,就抱著還是玉璞的和氏璧在荊山下大哭,哭了三天三夜,據說淚流乾了,哭出了血。這肯定是誇張的說法,不過卞和哭的確實感動了楚文王,楚文王就把玉璞拿來,讓玉工剖開,果然得到了無暇美玉,就製成了壁,取名“和氏璧”。楚文王感動與卞和的真誠,就賞賜給卞和大夫的食祿,終其一生。

藺相如因和氏璧成名,張儀為何因和氏璧差點喪命?

到了楚威王的時候,楚國的令尹昭陽滅了越國。楚懷王時,昭陽又帶兵在襄陵之戰打敗魏國,取得八座城池,威震六國。楚懷王為了表彰昭陽的不世之功,就把和氏璧賜給了昭陽。

藺相如因和氏璧成名,張儀為何因和氏璧差點喪命?

張儀是魏國人,最早是跟鬼谷子學藝,後來下山回國。求事魏王而不得,就帶著妻子去了楚國,拜在令尹昭陽門下。

昭陽在得到和氏璧後,知道是無價之寶,就把和氏璧帶在身上,從不離身。

有一天,昭陽約了一百多人去赤山旅遊。赤山下有個深潭,據說是姜太公釣魚的地方。潭邊上建的有高樓,大家就在高樓上飲酒作樂。喝著到盡興,有人就趁著酒勁跟昭陽借和氏璧看。

昭陽就把和氏璧拿出來,大夥一個接一個地傳遞著看。正看著的時候,突然有條大魚從潭裡跳上來了。有人一招呼,昭陽就去看魚,賓客們也去看,果然有條大魚跳了有一丈多高。

不一會,烏雲密佈要下雨了,昭陽就吩咐收拾東西回家。保管和氏璧的僕人不知道和氏璧傳到誰的手裡了,找了半天,最後也沒有找到,就悻悻地回去了。

藺相如因和氏璧成名,張儀為何因和氏璧差點喪命?

回去後,昭陽就叫門客查偷和氏璧的人。門客說:我們當中,張儀最窮,而且品行向來不端,肯定是他偷的。

昭陽也懷疑是張儀,就把張儀抓起來拿鞭子抽,讓他招供。張儀本來也沒偷,就不肯招。打了幾百鞭子,快打死了也沒招。昭陽看到張儀奄奄一息就放了他。

有人可憐張儀,就把他扶回家。妻子看到張儀的樣子哭著說:今天受的恥辱都是讀書遊說導致的,要是肯在家裡好好種地,哪有這種禍事。張儀張開嘴對著妻子問:我的舌頭還在嗎?妻子笑著說在,張儀說:舌頭在,本錢就在,不愁窮困。

藺相如因和氏璧成名,張儀為何因和氏璧差點喪命?

張儀最終憑藉三寸之舌,以“連橫”策略,遊說六國入秦。得到秦惠王賞識,拜為相國,受封為武信君。

張儀胸有韜略,腹藏天地,雖然一時受難,終還是以自己所長縱橫天下,載入史冊。

人必須有一技壓身,方能不為生存所憂。